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为何被称为“诗鬼”?他22岁写下的千古名句,被无数文人引用

李贺为何被称为“诗鬼”?他22岁写下的千古名句,被无数文人引用

  天妒英才的例子,可谓是屡见不鲜,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如此,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贺也是如此。李贺,字长吉,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比李白晚出生整整九十年。虽然是李唐皇室后裔,但到李贺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不过他以拥有高贵血统而感到无比自豪,优越感油然而生。

  李贺跟前辈骆宾王比较相似,两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神童,年少成名。骆宾王七岁创作《咏鹅》,李贺也在七岁那年,当着韩愈的面写出《高轩过》,从此名声大噪。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许为考验李贺,故意让他过得不如意。

  

image


  因为父亲去世较早,母亲含辛茹苦把李贺兄妹养大,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李贺从十几岁就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他在诗中写道:“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贞元二十年,虚岁只有十四岁的李贺,就已名满京师,诗文独步天下,一般文人望尘莫及,与混迹文坛多年的李益不分伯仲。

  在文学界美名远播的李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仕途却不尽人意。本想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却因各种原因,被取消考试资格,韩愈极力帮他疏通关系,但并没有成功。李贺感叹命运的不公平,无力改变现状,不得不逼迫自己接受现实,化悲痛为创作源泉,写诗抒发内心伤痛。

  

image


  元和四年,韩愈在洛阳为官,李贺久仰韩愈之大名,恨不得立马飞过去拜谒,于是带了一首诗作为见面礼,即赫赫有名的《雁门太守行》,开篇两句大气磅礴,令人读后难以忘怀,那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同为浪漫主义诗人,李贺跟李白在风格上大相径庭,他偏向于辞采诡丽、变幻缤纷。

  众所周知,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而李贺是诗鬼,从某方面来说,李贺与李杜名气相当。诗鬼这个称号,听起来略显凄美,唯有李贺可驾驭,他的诗中经常带有鬼、枯、颓、愁、幽等字样,语言比较晦涩难懂,所以有人说他“牛鬼蛇神太甚”。

  

image


  笔者个人认为,之所以称之为“诗鬼”,不仅局限于李贺的创作风格,更是对他鬼神莫测之才华的认可,借神鬼的虚诞的方式,表达心里的迷茫,对贫苦百姓的同情,以及反映中唐时期朝廷的腐败。李贺22岁的时候,完成一首代表作,其中的一句流传千古,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争相引用,让人明白他为何被称为诗鬼,这一称号对他来说实至名归。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此诗的意思不再详细解读,手法极为精妙,李贺借用金铜仙人辞汉的故事,通过对汉朝兴衰的描述,抒发对兴亡的感伤。尽管李贺只做了三年的官,且是九品芝麻官,但他无时无刻不想建功立业,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诗句中足以看出。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已经形成,朝廷内忧外患,李贺却报国无门。

  原本李贺身体就不太好,加上郁郁不得志,结果忧愤成疾,无奈辞官养病。忧国忧民的性格,没有因疾病而改变,他感叹时光易逝,感慨王朝兴衰,把所有的情感,融合在“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里。假如上天也有感情,能体会到悲痛、无奈,肯定也会因此变得衰老吧。除了诗鬼李贺,估计别人不具备这种想象力吧。

  

image


  有人评价:“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自从李贺创作出“天若有情天亦老”,几乎树立一座丰碑,就连欧阳修、元好问等文豪,也争相在诗词中引用,还有人以此为上联,对出“月如无恨月常圆”的下联。由此可见,“天若有情天亦老”太经典,不愧为诗鬼李贺的手笔。除了欧阳修等人,你还知道谁曾引用过“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吗?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后园凿井歌

唐代 李贺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宫娃歌

唐代 李贺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阑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巫山高

唐代 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夜饮朝眠曲

唐代 李贺

觞酣出座东方高,腰横半解星劳劳。柳苑鸦啼公主醉,
薄露压花蕙园气。玉转湿丝牵晓水,熟粉生香琅玕紫。
夜饮朝眠断无事,楚罗之帏卧皇子。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四月

唐代 李贺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
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
堕红残萼暗参差。

秋来

唐代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