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诗鬼李贺 | 他只活了27岁,凭什么让人怀念千年?

诗鬼李贺 | 他只活了27岁,凭什么让人怀念千年?

  

  


  唐代有这么一个人,他长相奇特。又高又大的鹰钩鼻、眉毛不仅粗,还连成一条直线,手指又细又长完全就是九阴白骨爪。

  他长得像鬼也就算了,写的诗还都是“鬼火”、“鬼坟”、“女鬼”。甚至从小沉迷于阴森森的坟场中无法自拔,简直瘆人。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韩愈为了他与别人大吵一架,李商隐还刻意去采访他姐姐,为他写下自传。鲁迅更是他的忠实粉丝,私藏的古人专辑中,最多的便是他的专辑。

  他是李贺,人称“诗鬼”。在人人都赞颂仙佛的年代,这个偏执的少年却独树一帜专写鬼魅!不仅如此,在他人生每一个关卡上,他都做了最“偏执”的决定。

  


  |偏执|

  “世人皆为仙圣痴,唯他独为鬼魔泣。”

  和所有故事里的开头一样:从前有一个小孩,天赋超群。李贺也是如此,七岁那年小试牛刀,作诗一首,就上了热搜,名扬京城。

  而且这小孩,异常孤僻,整天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捣鼓写诗。有一天,他妈妈把他赶出去,让他上街玩玩。没想到这小孩竟然一个人跑去坟场,研究墓志铭。甚至喊他回来吃饭都不愿意。

  家人问他: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孩子平日里呆滞的眼神此刻却闪着光:写诗!

  家人告诉他:“哎呀,现在哪还流行写诗啊,这都流行写散文了噻。而且,李白杜甫他们,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好诗都被他们写完了。不过他们开创了条条大路,你可以照着他们的路子继续创作。”

  李贺傲娇地摇摇头:“哼!我不才抄他们。我偏要写鬼魅!”

  


  李贺一写,还不得了了:“鬼灯如漆点松花”、“鬼雨洒空草 ”、“秋坟鬼唱鲍家诗”、““嗷嗷鬼母秋郊”。初看觉得实在令人毛骨悚然,难怪作家潘向黎说,读李贺有三不宜:”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若犯此三条,则需速移至阳光之下,深呼吸数下,以驱除阴寒之气。”

  可是细读却发现,他笔下的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鬼母因为儿子去世而哭泣,诗鬼唱着“长恨诗”诉苦。风格独特却情感饱满,让人们不禁惊叹,原来还有这种抒情方式!

  


  相貌特殊,生性孤僻,李贺为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但他却比任何人都清醒,知道自己骨子里有着一个非一般的“诗魂”。

  世上有太多寻常路可走,安逸、舒适,可世上也有专属于你“不寻常之路”。

  倘若人人都一样,何来卓尔不凡、惊天动地?

  生而在世,何不认真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偏执|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十八岁那年,听闻拥有百万粉丝的韩愈大咖来洛阳城开一场民间征稿会。李贺立马投去自己最得意的一首诗。

  韩愈本来想入睡,却无意瞟到了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看完仿佛已经置身于边关城池,看到了两军对垒,场面气势恢宏。“好诗!“韩愈一跃而起:“快把那个小鲜肉叫来!”

  


  韩愈问他: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李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最恨我出生就是这般瘦小多病之身,无法上战场报效祖国。

  韩愈说:要不你考取进士,当个国家公务员?同样可以为国贡献。

  满腹才华并且有韩愈大咖大力举荐,李贺考取进士绝对没问题。可没想到竟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因为他父亲名字中有个“晋”字,与“进士”的“进”谐音,这就是犯了忌讳,终身不能考取进士!

  韩愈大怒与他人争执,还发了条朋友圈:父亲名字有个“晋”字儿子就不能考进士,如果有个“仁”字,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李贺诗人像》袁武 作

  走出长安城,李贺悲痛地喊道:“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上天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吧。更别说李贺了,几乎一夜白头。家人都安慰他:李白、孟浩然不也当官不成吗?后来隐居山林,吃吃喝喝快活似神仙呀!

  几年后的有一天,好友张彻邀请李贺北上到潞州协助他办公。外敌入侵,边防战乱,潞州恰恰是重要的战略之地,也正是贺梦想建军功的理想之地。再一次,这位“偏执狂”不顾劝阻,毅然奔赴梦想。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的李贺来说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可以为军队处理公文,贡献自己仅有的力量。

  军旅生活历经战火,还时常得转移驻扎营地,苦不堪言。原本身体底子就不好的李贺,彻底病重了,只能返乡。

  常听人说: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李贺偏偏不信宿命论,最弱的身躯,却偏偏有着最顽强的意志去实现战士梦。

  能有多少人有这般“偏执”?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向着梦的远方。

  


  |偏执|

  “不以乐中取诗,唯以苦中作诗。”

  古人曾说,面带异象,必大吉大利之相。李贺父亲李晋肃见儿子面貌怪异,又体弱多病。特为他取名贺,字长吉,希望他能够安康长寿,顺利吉祥。遗憾的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

  仕途被阻,军旅中又遭大病。报国无门,回到家中。唯有诗篇,是他最后的梦。

  唐朝诗人最流行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之时,灵感涌现,赋诗一首。家人多劝他多去山林间游玩,既可以养病,也可以寻找灵感作诗。

  


  可李贺依旧执拗,做一个苦吟诗人。无论风吹雨打他每天骑着一只毛驴外出,让书童背一个布袋,只要有灵感就马上记下来,放进布袋里。

  直至后来卧病在床,就整理诗篇,提炼字句,力求最好。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啊!你已经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呕心沥血”这个成语,就是出自李贺的故事。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或许他对自己命数早已知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杜甫这句诗评价李贺极为合适。直至最后高烧不退,开始出现幻觉的时候,仍然不甘心死,希望苍天开眼,留住飞逝的时光让他再写几首诗:

  飞光飞光,

  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李贺少年白发,体弱病衰,可他真的衰老了吗?回望他的一生,他执着于开辟自己与众不同的诗,他知道自己最想要走的道路,他将所有的精力投入自己所爱,呕心沥血。

  或许比起现在,毫无嗜好,麻木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未老先衰。

  一生“偏执”,追逐所爱。李贺虽然只活了27年,却让我们怀念了千年。

  其实我们一生能选择的事情非常少,

  没办法选择怎么生,也没办法选择怎么死。

  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是

  这辈子怎么爱,怎么活。

  偏执去爱,偏执去活。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绿水词

唐代 李贺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平城下

唐代 李贺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剑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汉唐姬饮酒歌

唐代 李贺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沈厄。
无处张繐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唐代 李贺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唐代 李贺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苦篁调啸引

唐代 李贺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
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