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英年早逝,有一句诗被称奇绝无对,直到宋朝才有人对出下半句

李贺英年早逝,有一句诗被称奇绝无对,直到宋朝才有人对出下半句

  自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唐代作为有一个大一统朝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元盛世将盛唐的名声传播至万里海疆,时至今日,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仍以"唐人街"著名,更重要的是,唐诗所蕴涵的精神传颂至今,成为了所有华人的民族记忆。我们打小都能说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等的大诗人,而"诗鬼"李贺的诗才其实不输任何一位前辈。他一生所作鬼诗、讽诗、咏物诗、抒情诗共计5卷220首,编为《昌谷集》,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独有的体裁"长吉体",誉为"鬼仙之辞"。可惜,他27岁就病逝,他短暂的一生却精彩纷呈,既有高光时刻但大部分时间又郁郁不得志,他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在他之后的唐朝诗人都没人接出令人满意的下句,直到宋代,才被一个人酒后灵感所激,对出了下半句。

  

image


  李贺他爹名叫李晋肃,说起来还能跟唐朝开朝皇帝李渊搭上亲戚,不过属于宗室远支,发展到李贺这一代几乎就属于平头百姓了,只能勉强算是个破落贵族之后。他家落魄到什么样儿呢?据说武则天称帝后清剿李唐王室宗亲都没调查到他们家这一支,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李贺自幼就显出作诗天分,快赶上七步成诗的曹植了,他曾经带着诗句拜谒韩愈,就是我们从小在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此句一出,又是迅速风靡大唐诗坛。

  

image


  按说李贺有天分又肯用功,怎么想都不会混的太差,可惜老天就是爱捉弄人,李贺本想靠科举考试入官场,奈何他爹的名字李晋肃,犯了忌讳,"晋"字与"进士"之"进"同音,所以他连正规考试资格都没有,可悲可叹。后来他靠着钻营,混到一份小差事,也算擦了当官的擦边球了,但好景不长,他年轻的妻子病逝,他呢,也升迁无望,所以就业无心贪恋官场辞官退隐,按常理想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才会告老还乡,才会辞官,可这时候的李贺不过二十多岁,也能想见,越是天才的诗人就越是心思敏感,容易受伤更深啊。

  

image


  他在辞官回洛阳的途中写下了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无非是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其中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更是将无限愁绪抒发到了天际了。此句流传甚广被当时才子佳人爱不释手,还专把"天若有情天亦老"拎出来作为上联,看谁能对得出下联。可惜时人虽文采滔滔,却难有对得出令人满意对下句,连那个砸缸的司马光都说这是"奇绝无对",一直等到两百年后的大宋才在一个偶然对场合对出了下半句。话说有一天大才子石延年跟诗友喝酒谈天,有人又说起了这个上联,石延年趁着酒醉诗兴大发,心有所感,便随口对出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出而在座皆服,后人皆认为只有此句对得工整。而千年之后,又一位诗人所作"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将前人的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让人感慨人类的情感即使跨越千年也是能引发心灵的共鸣。

  参考文献:《李贺诗集译注》、《冠绝千年的"诗鬼"》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宫娃歌

唐代 李贺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阑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相和歌辞。莫愁曲

唐代 李贺

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相和歌辞。上云乐

唐代 李贺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三千宫女列金屋,
五上弦瑟海上闻。大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
断烟素,缝舞衣,八月一日君前舞。

绿水词

唐代 李贺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嘲雪

唐代 李贺

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题归梦

唐代 李贺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