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一只鬼的修仙路

李贺:一只鬼的修仙路

  李白自感垂暮将死,就写下一首诗,夸耀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他是诗中仙,人自天上来。李白问世人:除了我,有谁还去过天上的白玉楼?

  大唐能写诗的才子无数,但诗圣诗魔诗佛诗豪们都老老实实呆在地上。大家面面相觑,看着这个楚狂人,感觉和他不在一个宇宙。

  这时一只细细长长像爪子一样的手举了起来,一个青年站出来说:天上的白玉楼,我也去过。

  李白定睛看着这个通眉大眼,身形瘦削的青年,叹了口气,说:这世间写诗的才子,都只能写人间道。但你比我更进一步,不仅能神游仙境,还能通灵鬼魅。

  “可是”,李白加重语气:“做诗仙,有福泽护佑,做诗鬼,却会命舛夭寿,你觉得值得吗?”

  李贺没有迟疑:我不怕做一只诗鬼,只要好好写诗,一样能从鬼修成仙。

  李贺最初并不想做唐朝蒲松龄。一开始,他也想修人间道,想金榜题名,富贵还乡。

  他是大唐出名的学霸,对前途必须自信。

  中唐出过许多位学霸,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韩愈,这些大李贺20多岁的诗坛前辈,几乎都是幼年早慧,少年成名,青年入仕。少年李贺读完老大哥们同龄时写的诗,再掂掂自己的,于是……更自信了。

  学霸李贺不仅自信,还很骄傲。

  他的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的叔叔,是真正的龙子皇孙,虽然只是旁系。但比起见人就嚷嚷“我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刘禹锡,段位高明多了。(是的,刘禹锡和刘备说一样的台词)

  家道中落的敏感少年,皇家血统是他所能继承的仅有财富。写诗时,李贺喜欢将自己比拟成一个人——曹植,一个同为皇族子嗣,却拥有不祥命运的名字。

  但18岁的李贺是无所畏惧的。他来到洛阳,向天下文章泰斗韩愈投书自荐。睡眼惺忪的韩愈打开李贺的第一首诗,一下被震醒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安史之乱后,大唐有多久没出过这样雄浑奇诡的边塞诗。韩愈匆匆系上腰带,走进客厅,消瘦的天才与丰肥的宗师面对面站在一起,韩愈凝视李贺良久,长吁一口气:未来是你的。

  20岁的李贺为父服丧期满后,终于被韩愈催促着,来到长安赶考。

  但本是通天的青云路,却一下伸向幽深的地府。学霸李贺因为父亲李晋肃的名字犯讳,考官以维护孝道为名,永久剥夺了他的科考资格。

  贫家青年李贺,唯一阶层晋升的通路,彻底堵死了。

  韩愈怒了,替李贺鸣不平:“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这个理由太过滑稽了,但李贺改判不了,韩愈也改判不了。甚至在旧唐书里,替李贺出头讳辩,是韩愈的人生污点之一。只能说封建礼教害死人。

  眼看前程似锦,脚下突陷万丈深渊,20岁的李贺向下坠啊坠,怎么也停不下去。他以为一觉醒来会是梦一场,但真的一觉醒来,发现镜子里的人,发已尽白。

  他泣血成诗: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李贺煎熬中走完了剩下的7年余生。他靠皇家血统的关系,做了三年从九品的奉礼郎,祭祀时摆摆祭品,朝会时做做向导。皇帝就近在咫尺,却从不曾留意他这个远房亲戚。

  他后来忍不住去边地做幕僚,想在疆场杀伐中博一个功名。他大吼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却频频咳血,无奈还乡。

  27岁时,李贺在寂寂无闻中饮恨死去。

  作为学霸之死的余波,元稹被拉进了李贺的故事,传说明经科出身的元稹去拜访李贺,被李贺闭门拒见。除了白居易,谁会跟一个明经科出身的人交往呢?元稹只好羞愧着走掉了。

  这个故事自然是杜撰的。当元稹考明经时,李贺只有3岁。而当元稹飞黄腾达时,李贺已经死去很久了。

  并且,一个没有资格考进士的人,又有什么心情嘲讽别人呢?

  学霸李贺的人生,戛然而止。诗鬼李贺的世界,却别有洞天。

  李贺写诗,爱骑一头毛驴,带一个书童,去四方游荡,每有所得,就写下来扔进锦囊,晚上回来再吟诵成篇。除了喝醉和吊丧,风雨无阻。

  母亲心疼他过分用功,责怪说:儿啊,你是要呕出心肝才罢休吗?

  李贺闷闷的不吱声,灌下一杯酒,心里话:娘啊,和这个世道相比,还是作诗痛快。

  他仿佛天生一双鬼眼,别人看山是山,他去看山,看到的是沧海桑田,是神出鬼没。

  传说李贺5岁就喜欢蹲在坟头看墓碑,这多半是附会。但他爱写鬼,爱吊丧,爱各种神神道道的事物,却是实锤。

  他的诗,鬼出现的频率极高,有鬼哭,鬼唱,鬼母,鬼灯,鬼雨,就像柯南走到哪死神跟到哪,李贺无论在田间山谷,还是在小园湖泊,鬼都能自己找上门,钻进他的诗,弄得鬼气森森。

  他对一切神秘事物充满好奇,且极有表现力,如果生在现在,一定是个出色的恐怖片导演。他旁观巫婆请神做法,明知是骗局,但忍不住就想象天神降世斩妖除魔的情景: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仅用几句诗,天神的杀戮,妖物的挣扎,诡谲的气氛,一下就立体成画面。

  李贺甚至站在鬼的角度,审视自身与人世。他凭吊苏小小,想象这个美丽女鬼在墓中的生活:“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这首诗初读没觉怎样,但你以女鬼的视角再读,就难免心头有些发毛。

  而李贺则像往常一样,就着一点灯火,用他细长如枯爪的手掏出锦囊里的新诗,他的影子随动作在墙壁晃动,慢慢变形,像要发出奇异的嘶嚎。

  李贺在长安做奉礼郎的三年,穷困孤独。他惦念家乡生病的妻子,但既不能陪伴,也无钱可寄,内心只剩痛灼。

  他的诗里,“死”字出现过20多次。如果能好好活人,谁愿意去做一只鬼?

  酷爱《楚辞》的李贺,仰起头,像偶像屈原一样,发出天问。

  他不信人能长生,但总觉得,这世间既然有鬼魅,则必有神明。举头三尺,他要与神仙对话。

  他想象神仙藏在音乐中。宫廷都在盛传乐师李凭弹奏的箜篌宛如仙乐,但仙乐是什么,谁都讲不出。李贺就明明白白告诉大家,仙乐就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是“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白居易写绝了琵琶,那是人间绝响;李贺写绝了箜篌,却是神仙乱舞。

  他甚至梦见自己身登仙境,从天上看人间。李太白不是说“疑似银河落九天”吗,而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九州与四海,不过装在一只杯子里罢了。

  在李贺的眼睛里,人间无味,只有神与鬼的世界,才能寄放一丝生趣。

  于是他看世间万事,总是充满奇妙的童话感。在他眼里,伤心的金铜仙人像,会被风吹酸眼睛,流出铅水的眼泪。常年困在宫廷的宫女,最大的心愿,是皇帝开恩,放她骑着鱼顺流离去。

  而他自己,终于熬不住憋屈,从长安辞职回家时,再回望这座毁灭了他人生的城市,眼里只有悲悯与伤心。

  他说:天若有情天亦老。

  新旧唐书关于李贺的平生,都只有寥寥几行,但对他呕出心肝写成的诗,一致五星好评:“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

  李贺身后十五年,他的朋友才想起来,曾答应过他出诗集,于是半夜急匆匆去敲杜牧的门,求一篇诗序。杜牧说,我怎么会写。但还是写了,用了一连串极美丽的比喻形容李贺的诗。杜牧说,我不是商业互吹,我就是认真。

  太虚幻境里,李贺对李白说:你看,我这只诗鬼,也能丹青留名。

  李贺27岁快死的时候,大白天的,一个红衣天使驾着一条赤龙,从天而降,要带他走。李贺挣扎着起来叩头,说老母还活着呢,我不放心去啊。红衣天使就笑着说:你那么爱写天上的事,现在天帝建了一座白玉楼,请你去写文,快走吧,天上不比你留在人间过得好。

  李贺就卧在榻上开始哭,不一会,就咽了气。

  这是后来李商隐写的故事。他很认真的对人说,我是听李贺姐姐说的,她是个老实人,所以这事是真的。

  而我们也真的愿意相信,那个通眉瘦削,长指如爪的苦闷青年,在天上的白玉楼中,快乐的写诗,忘却一切哀愁。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唐代 李贺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唐代 李贺

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不闻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赵壹赋命薄,马卿家业贫。乡书何所报,紫蕨生石云。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惨阴地自光,宝马踏晓昏。
腊春戏草苑,玉輓鸣qX辚。绿网缒金铃,霞卷清池漘.
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时宜裂大袂,剑客车盘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
光明霭不发,腰龟徒甃银。吾将噪礼乐,声调摩清新。
欲使十千岁,帝道如飞神。华实自苍老,流采长倾湓。
没没暗齰舌,涕血不敢论。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秦。
六郡无剿儿,长刀谁拭尘。地理阳无正,快马逐服辕。
二子美年少,调道讲清浑。讥笑断冬夜,家庭疏筱穿。
曙风起四方,秋月当东悬。赋诗面投掷,悲哉不遇人。
此别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罗浮山父与葛篇

唐代 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其十三 闰月

唐代 李贺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上之回

唐代 李贺

上之回,大旗喜。
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坠地。
地无惊烟海千里。

开愁歌

唐代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生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生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