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朝代,不仅有李白这样的豪放派诗仙,杜甫这样的写实派诗圣,而且还有李贺这样的浪漫主义诗鬼。李贺才气逼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曾创作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雄鸡一声天下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等千古佳句。
而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整首诗句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辖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的这句诗在唐代一经面世,就闻名遐迩。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以求下联。但唐代没人能够对出,后代很多诗人也竞相引用,比如,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的“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梅花引》中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
因为此句十分经典,后世之人就把这句诗单独拎出来,作为上联想要对出下一句,很多人尝试对出下联但都没有结果,直到两百年后,北宋时期有一个喜欢嗜酒的人,他叫作“石延年”,此人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经常与人聚众喝酒。一次聚会中,酒过三巡,众人把李贺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搬出来对对子时,已喝高了的石延年却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
此联一出,在当时便惊动四座,之后更是同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为千古绝对。至于下联的妙处,便在于不仅词性声律等互相对仗,而且都有着引喻生长、兴衰的深远意境。故两联相配,自然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