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的这首《将进酒》,充满消极与悲观情绪,却称得上千古佳作

李贺的这首《将进酒》,充满消极与悲观情绪,却称得上千古佳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代诗歌的魅力之大,令人心驰神往。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地位无可替代,唯有宋词能与之相提并论。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下来的唐诗大约五万多首,因各种原因失传的也不少,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文化损失。

  许多人对《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应该熟悉,至少听过里面的一些诗作,它包含311首唐代诗人的佳作,按照入选数量,杜甫以38首位居榜首,王维名列第二,李白则屈居第三。尽管只是探花,但诗仙的名气和地位独领风骚,杜甫在他面前都要称小弟,谪仙人的绰号当之无愧,他人无法撼动。

  

image


  自古以来,诗人与酒不离不弃,在诗人的加持下,酒文化绵延数千年,在美酒的陪伴下,诗人的灵感被彻底激发,才能尽情挥洒才华,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词。李白一生有三大爱好,剑术、道术和美酒,假如离开了酒,诗仙的生活将失去很多乐趣,灵感也会大打折扣。

  现代人酒后要么呼呼大睡,要么滔滔不绝吹牛,古代文人则不一样,经常喝酒之后下笔成诗。就拿李白来说,曾写出大量有关酒的经典诗歌,《将进酒》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奔放豪迈,彰显大家风范。

  

image


  诗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更是画龙点睛之笔,被无数人引以为座右铭,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何不尽情畅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豁达、自信的心态令人敬佩,暂时受挫又如何,早晚会一鸣惊人。李白的《将进酒》很棒,同为李氏家族的顶级诗人李贺,也曾写过《将进酒》,笔法和意境比肩诗仙。

  《将进酒》

  唐: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从形式上来看,此诗跟李白的《将进酒》都属于古体诗,即乐府诗,开篇描写了精美的酒杯,以及琥珀色的美酒,而后还有丰盛的菜品,显而易见,这是一场以美酒佳肴为主的宴会,规格不低。既然是筵席,除了美酒佳肴之外,必然也离不开歌舞,端着酒杯,欣赏佳人翩翩起舞,忘却了所有烦恼。

  

image


  李贺并非纨绔子弟,他心中有远大抱负和理想,也许喜欢喝酒,但绝不会嗜酒如命,为何要写这篇《将进酒》呢?只是为了模仿李白,还是迷恋上酒的味道?并非如此。了解李贺平生事迹,就能揭开背后真相。李贺仕途不如意,经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内心深处被苦闷、无奈填满。

  且看“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看似是对暮春的描述,繁盛的桃花纷纷凋零,其实暗指时光易逝,犹如锋利的刀剑,刀刀催人老,转眼间不再是青春年少的小伙,头上徒生白发。性格和经历,对诗人的创作风格有极大影响,李贺虽然是少有的鬼才,却缺乏李白那种洒脱、乐观,他的这首诗里,充满消极与悲观情绪。

  

image


  最后两句“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刚才还是美酒佳肴,欢歌曼舞,突然转变笔锋,想到了刘伶的坟墓,字里行间充斥着凄凉与惨淡。李贺觉得人生太艰难,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不如效仿酒仙刘伶,终日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而后就不再烦恼了。诗中虽然充斥着李贺的压抑、烦闷和悲愤的消极心态,却称得上千古佳作,值得仔细品读。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梁公子

唐代 李贺

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
御笺银沫冷,长簟凤窠斜。
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

假龙吟歌

唐代 李贺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桂子自落,
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崖蹬苍苔吊石发,
江君掩帐筼筜折。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莫愁曲

唐代 李贺

草生龙陂下,鸦噪城堞头。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一

唐代 李贺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骐驎。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唐代 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白虎行

唐代 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
铸剑佩玦惟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
耕人半作征人鬼。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渐离击筑荆卿歌,
荆卿把酒燕丹语。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朱旗卓地白虎死,
汉皇知是真天子。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