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诗鬼李贺:一个青年学霸之死

诗鬼李贺:一个青年学霸之死

  


  温乎曰:

  我们只看到瑰丽的世界,

  却不知道李贺在生死边缘游走的狼狈。

  没有什么不需要付出代价,

  我们平时用来把玩的诗文,

  已经耗尽李贺的生命和运气。

  大唐边境,一座城池耸立在天地之间。

  城池由厚重的夯土墙围绕而成,犹如张开大口吞食天地的巨兽,城墙之间的垛口,唐军弓箭手神情肃穆。

  大弓被拉成满月状,弓弦末端的手指紧捏弓箭,闪着寒光的箭头直指城下,弓箭手的额头青筋暴起,身形却纹丝不乱。

  后排的刀盾手也保持战斗姿态,时刻准备和冲上城头的草原蛮族以命相搏。

  他们是大唐的战士。

  狂风吹过,半人高的野草拂过蛮族战士的皮甲,发出刷刷的声音。他们披散着头发,手握钢刀准备攻城。

  草原的矮脚马在远方啃着野草,抬头看向城池方向,铜陵般硕大的眼睛中,颇有一种怜悯之色。

  呜、呜、呜、呜......

  蛮族壮士吹响牛角号,意味着冲锋开始。战士们拔地而起,扛着云梯和钢刀走向城池,统一的脚步声让人不寒而栗。

  “朝廷养兵千日,如今正是我辈报效之时,弟兄们,随我杀人。”唐军大将的战前动员简洁有力。

  随后,弓箭倾泻而下。

  蛮族皮甲的防御力很弱,根本不能抵挡锋锐的箭头。无处不在的弓箭纷纷扎进蛮族战士的身体,带起一连串血花。

  鲜血洒下,碧绿的野草也被染成鲜红色。

  狂风继续肆虐,卷动起成片乌云在天空凝聚,大地上的可视距离不足10米。而乌云中透出的一丝阳光照在唐军盔甲上,宛如天兵降临。

  蛮族怒了,不停发起自杀式冲锋。

  城头的鼓声也低沉有力,战士们跟随鼓点的节奏拉开弓箭,挥舞钢刀。敌军兵临城下,他们已经无路可退。

  事到如今,只有以死报国而已。

  逐渐有蛮族战士冲上城头,又被刀盾手挥刀砍下,庞大的身躯重重的砸在草地上,圆睁的双眼似有不甘。

  可蛮族四面围城,如海水般向城池涌来,唐军坚持不了多久。

  唰......

  唐军大将抽出宝剑,砍下一个蛮族战士的头颅,猩红滚烫的鲜血喷了他一脸,然后继续走向下一个敌人。

  城下,牛角号声连绵不绝。

  城上,沉重的鼓点震人心魄。

  杀......唐军大将嘶哑的声音直冲霄汉,蛮族战士像下饺子一样从城头跌落,白色皮甲却逐渐将城池淹没。

  呼......

  洛阳昌谷,19岁的少年睁开细长的双眼,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潮红的脸色表明他依然沉浸在幻想当中不可自拔。

  那场惊天动地的史诗战役,只是少年开的脑洞。

  他在脑海中模拟出一个瑰丽的世界,并且演化出天地、飓风、城池、军队和牛羊,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

  少年用瘦长且苍白的手握起狼毫,饱蘸浓墨,在纸上迅速写下一首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叫《雁门太守行》,纸上左下角的署命是:

  昌谷李贺。

  公元807年,韩愈做了洛阳的国子博士。

  韩老师的学问深厚,名气也很大,每天都有很多学子慕名而来,希望得到韩老师的认可和指点。

  李贺正是其中一员。

  公元808年,他写下《雁门太守行》之后,就把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册,然后赶赴洛阳拜谒韩愈。

  那天已经很晚了。

  韩愈刚刚送走一批访客,刚好点的外卖到了,正准备舒舒服服的撸串喝啤酒,门下学生带着卷宗走进来:

  “韩老师,这里有些给您的拜谒诗文。嗯,好香啊。”

  “啊,时间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那个诗文留下,我看看。”

  韩愈的师德高尚,很重视年轻人的教育,于是随手解开腰带,翻开文稿细细品读起来。

  他读到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平城下

唐代 李贺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剑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后园凿井歌

唐代 李贺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啁少年

唐代 李贺

青骢马肥金鞍光,龙脑入缕罗衫香。
美人狭坐飞琼觞,贫人唤云天上郎。
别起高楼临碧筱,丝曳红鳞出深沼。
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
自说生来未为客,一身美妾过三百。
岂知劚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
长得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兰香神女庙(三月中作)

唐代 李贺

古春年年在,闲绿摇暖云。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
沙砌落红满,石泉生水芹。幽篁画新粉,蛾绿横晓门。
弱蕙不胜露,山秀愁空春。舞珮剪鸾翼,帐带涂轻银。
兰桂吹浓香,菱藕长莘莘。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
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团鬓分蛛巢,秾眉笼小唇。
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深帏金鸭冷,奁镜幽凤尘。
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

舞曲歌辞。章和二年中(鼙舞曲)

唐代 李贺

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和粟。关中父老百领襦,
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鉏,百钱携赏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
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新夏歌

唐代 李贺

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阴枝秀牙卷缥茸,
长风回气扶葱茏。野家麦畦上新垄,长畛裴回桑柘重。
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三月摇扬入河道,
天浓地浓柳梳扫。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