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一个被《唐诗三百首》拉黑的大V

李贺:一个被《唐诗三百首》拉黑的大V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朝文人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而入选其中的77位诗人和311首诗歌,则被视为大唐诗坛的巅峰代表。

  但是,有一个大V的落选,让很多人颇感意外——

  他极富天资,又异常勤奋,短短二十七年的生命里,留下了四百多首作品。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没错,此大V就是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的唐朝诗人李贺。这样一位杰出诗人,为何会被《唐诗三百首》“拉黑”?

  首先我们还是要从李贺的出身和经历说起……

  


  没落的皇族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好友杜牧经常在诗歌中称他为“王孙”“宗孙”。但事实上,这支皇家血脉,早已式微没落,父亲李晋肃,先是被雇“边上从事”,后任陕县县令,俸禄微薄,入不敷出。李贺曾在诗中记叙道:“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家中仅有薄田一亩,数间茅屋,常有恶吏上门,催税逼租。可见李贺虽属皇室后裔,但全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史书记载,李贺相貌奇异,体弱多病还少白头,从小就药不离身。尽管身体不好,但他却异常勤奋。少年时期,经常骑驴外出,背着破锦囊,去野外搜集诗料。花鸟虫鱼,都是他的诗料,偶有所得,便记下来,放到锦囊里。回到家后总是整夜整夜地梳理,重新编辑组织诗句。只有喝得酩酊大醉,或者遇到吊丧的日子,李贺才会打破这种常规。每一篇诗句的形成,都要耗费他大量的精力。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止一次说,我的儿子是要呕出心肝。“呕心沥血”的成语正是由此而来。

  


  李贺七岁便能作诗,小小年纪便声名在外。当时经常有人登门求作,问清来意后,李贺便陷入沉思。一边打腹稿,一边吐唾沫,吐过三口,美文便已草就。

  倒霉的才子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李贺十六岁时,来到了东都洛阳,准备干谒韩愈。韩愈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甘于提携后辈,乐于成人之美,在读书人特别是寒门学子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韩愈第一次看到李贺的诗作时,便眼前一亮——“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靠着这首《雁门太守行》,征服了韩愈。韩愈找来皇甫湜(shí), 皇甫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于是二人次日便面见了李贺。李贺当时受宠若惊,在诗里写道,“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高轩过》)

  在文坛大佬的加持下,李贺很快名声大振。但是由于父亲过世,他需要回家守孝三年,所以到19岁李贺才首次参加河南府试,并最终以高分上榜。

  


  不料,待到京城秋试之时,李贺却遭人举报,说他先父名为“晋肃”,“晋”“进”同音,李贺当避父讳,终生不得参加进士考试。

  这是什么强盗逻辑?韩愈听说后,愤懑不平,挥毫写下《讳辩》一文,为李贺据理力争:父亲名字里有“晋”,儿子便不能举“进士”,若父亲名为“仁”,那儿子不能当“人”了?

  尽管反驳掷地有声,但李贺还是被挡在了进士考试的大门外。他怀着悲哀绝望的心情离开京城,并写下一首《出城》——“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一只被弹丸击伤的乌鸦,耷拉着翅膀往回飞。而诗人自己呢,骑着一匹瘦驴,怀着一腔哀愁,在风中雪里,踽踽行进……

  哀怨的诗鬼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次回家后不久,受韩愈帮助和父亲荫庇,李贺被授职奉礼郎,“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可是李贺看不上这个官职。三年后,他辞去奉礼郎职务,再次回到了家乡。在好友的推荐下,李贺又到了昭义军节度使的府中当起了幕僚。三年后,节度使郗士美辞官,幕府解散,李贺再度成为无业游民。

  要知道,李贺其实是有一颗建功立业之雄心的。他曾在诗歌《南园》中高呼,“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也曾在《赠陈商》中呐喊“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可惜,他科举求仕的道路,早早就被人堵死了。

  


  怀才不遇、功名无成,使李贺变得越发忧郁,他笔下的诗歌,也由此变得越发阴郁、晦涩。他哀叹少年生白发,恐惧生命太短促,还常常在诗里提及鬼神、坟墓等意象,如在这一时期所作的《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读罢令人毛骨悚然。也正因为此,当代作家潘向黎说,读李贺有三不宜: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若犯此三条,则需速移至阳光之下,深呼吸数下,以驱除阴寒之气。

  最终,李贺拖着弱病之躯,回到了故乡昌谷。在极度压抑中,“诗鬼”李贺年仅二十七岁便离开人世。

  被《唐诗三百首》拉黑的大V

  李贺虽然寿命短暂,但他的诗作已穿越千年,流芳百世。

  他的作品,想象奇谲,修辞奇巧,语言奇峭,常写仙境、梦境和鬼魅之境,他善于通过对虚无世界的审视,来展现对生命、对现实的思考,这在当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创作风格。

  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写道:“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北宋的钱易在他的《南部新书》中评论说:“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

  


  尽管如此,李贺并没有得到《唐诗三百首》编选者的青睐。有人觉得是出于个人偏好,有失公允;也有人觉得是出于慎重考量,理所应当。今天看来,或许兼而有之,毕竟,编选《唐诗三百首》的初衷,是“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而像李贺的作品,负能量太多,确实不那么老少皆宜。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荅赠

唐代 李贺

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沈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唐代 李贺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
锦袪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金铺缀日杂红光,
铜龙啮环似争力。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兰烛香,
军装武妓声琅珰。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天长一矢贯双虎,
云弝绝骋聒旱雷。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贵人,
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后生感忆..... ...

唐代 李贺

寻常轻宋玉,今日稼文鸯。
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
邀人裁半袖,端坐据胡床。
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杨生青花神石砚歌

唐代 李贺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神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代 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京城

唐代 李贺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