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的鬼气

李贺的鬼气

  李贺的鬼气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曾经区分两种文学再现(Representation)的方式。“第一种是原封不动的拷贝现实,视现实为圣像。相对于此,第二种视世界为海市蜃楼,将其作幻影般呈现。”大部分读者对模拟写实的创作方法,也就是德勒兹所谓的第一种再现方法,都能欣赏。而那些致力于第二种也就是虚拟写实的,大众不一定能接受,尤其是其中鬼气森然的那一类人,注定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年仅27岁的大唐诗人李贺,就是这一类人,他的诗大多带有一种抑郁的情调,有的诗,甚至还显出了一股浓重的“鬼气”。当然,李贺一生留下了二百四十三首(包括集外二十一首)诗,其中明确说到鬼的不过十六首,只占了全部作品的6%左右的比重。人谓李贺“鬼才”,固然与其鬼诗有关,但却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在诗中写到了鬼。他的诗“骨重神寒”,造语奇诡,幻象罗列,才是被人称为“鬼才”的根本原因。  

  想当年,李贺踌躇满志策马来到长安,“少年心事当拿云”,他已顺利通过府试,当年冬天入长安参加礼部考试,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突然被告知:政审不合格,不能参加礼部考试。理由是,有人举报李贺死去的父亲李晋肃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同义,应避家讳不能进考场。爱才的韩愈专门为他写过一篇《讳辩》。韩愈说:要是父亲叫“仁”,儿子不是连人也不能做了吗?但韩愈的声音毕竟太微弱了,很快淹没在世俗的尘嚣里。长安应试被除名后,李贺几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满怀抑郁地辗转流浪,李贺终于因诗名为世人所仰慕,再加上韩愈的大力举荐,又是李氏王室的后人。

  一年后,李贺应征召再赴长安,好不容易,终于出任了一个叫“奉礼郎”的从九品小官。奉礼郎,属于礼部,是朝廷举行各种丧葬祭祀仪式的赞导。负责招呼参加仪式的君臣百官,排位次,摆祭品,赞跪拜,以及仪式结束后的善后工作等等。放在今天,相当于在八宝山殡仪馆的一个工作人员。李贺在这个职位上,干了整整3年,写下了许多成就他“诗鬼”之名的“鬼诗”。

  如果没有这段现实的经历打底,李贺恐怕也写不出鬼气这么重、这么真切入骨的诗。在李贺当奉礼郎的三年间,他的诗从此注入了一股奇瑰诡谲的气息,一股让人读之欲罢不能的邪魅之气。 由于史料有限,我们已经无法还原李贺在长安的三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只能从他的诗中窥见他的消沉凄苦,与日渐暗淡的内心。他可能在此期间生过一场大病,本来瘦弱的身子,变得更加衰老不堪,20多岁已经老样老相。

  不久,李贺拖着病躯辞了官,离开长安。骑着瘦驴的李贺在人世间凄凄遑遑地寻觅着,如同一个梦游者,苦吟着他的诗句。就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下,加上妻子突然生病并且过世了,使得他的精神状态更加的颓废,身体本来就羸弱的他,身体更加每况愈下。在妻子死后三年左右,他也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死去,死的时候不过是27岁。不值当的人间,一辈子终究是意难平,心不甘。

  


  是内心深处如浓雾的忧郁,让孤寂的李贺骑着他的瘦驴走进了鬼魅的世界。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里,鬼灯如漆,白狐号月,女鬼轻盈飘荡。李贺来到名妓苏小小的墓前,恍惚里听到了那个在冥界长久寂寞的女子,突然发出了轻轻的笑声,散发着如空谷幽兰般的芬芳,她穿着风一样的衣裳,带着水一样的环佩,闪着一双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眼眸,坐在油壁车里正静静等待情人的到来: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李贺《苏小小墓》) 兰花的露水,像苏小小哭泣的明眸,坟头的青草,像她的茵褥,风是她的衣裳,水是她的环珮,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车,无主空自等待,她与恋人约会的西陵之下,如今只是凄风苦雨。古今中外,又有几个诗人能够写出这种鬼魅系美人的精髓呢?除了美得不似人间的世外之感,还需渲染以形之幽,态之怨,还需把柔软身段、妖媚眼神和涟涟的风情,揉进半人半鬼、阴阳两界的设定里。

  另外,鬼气萧森还离不开迷离气氛的烘托。诗人想象着苏小小鬼魂的遭际,虽然全诗读上去寒气森森,但诗中所传递的情感,却如此幽怨深沉:一个为爱守望的幽魂,独自游荡在人间,只为等待着负心的情人。西陵下漫天的凄风冷雨,那个形单影只、精心妆扮的苏小小,也许一直在坟前等待着,痴痴的盼望着那场永不可能的幽会。一支翠色的烛火——它绿莹莹的,无声地燃烧着,也许,她将随着黑夜将尽黯然隐没了身形……这多少就有点像李贺本人了,他也像鬼魂一样游荡在格格不入的官场,在压力重重的人间。李贺告诉我们,我们居之不疑、信以为真的世界其实早已是幻象罗列,他让我们对于周围的现实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疑心这是个荒唐的、古代的世界,阴暗而明亮的。李贺的风格总透露出对“不能或忘”或“难以再现”的事物,一种徒然的追求。  

  “羲和敲日玻璃声”、“几回天上葬神仙”、“鬼灯如漆点松花”、“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一股鬼气不仅充盈在李贺的作品里,也深入了他的精气神里。史载李贺的体型非常的瘦长,而且两条眉毛是相连在一起的,从长相上就给人一种纠结、抑郁的印象。人的相貌其实是长期内心状态的某种外化凝结,他显然是属于那类心气很高、但是时运不济的人,“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如此寒瘦、清冷,忧伤、萧索,又焉能人间高寿呢?

  无论出入鬼域还是仙界,李贺都能找到知音,演绎着他的高山流水、跨界对话,唯独在人间,他总是求不得,爱流离。越是这样,我觉得李贺对于现实人间的爱恋依偎,反而会更变本加厉。用他自己的诗云:“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有情之物都会枯谢,即便是终古不变的苍天,如果有了感情,也将与人俱老。他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太用情,才过早耗尽了心力吧?但宁可衰老枯谢,也不愿成为无情者,他正是用一个“情”字对抗了时间的审判,泣血的诗歌得以穿越千古,天荒地老,绵延人间。

  


  《与李贺共饮》洛夫 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这时,我乍见窗外有客骑驴自长安来背了一布袋的骇人的意象人未至,冰雹般的诗句已挟冷雨而降我隔着玻璃再一次听到羲和敲日的叮当声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涌起千顷波涛嚼五香蚕豆似的嚼着绝句。绝句。绝句。你激情的眼中温有一壶新酿的花雕自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最后注入我这小小的酒杯我试着把你最得意的一首七绝塞进一只酒瓮中摇一摇,便见云雾腾升语字醉舞而平仄乱撞瓮破,你的肌肤碎裂成片旷野上,隐闻鬼哭啾啾狼嗥千里来来请坐,我要与你共饮从历史中最黑的一夜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舞曲歌辞。章和二年中(鼙舞曲)

唐代 李贺

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和粟。关中父老百领襦,
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鉏,百钱携赏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
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唐代 李贺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
锦袪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金铺缀日杂红光,
铜龙啮环似争力。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兰烛香,
军装武妓声琅珰。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天长一矢贯双虎,
云弝绝骋聒旱雷。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贵人,
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唐代 李贺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河阳歌

唐代 李贺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晏。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

唐代 李贺

官不来,官庭秋,
老桐错干青龙愁。
书司曹佐走如牛,
叠声问佐官来不?
官不来,门幽幽。

沙路曲

唐代 李贺

柳脸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
烛骑啼乌上天去。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
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沙路归来闻好语,
旱火不光天下雨。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