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不多见的作品,借古讽今,笔势奇崛,也令后世引以为戒

李贺不多见的作品,借古讽今,笔势奇崛,也令后世引以为戒

  李贺出生于唐宪宗贞元6年,虽然仅仅活了27岁,却是文学史上一位富有才华的著名诗人。他是唐宗室大郑王的后裔,在诗作中经常以宗孙自称。

  后来因为家境败落,父亲只做过边塞上的小官。李贺虽然勤奋好学,却仕途一再受阻,个中原因读者都很熟悉,李贺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他的作品非常含蓄委婉,却极具讽刺意味。下面介绍的是李贺不多见的作品,借古讽今,笔势奇崛,也令后世引以为戒。

  

image


  昆仑使者

  唐代:李贺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image


  这首诗借写汉武帝求仙徒劳,来嘲讽唐宪宗服药石以求长生,荒诞误国。昆仑使者,是指为西王母当信使的青鸟。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居昆仑山,有三只青鸟为她取食传信。又据《汉武故事》介绍,西王母遣使见汉武帝,约期相会,武帝曾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

  

image


  前两句“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介绍西王母给汉武帝派青鸟使者前来,却还没有消息。汉武帝生前喝玉露、吸元气,追求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葬身茂陵,与世长辞。茂陵,指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

  

image


  接下来诗人感慨汉武帝求长生的徒劳,“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金盘中虽有玉露淋漓,却收不到茫茫元气。淋漓,指露珠沾湿或流滴的样子;元气,指天地间之精气,古代的方士认为,服吸它可长生不老。

  诗人在诗文中表达了深深的惆怅之情,青鸟无法带回长生的消息,即使有金盘承露,服食也无法长生。而茂陵破败的景象,更令感到惊心动魄。一股愁情慢慢滋长并延伸,即使千年之后,依然感到诗人笔力的苍劲。

  

image


  诗人阅尽人间沧桑,更嘲笑那些王公贵族,“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诗人走进陵墓,发现武帝墓前的石麒麟和石虬龙肢体都已裂残。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异祥瑞之兽,这里指陵基前的石麒麟。虬龙,指寝殿丹漆柱上雕刻的龙。既然麒麟和虬龙都会破裂残缺,何况凡胎俗体,岂能禁得住岁月的冲洗和煎熬。

  

image


  最后诗人警醒后世,“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最使人感到可悲的是,明月之下,万事全无着落,只留下孤寂的陵墓而已。作者以此表明,汉武帝征服万国的雄心、以及希求长生的妄想,都成了泡影,来者当引以为戒。

  

image


  纵览李贺的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写汉武帝求仙徒劳,来嘲讽唐宪宗服药石以求长生,荒诞误国,对古今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愚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文中既反映了李贺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也充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学修养。

  读完这首诗,大家也可感悟到很多。人生要脚踏实地,不可心存幻想,同时也要立足目前、过好当下,不要寄希望于虚幻的灵丹妙药和海市蜃楼。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古悠悠行

唐代 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六月

唐代 李贺

裁生罗,伐湘竹。
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

杂曲歌辞。神书曲

唐代 李贺

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书居。晴时笑语闻空虚,
斗乘巨浪骑鲸鱼。春罗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
鹤羽冲风过海迟,不如却使青龙去。犹疑王母不相许,
垂露娃鬟更传语。

春昼

唐代 李贺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吹衣秦帝,扫粉赵燕。日含画幕,蜂上罗荐。平阳花坞,
河阳花县。越妇支机,吴蚕作茧。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感讽六首

唐代 李贺

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
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舞影逐空天,画鼓馀清节。
蜀书秋信断,黑水朝波咽。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
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
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不惭金印重,踉跄腰鞬力。
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
青门放弹去,马色连空郊。何年帝家物,玉装鞍上摇。
去去走犬归,来来坐烹羔。千金不了馔,狢肉称盘臊。
试问谁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盖下,贤俊寒萧萧。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腰衱珮珠断,灰蝶生阴松。
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
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zv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抚旧唯销魂,南山坐悲峭。

高轩过

唐代 李贺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