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高考改革以后,语文的权重进一步提升,甚至出现了“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金句。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同时,语文也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过,再困难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善于积累和勤于思考。
李贺
唐代诗人
• 知人 •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 轶事 •
李贺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后不久。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纷争,朝政腐败,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这样一个乱世里,李贺不仅不被重用,反遭别人诽谤和排挤。李贺20岁时,参加河南府试,被选拔去京城长安对第。然而,有人为了排挤李贺,说他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所以李贺应避家讳,不得举进士。这样就堵塞了李贺的仕进之路。李贺这次的进士终于没能考成,以后也再没有参考。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注】
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屈:不伸。穷:困。
枯荣:贱贵。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
嗔:生气发怒。
看即:随即,转眼。
试题
诗中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诗句大意
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
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
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作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
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解题技巧
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答案
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