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鬼有什么可怕,我带你看看人心

李贺:鬼有什么可怕,我带你看看人心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他只活了26岁,生命如此短暂,却让人怀念千年;

  他是个心有大志的年轻人,怎奈命运多舛天妒英才;

  他才华绝世,笔下却满是魑魅魍魉,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金句;

  如果文人追求 “文章耀千古”,他显然是其中最年轻的佼佼者。

  他是李贺,人称“诗鬼”,繁星闪耀的大唐文坛夜空中一颗最耀眼的星星,26岁所取得的成绩足以与伟大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齐排并肩。

  李贺出生名门,远祖是高祖皇帝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好歹是李唐宗室的远支。貌似大唐一朝,但凡李姓诗人都要和皇室扯上点瓜葛,李白自称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李益也自称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不过到了李贺这一辈,将近200年的漫长历史,早已将那点李唐皇室的血统稀释到了微乎其微的地步,跟之前以皇室血统自傲的刘皇叔刘玄德有得一比。

  李贺自幼体弱多病,面相削瘦,细眼细胳膊细腿,两条细眉毛长成了一条线。他家境清贫困苦,也跟刘玄德织席贩履差不多。父亲为他取名为贺,字长吉,寓意着长命百岁、吉祥平安,母亲经常去庙里诚心祈求上天保佑儿子一辈子无病无灾。

  李贺性格比较孤僻,别的小伙伴聚在一起滚铁圈、斗鸡、打马球的时候,他一个人跑到村外的坟地,认真地研习人家坟墓的墓志铭。

  有人问:“你天天去坟地,不怕那些恶鬼吗?”

  “我没见过恶鬼,也从未见过恶鬼害人,我倒是见过不少恶人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恶鬼在人间。处在社会底层的李贺看到的大多是人性的丑恶:权贵的骄奢淫逸,官吏的横征暴敛,宦官的专权乱政……李贺后来在自己的诗文里回顾自己少时的贫困,“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

  他挚爱鬼神,觉得世间鬼神最可爱,因为鬼神从不为害人间,而且警告人间苍生不要做亏心事,否则他们半夜会上门。难怪有人说,有三类人不适宜读李贺的诗:“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若犯此三条,则需速移至阳光之下,深呼吸数下,以驱除阴寒之气。”

  “老师,老师——”亦师亦友的皇甫湜飞奔进文坛大V韩愈府内,貌似有什么紧要事。

  “慢点,慢点,皇甫有何事?”韩愈此时正在李贺的家乡洛阳任职。

  “老师,学生听说洛阳出了个诗坛天才,特来给老师汇报。”皇甫湜气喘吁吁地道。

  “诗坛天才?这个评价可不低,不要见面不如闻名啊。”韩愈早已名满天下,每天来干谒、交流的人络绎不绝,自是已阅人无数。

  “真的,既然老师担心见面不如闻名,那不如去见上一见,免得错失一天才。”皇甫湜道。

  “也好,我正好有空,走,去看看你说的这个诗坛天才。要是古人,那是老天不给机会让我们见识见识;既然这样的奇才在今时今日,我们怎么能错过呢?”

  “你就是人们说的那个天才?”看着眼前这个年仅七岁、脸上还有些脏的孩子,韩愈有点不信。

  “学生昌谷李贺,见过两位老师。”小家伙倒是文质彬彬,显然家庭教育还不错。懂礼貌的孩子总是招人喜爱。

  “好了,乡里贤达都说你天纵才学,你就现场作诗一首吧。”韩愈开门见山道。

  李贺眨巴眨巴了明亮的大眼珠,思忖片刻,提笔写下洋洋洒洒的《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韩愈大吃一惊,当时就拍照发了朋友圈:融4岁,能让梨;贺7岁,能赋诗,洛阳出了个诗坛天才!有图有真相。有了大V加持,李贺很快上了热搜,成为长安、洛阳两地最火的网红诗人。

  《新唐书•列传•李贺》载:“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变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李贺非常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挖掘题材。他常常白天骑着一头毛驴四处去采风吟游,思忖文章佳句。他随身带着的物品除了笔墨纸砚之外还有一个锦囊,一旦有了创作灵感或佳句就马上写下来放进锦囊。

  路过片片义冢野坟,灵感来了,记下来:“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被墓碑上的青苔滑了一下,灵感来了,记下来:“云根苔藓山上,冷红泣露娇啼色”;

  瞥见坟地忽明忽暗的灯火,灵感来了,记下来:“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听闻女巫起舞送殡,灵感来了,记下来:“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縩步秋尘”;

  ……

  晚上回到家,他便倒出锦囊里的纸条悉心整理,看看今天又悟到些什么金句。母亲看着他在青灯下埋头案牍,心疼地说:“这些都是我儿子呕心沥血之作啊。”

  李商隐《小传》: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image


  他十五岁时就与大他40岁的李益组成最萌年龄差男子团体CP“李来李往”,独揽民间诗歌龙虎排行榜前的两名。邻人问他:“小李啊,年纪不小了,不要每天埋头苦读,也要抬起头来想想,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我早已想好了。”

  “那你说说,这么刻苦读书是为了什么呀?”

  “世伯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别,你可不能做文艺青年啊,那玩意哪能养家糊口?”

  “非也,我读书是为了锦绣文章,也为了求取功名。”

  “别闹了,大唐的诗歌已经被诗仙李白、你世伯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神白居易、诗狂贺知章他们写完了,山水、功名、爱情、友情、边塞、饮酒……这些题材都被他们写光了,你还写什么?”

  “我一定要写诗,只有写诗才能求取功名。他们写光了常用题材,我就写鬼神。”李贺坚定地说。

  十八岁时,李贺刚过成人礼便踏上寻求功名之路。他想起曾经认识的大V韩愈,于是又创作了一首《雁门太守行》干谒韩愈老师: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人生的第一次科考,万事俱备只欠开考了。没想到开考前几天,他收到家里发来的一封加急电报:“父死速归”。循祖治,李贺只得回家守孝三年,错过了人生第一次科举。

  三年守孝期满,韩愈老师劝他重整旗鼓再战考场,准备去参加人生第二次科举。李贺也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韩愈主持的河南府试,他牛刀小试,以一首《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轻松获得河南府第一名,信心更足了。没有想到,就在等待第二年春季科举开考期间,又出了意外。

  李贺未能参加科举考试。有考生因为堵车迟到未能参加考试,有考生忘记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未能参加考试,也有考生是因为忘记携带答题的毛笔未能考试,而李贺压根就没拿到准考证。事后据《大唐探秘》栏目独家揭秘,有人嫉妒李贺的才学,认为河南府的状元对自己是巨大的威胁,于是做了小动作对他进行了匿名举报。

  “我是河南府的士子李贺,我想问一下准考生的榜单上为什么没有我的名字?是不是工作人员搞漏了?”

  “你等等,我查一下。”工作人员转身走进档案室,旋即又回来了:“没错,河南府考生李贺科举考试政审没有通过,被取消科举考试资格。”

  “什么,没搞错吧,政审为什么没过?我是皇室后裔,也是三代贫下中农,没理由政审出问题呀。”

  “为什么没过?你出生是没问题,不过,你要问问你老爹,叫什么不好,偏偏叫个李晋肃,‘晋’与‘进’同音,考进士就是考晋士,犯讳了。不知道要避讳么?这么多书白读了!”

  此事传出,舆论哗然。各大媒体纷纷以此事为头版头条:《如何完美地毁掉孩子的一生——论起名的重要性》、《糊涂老爸一时糊涂,孩子科举政审未通过》。好多刚做爹的家长给孩子取名字,手里翻看的不是《说文解字》,而是家里的族谱。

  韩愈老爷子实在不忍心错过这个文坛好苗子,“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甚至专门发了则朋友圈《讳辨录》:父亲名字里有个“晋”字,儿子就不能考进士;如果父亲名字里有个“仁”字,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并@宪宗皇帝(李纯),@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怎奈世俗压力山大,李贺又错过了人生第二次科举考试。

  大概是因为皇室血统,也可能是文坛大V韩愈的大力推荐,李贺在连续错过两次科考之后,经过宗族群众的提名,再经过吏部严格考核,终于凭着父辈荫蒙被吸收进公务员系统,成为一名从九品的奉礼郎,负责朝廷活动、仪式方面的工作,从此“驱马出门去,牢落长安心。”

  


  可能是由于性格孤僻,也可能是小人作祟,他的仕途非常坎坷。眼见职场迁调无望,哀愤孤激之思绪越来越重。偏偏又遇上人生三大悲剧之一:中年丧妻——他心爱的妻子因病去世,李贺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元和八年(813年)春,李贺向领导请了长期病假,回到故乡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并在此后游历了江南,在明山秀水里一边养病一边采风。

  他决心向前辈、著名诗人高适学习:弃文从军,走一条曲线发展道路。高公先贤不是从军队起家,平定了永王李璘叛乱,最终政坛、诗坛两开花么?在韩愈老师的女婿张彻推荐下,李贺成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幕僚。

  梦想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枯萎。

  因北方藩镇势力猖獗,郗士美平叛无功,被组织以“治病休养”为名调回洛阳,幕府也随之解散。李贺走投无路,只好拖着病体回到昌谷老家。

  不久,李贺告别人世,从此魑魅魍魉的阴间有了一名杰出的诗鬼。

  一颗耀眼的流星消逝在无尽的黑暗中,他的光芒至璀璨。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花游曲

唐代 李贺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
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章和二年中

唐代 李贺

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拂篲黍拂粟。关中父老百领襦,
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
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一

唐代 李贺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骐驎。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答赠

唐代 李贺

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追和柳恽

唐代 李贺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樝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唐代 李贺

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不闻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赵壹赋命薄,马卿家业贫。乡书何所报,紫蕨生石云。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惨阴地自光,宝马踏晓昏。
腊春戏草苑,玉輓鸣qX辚。绿网缒金铃,霞卷清池漘.
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时宜裂大袂,剑客车盘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
光明霭不发,腰龟徒甃银。吾将噪礼乐,声调摩清新。
欲使十千岁,帝道如飞神。华实自苍老,流采长倾湓。
没没暗齰舌,涕血不敢论。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秦。
六郡无剿儿,长刀谁拭尘。地理阳无正,快马逐服辕。
二子美年少,调道讲清浑。讥笑断冬夜,家庭疏筱穿。
曙风起四方,秋月当东悬。赋诗面投掷,悲哉不遇人。
此别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