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乎曰:
我们只看到瑰丽的世界,
却不知道李贺在生死边缘游走的狼狈。
没有什么不需要付出代价,
我们平时用来把玩的诗文,
已经耗尽李贺的生命和运气。
大唐边境,一座城池耸立在天地之间。
城池由厚重的夯土墙围绕而成,犹如张开大口吞食天地的巨兽,城墙之间的垛口,唐军弓箭手神情肃穆。
大弓被拉成满月状,弓弦末端的手指紧捏弓箭,闪着寒光的箭头直指城下,弓箭手的额头青筋暴起,身形却纹丝不乱。
后排的刀盾手也保持战斗姿态,时刻准备和冲上城头的草原蛮族以命相搏。
他们是大唐的战士。
狂风吹过,半人高的野草拂过蛮族战士的皮甲,发出刷刷的声音。他们披散着头发,手握钢刀准备攻城。
草原的矮脚马在远方啃着野草,抬头看向城池方向,铜陵般硕大的眼睛中,颇有一种怜悯之色。
呜、呜、呜、呜......
蛮族壮士吹响牛角号,意味着冲锋开始。战士们拔地而起,扛着云梯和钢刀走向城池,统一的脚步声让人不寒而栗。
“朝廷养兵千日,如今正是我辈报效之时,弟兄们,随我杀人。”唐军大将的战前动员简洁有力。
随后,弓箭倾泻而下。
蛮族皮甲的防御力很弱,根本不能抵挡锋锐的箭头。无处不在的弓箭纷纷扎进蛮族战士的身体,带起一连串血花。
鲜血洒下,碧绿的野草也被染成鲜红色。
狂风继续肆虐,卷动起成片乌云在天空凝聚,大地上的可视距离不足10米。而乌云中透出的一丝阳光照在唐军盔甲上,宛如天兵降临。
蛮族怒了,不停发起自杀式冲锋。
城头的鼓声也低沉有力,战士们跟随鼓点的节奏拉开弓箭,挥舞钢刀。敌军兵临城下,他们已经无路可退。
事到如今,只有以死报国而已。
逐渐有蛮族战士冲上城头,又被刀盾手挥刀砍下,庞大的身躯重重的砸在草地上,圆睁的双眼似有不甘。
可蛮族四面围城,如海水般向城池涌来,唐军坚持不了多久。
唰......
唐军大将抽出宝剑,砍下一个蛮族战士的头颅,猩红滚烫的鲜血喷了他一脸,然后继续走向下一个敌人。
城下,牛角号声连绵不绝。
城上,沉重的鼓点震人心魄。
杀......唐军大将嘶哑的声音直冲霄汉,蛮族战士像下饺子一样从城头跌落,白色皮甲却逐渐将城池淹没。
呼......
洛阳昌谷,19岁的少年睁开细长的双眼,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潮红的脸色表明他依然沉浸在幻想当中不可自拔。
那场惊天动地的史诗战役,只是少年开的脑洞。
他在脑海中模拟出一个瑰丽的世界,并且演化出天地、飓风、城池、军队和牛羊,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
少年用瘦长且苍白的手握起狼毫,饱蘸浓墨,在纸上迅速写下一首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叫《雁门太守行》,纸上左下角的署命是:
昌谷李贺。
公元807年,韩愈做了洛阳的国子博士。
韩老师的学问深厚,名气也很大,每天都有很多学子慕名而来,希望得到韩老师的认可和指点。
李贺正是其中一员。
公元808年,他写下《雁门太守行》之后,就把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册,然后赶赴洛阳拜谒韩愈。
那天已经很晚了。
韩愈刚刚送走一批访客,刚好点的外卖到了,正准备舒舒服服的撸串喝啤酒,门下学生带着卷宗走进来:
“韩老师,这里有些给您的拜谒诗文。嗯,好香啊。”
“啊,时间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那个诗文留下,我看看。”
韩愈的师德高尚,很重视年轻人的教育,于是随手解开腰带,翻开文稿细细品读起来。
他读到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