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创作的五言古诗,朗朗上口,最后5字更是画龙点睛

李贺创作的五言古诗,朗朗上口,最后5字更是画龙点睛

  人生在世,祸福相依,悲喜交加。有人出生富贵,却不思进取;有人寒窗苦读,却仕途受阻。上天就是喜欢与世人开玩笑,也似乎意在让人们尝尽凡尘间的酸甜苦辣。

  比如苏轼,学富五车,却人生坎坷;再如李商隐,才高八斗,也是命运多舛。另一位唐代很著名诗人也很悲哀,他的人生只是一位短暂的过客,却留下了很多不朽诗篇。下面介绍李贺创作的五言古诗,朗朗上口,最后5字更是画龙点睛。

  

image


  劳动人民最光荣

  梁公子

  唐代:李贺

  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

  御笺银沫冷,长簟凤窠斜。

  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

  

image


  诗的大意是:看他的风采,显然出自萧梁世家,追本寻根,原是帝王苗裔菖蒲花。在南塘莲子成熟的时节,却乔装打扮,骑马沿江溜达。御用的笺纸,洒着银花;织有双凤的竹席,铺在地下。身处柳夹道的森严兵营,却写信寄给那相好的馆娃。

  

image


  当时有一个出身于萧梁皇室的统兵将帅,乔装打扮,寻花问柳,在兵营中以书信跟歌女相联系。作者写了这首诗进行讽刺。遣词委婉,兼用比兴,末句画龙点晴,道破机关。

  南朝梁起于萧衍、终于萧方智,诗中讽刺的对象属于萧梁的后裔,所以称作“梁公子”。一二句化用典故,“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梁书・列传第一》记载:梁太祖献皇后张氏,在室内忽然看见菖蒲开花,非常绚丽。

  她就问侍者看见没有,侍者说没看见。张氏以为看见此花将会富贵,便取花来吞服,不久生下高祖。诗中以菖蒲花,比喻出身于帝王世家的贵人。

  

image


  这位公子天生富贵,还风流倜傥,“南塘莲子熟,洗马走江沙。”三四句也暗用典故,古代《西州曲》曾描写,“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作者暗用此典,语意双关,既表示出游的时间,又暗指当时歌女群伙出现,卖弄风情。洗马,这里指洗刷马匹,乔装打扮。莲子,双关语,怜子也。

  

image


  五六句描写这位公子的日常用品的高贵华丽,“御笺银沫冷,长簟凤窠斜。” 御笺,可供皇帝使用的美纸。银沫,犹银屑。洒银屑于笺纸上,作为装饰,称为冷银笺。

  诗句中故意置“冷”字于后,使与下句的“斜”字对仗。簟,即竹席。凤窠,唐时在绫罗上所织的一种有双凤形的图案。

  

image


  前六句一直是在铺叙,没有一句议论,读者正不知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最后两句终于画龙点睛,“种柳营中暗,题书赐馆娃。”据《晋书・陶侃传》载,陶侃镇守武昌,让各兵营种植柳树。这里指兵营中草木浓密,气势森严。古代吴人呼美女为娃,这里指歌女。

  

image


  这位梁公子出生于名门望族,不仅身份高贵,而且身处要职,本该为皇帝分忧,为国尽力。可是他不仅不思进取,而且耽于享乐。作者以此作为典型形象,展现了梁朝青年贵族逐渐堕落的风气,也暗讽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各种丑陋现象。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长歌续短歌

唐代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王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相和歌辞。神弦别曲

唐代 李贺

巫山小女隔云别,松花春风山上发。绿盖独穿香径归,
白马花竿前孑孑。蜀江风澹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残污红脂花。

公无出门

唐代 李贺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啮,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夜来乐

唐代 李贺

红罗复帐金流苏,华灯九枝悬鲤鱼。丽人映月开铜铺,
春水滴酒猩猩沽。重一箧,香十株,赤金瓜子兼杂麸。
五丝封青凫,阿侯此笑千万馀。南轩汉转帘影疏,
桐林哑哑挟子乌。剑崖鞭节青石珠,白騧吹湍凝霜须。
漏长送珮承明庐,倡楼嵯峨明月孤。新客下马故客去,
绿蝉秀黛重拂梳。

舞曲歌辞。章和二年中(鼙舞曲)

唐代 李贺

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和粟。关中父老百领襦,
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鉏,百钱携赏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
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五粒小松歌

唐代 李贺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