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很轻松一首诗,宛如一幅风俗画

岑参很轻松一首诗,宛如一幅风俗画

  

image


  唐朝诗人岑参其实也是一个爱酒之人,虽然我们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他写下的那些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但实际上他也是写出过许多与酒相关的作品的。而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也是这样一首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可能会颠覆大家对他的固有印象,不仅没有了常见的那种气势,反而写的无比幽默,绝对值得大家读上一读。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image


  这首诗写于公元751年,那时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高奉命调往河西,而诗人是安西节度幕府,自然他是要跟随着高仙芝一起前去凉州的。这一路上他可谓是风尘仆仆,到了凉州时当正值一年中最为美好的阳春三月,碰巧又在凉州城中遇到了一位卖酒的老人,心情愉悦的他便写下了这首非常幽默,轻松的小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前两句诗,诗人在文中写道,有一位70来岁的老人,虽然年老,却仍旧在坚持卖酒,不仅如此,还要摆上上千个酒壶摆在在花门楼的外面。这两句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诗人正是以这种白描的写作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他眼前所见的一幅景象,也是凉州城内的一幅非常有趣的风俗画像。

  

image


  试想一下如此多的酒坛,放在这名老翁的身边,一定是酒香四溢的,这对于爱酒之人来说,绝对是难言的诱惑。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想象到上千坛酒就这么摆出来,足以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爱喝酒,而且凉州地处边塞,在边塞都是这样一幅安宁的生活景象,可见当时的人民生活是非常好的。

  紧接着诗人又在诗文中说道,旁边道路长满了榆树钱,看起来就像那一串串的铜线一样,我可以把它摘下来向你买酒喝不?榆树钱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就不需要再多解释了,但是,他竟然想用榆树钱向老人买酒,这不是没事找事吗?用现在的话说是纯属聊闲。

  

image


  但实际上他之所以这样描写,其实他想表达的是,当时人们非常幽默开朗而又宽阔的胸襟,人们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斤斤计较,民风是非常淳朴的。纵观整首诗,言语简单而又幽默,明明写的小事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大的格局,这正是他最为高明的地方。

  。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得人字)

唐代 岑参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唐代 岑参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轮台即事

唐代 岑参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唐代 岑参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
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长廊列古画,高殿悬孤灯。
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侧闻樵人言,深谷犹积冰。
久愿寻此山,至今嗟未能。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
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月轮吐山郭,夜色空清澄。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

唐代 岑参

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征求。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逸足何駸駸,美声实风流。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