以前一提起三国中的曹操,熊猫君第一反应就是枭雄。
挟天子令诸侯,在动荡乱世中形成一方势力,逆转天下格局,可谓韬略之资、帝王之才。
但最近重温度阴山老师的《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熊猫君才意识到:
跟成就相比,曹操的“发家之路”未免也太坎坷了!
他一生经历大大小小60余战,10次死里逃生,3次遭遇病变,2次差点被暗杀……但几乎每次都能“命不该绝”,逆风翻盘!
越是逆境,越要乐观。
度阴山老师在这本书里用生动的小说般叙事,详细讲解了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几场战役,从“乐观”角度分析了他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曹操的这种“乐观”并不只是说他心态好,而是他身上多种优秀品质的集大成。
败局面前迅速理清局势、不气馁寻找翻盘机会、了解对手知己知彼、安抚将士的领导力……正是这些,让他多次扭转乾坤!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的片段,看曹操如何越挫越勇、越败越强!
讨董失败,曹操人生第一败!
这是曹操有生以来第一次以最高指挥官的身份上战场,见到敌人如此众多,他居然毫不害怕。但曹操的实力实在太弱了。他的左路军卫兹最先崩溃,卫兹本人落马,被乱兵踩死,可怜这位投资人,还没有从曹操那儿得到任何利润,就撒手人寰了。
卫兹一死,曹操的中路受到泰山压顶般的重击,他不得不后退,在后退过程中,一支流矢射中曹操的肩膀,曹操跌下马来,幸好曹洪始终在关注他,趁着大乱,把他从乱兵中解救出来。
双方交战不足一个时辰,曹操以绝对的劣势惨败。他当机立断,带着剩下的几百人狼狈地撤出战场。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年轻时候的曹操也是一枚热血青年,这点从他独自出兵讨伐董卓就能看出来。
十八路诸侯以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但个个都胆小怕事,一心保存实力,在酸枣这个地方终日置酒高会,按兵不动。曹操怒其不争,一咬牙,决定独自出兵,结果战败。
曹操也曾萎靡不振,但在曹休、曹洪以及夏侯兄弟的鼓励之下,他迅速走出了战败的阴影。
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败仗肯定少不了,何必在乎这一场。
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这是从曹操身上学到的第一课。
兖州之战,曹操VS吕布
曹操在混乱中坠马,手被火烧到,他龇牙咧嘴,脱掉标志性的战袍,急忙向东门跑。可他才跑出几步,就被后面赶上的吕布骑兵冲倒。那个骑兵小队长正要宰他,忽然发现他的穿着像个军官,就喝问:“曹操在哪里?”
曹操急中生智,向城门方向一指,道:“那个骑黄马的就是。”
那个骑兵小队长向城门方向望去,还真看到了一个骑黄马的。他放过曹操,向城门冲去。曹操一骨碌爬起,手剧痛难忍。可能是起得有点猛,再加上烟熏火燎,更兼被人欺骗后的又悲又气,曹操突然晕倒在地。
幸好,他的一个属下逃到这里,一见是领导,急忙把他扶上马,一溜烟跑出了城,又跑回营中。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伤痕累累的曹操逃回军营,立即传播自己假死的消息,吕布听说后,大喜过望,赶忙率军偷营,结果反中了曹操埋伏。
在失败中及时止损,紧急关头发挥急智;失败后立即补救,失败也能变成筹码!这是从曹操身上学到的第二课。
3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
眼看粮食就要耗尽,部队士气也渐渐低迷,他就给在许昌的荀彧写了封信,说要回许昌,以许昌为根据地做最后的抵抗。
他回信给曹操说:袁绍倾其全部力量聚集官渡,就是要和您决一死战。而您和袁绍相比,实在太弱,以弱后退,必会被强所乘。现在是处在改变天下大局的紧急关头,您绝不能退。我很久以前就说过,袁绍的领导力和您比差远了,现在您所担心的就是粮食问题。可您想过没有,袁绍和您僵持了半年多,他也没有奈何您分毫,这说明他太笨,已经黔驴技穷。此时,正是您用奇策制胜敌人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退缩。
曹操看了荀彧的信,内心翻腾不已,激动地对将领们说:“你们看看,荀彧说得多好听啊!”
众人都说:“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曹操说:“即使如此,咱们也要听他的,万一有奇迹发生呢。”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说着说着,奇迹真的来了,许攸来投,献上火烧乌巢之计,一举打败袁绍。
官渡之战是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这场胜仗的关键,真的只是曹操运气好吗?
十万大军压境,敢于正面迎上;兵力悬殊,也能让敌人久攻不下;算准了袁绍的性格弱点,知已知彼;危难关头也泰然自若……
运气只是实力的托辞,若没有以上种种,纵是曹操也等不来转机!在平时积累实力,紧要关头才能抓住运气,这是从曹操身上学到的第三课。
4火烧赤壁,曹操vs孙权
曹操发现风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时,大脑袋不由自主地抽搐起来,他失声叫道:“哎呀,天亡我也!”
手下都急了,尤其是看到黄盖的艨艟编队火借风威,风助火势,飞一般冲过来时,全部心胆俱裂。
整个乌林水天一色,水陆一色,火势趁着风威烧到了曹军陆军大本营,顿时一片人喊马嘶。曹操被人强行从船上拉到陆地,再把他扔上马,开始狂逃。
曹操见大势已去,对唯一稳住阵脚的青州兵团下令:“把其余船只都烧了,我就是把船烧成灰,也不能给周瑜那小子留着。”
于是,黄盖放火,曹操也放火,乌林在火海中名留史册。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赤壁之战同样也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在这一场中,曹操惨败。
但在逃亡的路上,身边的武将个个灰头土脸,曹操却大笑道:“不就是一次败仗吗?有什么了不起?守个一两年,等我们恢复元气了,再来收拾孙权小儿!”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曹操安抚将士、鼓舞军心的次数极多,妥妥的“正能量传播机”!
在一个团队中,尤其是管理者,总是要率先走出阴影,带动周围人一起积极面对,不仅提升士气,更能提高团队凝聚力!这是从曹操身上学到的第四课。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曹操战胜逆境的实例。
读过之后,对这位争议颇大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很多人对三国历史感兴趣,但了解起来却有各种各样的难处:
《三国志》《后汉书》这样的正史资料阅读门槛高,不好懂;演义类的有趣,却不够权威。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熊猫君推荐《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