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贺(790—816),字长吉,家居福昌昌谷,世称“李昌谷”,因是高祖李渊的叔父大郑王李亮的后裔,他又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但至李贺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可谓贫寒。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也是继屈原和李白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中唐时期最独具色彩的诗人,李贺的诗天马行空,色彩和语言冷艳而奇丽,在中唐乃至中国整个诗歌史上,都可以说是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有“诗鬼”之称。

  


  李贺诗的艺术风格,简单来说,长处在修辞设色,短处在谋篇立意。在修辞设色上,善用“血”、“鬼”、“老”、“死”、“泣”等悲伤消极的字眼,风格诡谲。常人趋吉避凶,写鬼一般也是阴司报应之事,带有道德教化的特征,而李贺主动构建死亡世界,与其个人生活和精神气质紧密相关。

  在李贺短短27年的生命中,流传下来有243首诗歌,其中神鬼诗占了近四成。“神鬼诗”自李贺之后,可谓正式成为了一种体裁。他的诗中少见游仙诗的清新飘逸、逍遥脱俗的风格气质,而落入阴森可怖,面目狰狞的鬼哭神嚎,充斥着对生命意义自由的向往。他的诗里,或许由于李贺的宗室身份,他对于建功立业有强烈的渴求;有对理想世界——仙界的描述和向往;有对宇宙生命的思考。

  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主父偃游历诸国,“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西赴长安后依旧“诸侯宾客多厌之”,却终于被汉武帝所赏识,拜为郎中,一年之内又升为中大夫;马周游于曹汴之间,及至长安,都受尽屈辱,之后做了常何的门客,因其所做的文章终于获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死后追封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

  李贺以他们二人自比,表现出得遂壮志、否极泰来的盼望,而不甘于平庸、任人调遣的生活。他自己在《野歌》中说:“男儿屈穷志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表达自己的不平。但他的理想却遭到嫉妒和诽谤,因父亲的姓名被攻击是“轻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诗人的愤慨也尤为强烈:“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少年正应当有凌云壮志,有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诗人如是说。

  伤心行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杜牧说李贺歌诗“盖骚之苗裔也”,因为相似的身世和现实语境,李贺对于屈原与楚辞有特别的理解和认同。他的奇绝、幽冷,正是继承于此。“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王琦注道:“学楚吟,学楚辞哀怨之吟”。全诗没有一字提到伤心,但每一句、每一个意象,都为此服务,这是以修辞为中心的修辞文学观,注意语言,风格表现为奇、艳、密。这样的创作方法,辞彩比结构性更重要,利用“意象群”进行表达,呈现出类似于蒙太奇的效果。

  


  由于家庭背景、疾病和早衰,李贺过早的产生了对有限生命的思考,主动选择了审丑,而丑的本质是对死亡的焦虑。他认为时间永恒,生命短暂,“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他对于时间的叙写也完全具象化。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不同于“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的凄冷孤寂,李贺笔下的《天上谣》是他代表性的乌托邦——瑰丽祥和,流光溢彩:黑夜里的银河水波潺潺,流云模仿水声,里面闪耀着点点群星;桂树绽放,佩缨摇晃。拂晓的时候,弄玉卷起帘子,梧桐繁茂、青凤娇小;仙人王子晋在云烟里吹起玉笙,呼龙耕烟,种下瑶草。仙女们身着白衣,漫步南海青洲;羲和载着太阳,人间沧海桑田,时光流逝,似乎一切都不值得留恋。对于仙境的向往,代表这李贺对于现实的不满。理想背后是虚无之下的空洞状态。

  李贺笔下的神仙形象与女性为主,重容貌、神态。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李贺有对独特修辞的开创性运用,“银浦流云学水声”是听觉与视觉的通感,反映出诗人对事物超越一般经验的敏锐感受和深刻体会。《天上谣》充满着李贺浪漫主义的气息,喜欢用想象对神话加以改造:秦妃卷帘,王子吹笙,将本是遥远的形象具体展开,神与人相结合,显得生意盎然。李贺的浪漫主义不同于前人,他在保留对现实世界关注的同时,更多的从外界走向内心,更关注个人意识,来表述出来。

  总的来说,李贺是超现实的诗人,是主体性强过前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清楚的看到理想是虚妄的,这种清醒的绝望构成了他诗歌阴郁的背景,即使金碧辉煌,依然有着浓郁的死气。余光中说:长吉是属于现代的,不但是意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即使象征主义的神龛之中,也应该有先知的地位,他是一位生的太早的现代诗人。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闰月

唐代 李贺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
天官玉琯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相和歌辞。蜀国弦

唐代 李贺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鳞鳞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李凭箜篌引

唐代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自昌谷到洛后门

唐代 李贺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咏怀二首

唐代 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闰月

唐代 李贺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