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二十字读懂李贺:唐代最英年早逝的鬼才

二十字读懂李贺:唐代最英年早逝的鬼才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释

  ①大漠:广大的沙漠。

  ②燕山:位于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北方一些重要隘口。

  ③钩:古人挂床幔的帘钩,一说指银钩弯刀,比喻弯月。

  ④何当:何时,何日。

  ⑤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⑥走:跑。

  ⑦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广阔的沙漠在晚上看来如霜雪一般,燕山上悬挂的弯月像银钩一样。

  马儿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之上。

  小知识

  怀才不遇的李贺和“呕心沥血”的来历

  在古代,马儿跟我们的诗歌文化联系得非常密切,有一位诗人就喜欢骑着匹瘦马到处寻找诗歌创作的灵感,由此造就了一个成语“呕心沥血”。

  


  这位诗人就是中唐时期的李贺,他是李唐宗室的远亲,但是家道很早就中落了。这位李贺出名极早,相传他在七岁的时候就因为诗文写得好名动京城。当时的吏部员外郎大文豪韩愈和侍郎皇甫(fu,三声)湜(shi,音时)听说之后,还不大相信,便一起去探访究竟。

  韩愈和皇甫湜见到李贺后,当即出题让他写作,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小李贺向二位大人鞠了一躬,提笔写下了名作《高轩过》。韩愈看了之后非常高兴,连称“天才,天才!”

  但是也有一些人嫉妒李贺的年少成名,就给他找茬,还在对于一个唐代文人最重要的科举考试上找茬。说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其中的“晋”与“进士”同音,犯了忌讳,李贺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为了反驳这件事,韩愈还专门写了一篇《讳辨》来帮李贺辩解。

  最终,李贺的仕途还是毁在了这些小人的中伤里,一代少年天才始终生活在穷困潦倒里。其实,作为年少成名的诗人,李贺并没有自负其才,带着很重的“偶像包袱”饱食终日。他写诗不着急下笔,而是努力到生活中发现题材。

  李贺经常戴着一个小锦囊,骑着一匹瘦马,边走边思索诗句、发掘题材。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就赶快拿出纸笔,把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放进小锦囊里。回到家后,他连饭也来不及吃,先拿出锦囊里的字条整理,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李贺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这孩子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呀!”

  虽然不能考进士、仕途失意,李贺也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他写了二十三首《马诗》,或赞颂马的品质,或感慨马的命运,或抒发远大的理想,或表达对现实的愤慨。可以说,这些身负奇才却不得重用的马儿们,就是李贺本身啊。《马诗》的第五首写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里是说,广阔的沙漠在晚上看来如霜雪一般,燕山上悬挂的弯月像银钩一样。马儿何时才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之上。

  开头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用简单的十个字,勾勒出了大漠辽阔荒凉的景象。大漠、燕山都是北方盛产良马的地方,也是边疆战乱、需要战士保家卫国的地方。所以李贺问道,优秀的马儿何时才能戴上络头,驰骋在沙场之上?这表达了他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不得重用的愁苦。

  李贺因为身负鬼才、又喜欢写一些生死的意向,被人称为“诗鬼”。但他最终也没能施展出才华抱负,因病早逝,年仅二十七岁。非常喜欢李贺的韩愈,也曾写过一篇与马相关的文章《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在这里抨击了在不爱惜人才的封建统治下,有许多千里马,空有才华,却生不逢时。李贺,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唐代 李贺

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往还谁是龙头人,
公主遣秉鱼须笏。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陇西长吉摧颓客,
酒阑感觉中区窄。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苦昼短

唐代 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代 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春昼

唐代 李贺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吹衣秦帝,扫粉赵燕。日含画幕,蜂上罗荐。平阳花坞,
河阳花县。越妇支机,吴蚕作茧。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四月

唐代 李贺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
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
堕红残萼暗参差。

平城下

唐代 李贺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剑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