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诗人岑参,原来是个宝藏男孩

诗人岑参,原来是个宝藏男孩

  

  参加六神磊磊唐诗课打卡,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爱上了一个宝藏男孩——岑参。

  岑参的标签是边塞诗人,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铁马冰河、苦寒难耐的边塞诗人。他因家学渊源,加上科班出身,性格里面天生带着睥睨四方、建功立业的“富养”痕迹,精神富足、内心富足。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童真”——审美感十足,幽默感可贵。

  *孩子般的认知视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曾经一度认为这句当真写的梨花盛开,其实这不是巧合,我也因此想起了我弟弟小时候的一件趣事:他在马路边看到很多杨树,就问妈妈,这些树什么时候结苹果呢?

  孩子不会考虑符不符合季节规律,符不符合遗传原理,只是凭着印象和臆想去认识世界。所以当清晨出门,枝上洁白满目,第一时间会感慨,好美的梨花啊!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岑参表达中孩子气的认知角度。

  *孩子般的表达方式。《文心雕龙》里面专门讲“夸饰”,也就是夸张的手法,能够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效果。带上一些夸张的表演,会让你不自禁发出感叹,是真敢想和真敢写,就像孩子描述问题的方式。环境恶劣“一川碎石大如斗”,战马速疾“马疾过飞鸟,无穷超夕阳”,江波上涨“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孩子般的顽皮心态。向七十岁老翁调侃“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自不是真的要吃霸王餐,而是还保有榆钱儿当钱的童趣,而“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长房缩地的典他也用过很多次,很有趣的幻想。

  *孩子般的“浅尝”体验。不固执、不偏执、不顽执,会收获幸福的人生体验。孩子不会“百思不得解”,因为思考思考就忘记了,哭过以后就释怀了;孩子也不会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因为他们总是在边走边玩,会被新鲜事物吸引。

  岑参的诗里充斥着这种平淡冲和随遇而安的调调。“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前一句正在茫然,荒无人烟的住哪呢?最后一句万里平沙铺开,枕天席地睡沙床,只剩下豪迈、壮美、奇遇,那点“不知”的茫然、“走马”的疲惫和“辞家”的思念,都没那么痛苦了。

  


  二是“入世”——满满风尘气,下笔有天真。

  岑参的诗流传在世的不少,有一大半是送别诗,再把概念扩散一下,有五分之四都是与人打交道的诗。我大约看了一下,以送、咏、忆、寻、陪、寄、思为题,有的是送人回京,有的是送人赴任,有的是送人出征,有的是送人还乡,有的是与友夜集,有的是陪领导餐宴,有的是陪友人登楼,有的是路过名胜有所感,有的是思念故园故土,有的是敬酬回赠,有酒醉戏美人,有买酒戏老翁,有评人壁画,在寺庙禅房题诗,在周、王、韦、徐府厅壁题诗,甚至还为人写挽歌,

  这是一个入世、很俗很爱热闹的人,不像是李白王维,要么交往隐者逸士,要么自己就是隐者。如此忠实记录自己的迎来送往,世俗交际,觥筹交错间,让人倍感亲切。这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为朋友接风洗尘的我们?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依依送别的我们?醉酣时放浪形骸独处时仰望悲伤的我们?

  三是“好奇”——行走生热爱,和和亲自然。

  杜甫有评“岑参兄弟皆好奇”。他乐于表现一些奇特的事物,配合奇妙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又随遇而安,顽皮有趣又信手拈来,这来源于独特长期不可复制的边塞生活体验,有他的现实基础。

  他的边塞生活,不是巡视检查,也不是一仗之功,而是长期驻边,视野广阔,奇人奇景奇事众多。比如内陆见不到的“火山”他爱写,“火山五月行人少”“火山六月应更热”“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赫金方”……

  比如写热海滚锅“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这个地方,水沸汤汤,众鸟绝迹,岸边寸草不生,雪不落地即化,连续使用蒸、烁,燃,沸,炎,煎,惹不起的热浪扑面而来的感觉。但这种地方居然有肥鲤鱼生长,让你不由自主会“哇噻”叫出声来,感觉造化神奇。

  他描写自然常景时,也经常不走寻常脑洞,“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如此贴切奇妙,但却是常人不能见的角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与花的类比,冷景变暖景,无味添花香,和风拂面上,融融历春光,写出了雪的清新靓丽之感,如此佳句非有瑰丽自由的想象力和对自然和谐纯善的感知力而不可得。

  


  四是“浪漫”——边塞苦寒地,秀色媚雪莲。

  同样被贴上了边塞诗人的标签,岑参与同时期的边塞诗人有明显不同,“黄沙百战穿金甲”是一种肃穆的狼狈,“醉卧沙场君莫笑”是一种戏谑的自解,“不知何处吹芦管”是一种空茫的等待,“青海只今将饮马”是一种悯人的期盼。这些主流边塞诗的角度是理性的,内涵的,带着深沉的思考;而岑参的角度是感性的,审美的,带着浪漫的轻盈。我愿意叫它战地浪漫主义。

  岑参的边塞诗不太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思考,反而他将战争当做建功立业的机遇。“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就像磊磊说的,他一直期盼着有一天靠着军功赫赫,封侯拜相,因此他是能够享受边塞生活,善于感受美表达美的。比如他写雪莲花“异香升腾,秀色媚景。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尝兮,深山穹谷秀严霜。”花香色媚,亭亭独芳,深山穹谷中一支雪白甜香,美帅魅惑放肆浪漫,极带感。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唐代 岑参

诏书下青琐,驷马还吴洲。束帛仍赐衣,恩波涨沧流。
微禄将及亲,向家非远游。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适出西掖垣,如到南徐州。归心望海日,乡梦登江楼。
大江盘金陵,诸山横石头。枫树隐茅屋,橘林系渔舟。
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对月京口夕,观涛海门秋。
天子怜谏官,论事不可休。早来丹墀下,高驾无淹留。

奉和相公发益昌

唐代 岑参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远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唐代 岑参

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可即疲献赋,山村归种田。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唐代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台上霜风凌草木,
军中杀气傍旌旗。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唐代 岑参

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闲。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唐代 岑参

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
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英雄若神授,大材济时危。顷岁遇雷云,精神感灵祇.
勋业振青史,恩德继鸿私。羌虏昔未平,华阳积僵尸。
人烟绝墟落,鬼火依城池。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
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辉。百堵创里闾,千家恤茕嫠。
层城重鼓角,甲士如熊罴。坐啸风自调,行春雨仍随。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浮客相与来,群盗不敢窥。
何幸承嘉惠,小年即相知。富贵情易疏,相逢心不移。
置酒宴高馆,娇歌杂青丝。锦席绣拂庐,玉盘金屈卮。
春景透高戟,江云彗长麾。枥马嘶柳阴,美人映花枝。
门传大夫印,世拥上将旗。承家令名扬,许国苦节施。
戎幕宁久驻,台阶不应迟。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