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与武判官:那首“忽如一夜春风来”里,没有道尽的故事

岑参与武判官:那首“忽如一夜春风来”里,没有道尽的故事

  说起岑参,没有不知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背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没有不知道武判官的。可是,武判官究竟何许人也?他和岑参有哪些人生交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一、武判官是何许人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妇孺皆知,这句著名的诗句出自岑参的七言歌行体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是他第二次在西域任职期间所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够不幸的了,他的祖上官至宰相,但经过武则天一朝的折腾,气运已大不如前。到他这一代,就只能靠自己了。

  


  玄宗天宝八年(749年)至十年(751年),岑参远赴西域,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职。唐朝中后期,很多文人都是通过入幕的方式寻求官运的。岑参原想在高幕觅得高枝,结果高仙芝因讨伐石国战败而被解除职务,岑参作为下属,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他无奈回到长安,一切又要从零开始。

  在长安的日子里,岑参没能找到出路。天宝十三年(754年),封常清任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思来想去,岑参还是决定重回北地。是年夏,他抵达封常清幕中,先后任判官及支度副使。直到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五月才东归凤翔(即扶风)。

  岑参达到北地不久,另一个人也星驰而来。他就是武就,武判官,也是宪宗朝宰相武元衡的父亲。据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文书,天宝十三载(754)七月到九月,武判官在安西、北庭活动过。在他达到西州之前,岑参已经在北庭治所候着他了。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西域苦寒之地,成为关系较好的僚友兼诗友。大家都是来西域谋出路的,原本没有多大的不同的。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出奔在蜀,肃宗在宁夏灵武即位新帝。

  


  《大唐荣耀》里,王劲松饰演唐肃宗

  天下换了,在政治上将发生新一轮洗牌。如果自己的上司能一举荡平贼逆,那自己也能跟着沾光。然而,不幸的是,封常清和高仙芝因为不敌安禄山的骄兵悍将,被皇帝下令诛杀了!

  真是衰到家了!蛰伏西域的岑参闻此噩耗,再一次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他战战兢兢地等着朝廷的命令。或许这个时候任命书已经下来了,但就算是昼夜星驰,任命最快也得20多天才能达到这里。

  历史又放了他鸽子。他没有等到自己的任命,却等来了武就的任命。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肃宗任命李岘为扶风郡太守。扶风是长安西北门户,地理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李岘上任后,就开始罗致人才,他上表荐武就为兵曹掾。

  756年七月,一道朝命正星驰轮台。大约一个月后,朝命即到达北庭治所。此时还是八月初秋时节,纷纷扬扬的大雪就已将西域笼罩得密不透风了。

  


  岑参为好友武就迁升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一股酸水也涌上心头。这大概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心理感受吧?朋友圈里都是大佬,只有自己寂寂无闻,连同学聚会都没脸参加了。

  唐制规定,接到朝命即刻动身,不得耽误。岑参强颜欢笑,在中军帐中为武就置酒送行。觥筹交错之间,胡琴声、琵琶声、羌笛声交响于耳,至于奏的是什么乐曲,他已无心去辨。因为,别人的欢歌,是自己的哀鸣。

  夜幕慢慢降临,岑参和武就来到营门,再多的话语也道不尽离愁,看着武就坐骑消失在茫茫雪原,雪地上只留下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自怜弃置天西头”,在这大漠雪域,他就像一个天涯弃子。这场大雪从初秋下到来年春天,厚重得就像岑参的心情。

  


岑参《岑嘉州诗集》书影

  二、岑参和武就的人生交集

  在人生的跑道上,岑参和武就原本是以共同的速度在奔跑。但轮台一别,二人从此分途。

  岑参生于开元七年(719年),武就当生于开元元年(713年),年长岑参6岁。岑参是天宝三年的进士,而武就也是在天宝三年前后制举登科的。二人在生活中应该是有交往的。

  二人年龄相仿,登上仕途的时间也接近,况且所处时代环境也相同,都坐上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滑梯。要说“时势造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时势的红利。

  在岑参的朋友圈里,高适、杜甫是至交,李栖筠和武就是自己在西域时的幕友兼诗友。包括王维,也与自己相熟。可是,就属自己和杜甫最惨。

  高适做官灵活,他跟着哥舒翰守潼关,被贼军打败,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马上转头去抱玄宗的大腿。肃宗即位后,又受到赏识,官运亨通。

  


高适雕塑

  李栖筠在西域时与岑参多有诗作往还。他还是李岘的布衣之交,几乎和武就同时加入李岘麾下。据《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载:“上又征兵于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励以忠义而遣之。”做事不在多而在精,哪怕只做过一件,只要做到点子上,就足以让大老板注意到你。李栖筠就属于这一类,安史之乱时,他选精兵七千赴灵武,护驾有功啊。仕途上既有李岘提携,又有皇帝赏识,官运亨通,官至御史大夫,死后追赠吏部尚书。

  武就自从到了李岘麾下,成绩斐然。据《武就碑》云:“宣皇在岐,供待有劳,改永乐令,历河中府户曹。毂下求吏,转万年丞。建陵复土,推择充奉,拜醴泉令。朝廷嘉其才,擢为殿中侍御史。”死后,追赠礼部侍郎。

  


  而王维,安史之乱中还当过叛军的官,但是他的亲弟弟王缙是平叛的功臣,就用自己的爵位保住了哥哥,王维得以躲过朝廷的清算。就连王维最后都做到了尚书右丞,是正四品的官,岑参岂能不心酸?

  而岑参在安史之乱前寂寂无闻,在安史之乱后也久处下僚,好不容易才做到嘉州刺史。

  安史之乱撼动了唐帝国这座大厦,很多人因此而改变了命运。岑参和高适、王维、李栖筠、武就等人,都生活在安史之乱的节点上,高适等人因祸得福得到重用,而皇帝对岑参却始终没有眼缘。几经辗转,岑参才做到了嘉州刺史的位子上,然而好景不长,便客死他乡了。同时不同运,人生际遇实难说啊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郑堪归东京汜水别业(得闲字)

唐代 岑参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
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赵少尹南亭送郑侍御归东台(得长字)

唐代 岑参

红亭酒瓮香,白面绣衣郎。砌冷虫喧坐,帘疏雨到床。
钟催离兴急,弦逐醉歌长。关树应先落,随君满鬓霜。

敦煌太守后庭歌

唐代 岑参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高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代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唐代 岑参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昔时流水至今流,
万事皆逐东流去。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堤柳犹能学翠眉。春去秋来不相待,
水中月色长不改。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水底鲤鱼幸无数,
愿君别后垂尺素。

送张都尉东归

唐代 岑参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
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