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宫夫人
唐:李贺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李贺是中唐韩孟诗派成员之一,他的部分诗明显受到孟郊的影响。然而,李贺诗虚荒诞幻、腾天潜渊的艺术创造力却远远超越了韩愈圈子的其他诗人。李贺20岁那年,本已通过河南府试,即赴长安应进士试,却无考试机会铩羽而归。
天意从来高难问,这原因在今天看来真是莫名其妙:与李贺争名者毁之,曰进士之“进”字与贺父名“晋肃”之“晋”音同,举进士乃犯父讳,因此认为李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韩愈是李贺参加省试时的考官,他曾经为李贺作了著名的辩护之文《讳辩》,文中韩愈发问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韩愈亦颇称赞其诗: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这虽是印象式的描述,却是有关李贺诗的最好评价,它道出了李贺诗作中那令人痴迷的质地:一个由巫术、幽灵、神女、梦魇构成的阴凄世界。钱钟书《谈艺录》云:“自楚辞《山鬼》、《招魂》以下,至乾嘉胜流题罗两峰《鬼趣图》之作,或极诡诞,或托嘲讽,而若求长吉之意境阴凄,悚人毛骨者,无闻焉尔。”自然,长吉颇好古代楚地诗歌,他对神灵世界的书写与《楚辞》传统密切相关。
那些神祇的形象,虽然脱化于古老的传统,但在颇富创造力的诗人笔下,却带着新生的美丽,仿佛刚刚诞生于昨日。这完全不同于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类神祇,也与李贺同时代一些诗人惯将神灵世俗化的写作潮流相背离——他笔下的神灵,散发着凄冷冰凝的气息,与人间烟火凡夫俗子保持着绝对高冷的疏离。如其《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这首诗在一种潮湿空寒、艳丽荒寂的氛围中展开,包含了令人迷乱的巫云蜀雨,离鸾别凤,以及千年不死的怨灵。西晋时,精通方术者张华编撰的神话志怪集《博物志》里,记载了这个古老的悲剧与传说: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
二妃挥泪之后,始有此种斑竹,它们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其精魂相传不绝,长伴二妃之灵,盖映在湘江之畔。那蛮族的女巫吟弄着满空寒气,仿佛要将舜之精魂召唤归来。
那九嶷山,《山海经·海内经》里载:南方苍梧之邱,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山今在零陵营道县南,其山九峰皆相似,故曰“九疑”,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在这葬舜之地,惟有蛮女讴吟,声遍山谷;九峰静绿,红花点缀。这凄迷的红色花朵,仿佛为湘妃泪血所染,则此暌隔之幽恨可以想见。
绿竹摇曳,或低昂,或鸣翔,有如离鸾别风在烟梧中。舜葬苍梧,妃死湘水,神灵道殊,虽相去不远,仅可因巫云蜀雨遥相通达而已,终不能会合。
在这凄凉的秋季,妃思舜而不得见,那股幽怨的气息,自下而上吹拂于青枫之间。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夜如何其?永夜都有沧波之间蛟龙吟啸的声音,长久地回荡在耳际。
……这诗令人联想到,在中国浩大的江河、湖泊与溪流中,繁衍了诸多水下神女,她们或许拥有如人类一般炙热情感,但在李贺的笔下却散发着冰冷美丽的梦幻色彩,她们数千年都隐没在幽冥世界中,只偶尔在一池寒碧的水镜,变频离合的冷光,超自然的雾气中显现。
这首《贝宫夫人》亦如此。贝宫夫人,未知何神。或曰龙女,或曰海神,盖俱从“贝宫海女”四字推测。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有贝宫夫人庙,云在太乙山下,是怀元王夫人庙,即其基。未知即此神否?
总之,这个在古典诗词中十分罕见的神女,竟日无事可做,只是用手指拨弄金环,那金环发出清脆冷寂的铮铮之声。她的头饰是雀钗,像一只泠然欲飞的鸟。她所住的宫殿,连闲言碎语都无,门有银牓,镜子般映照出亘古静态的青山。
她的连娟长眉,似已凝绿数千年之久了。神女本身就是永生长寿的,她在镜中省视自己,亦无动于衷。昔日孤鸾睹镜中之影,哀鸣而死;今神女以清净为心,无有情欲,镜中鸾影常存,可神女却从未有任何改变。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风吹千年,人间世界,依旧十指连心,可神女将永生于寂然的镜中世界。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这让人联想到白色清冷的死亡世界。神女身着玉衣,秋天的肌肤感觉到了冰冷,像玻璃,也像梦中之冰。
她所在的天空呈现出冰冷的天光,如深渊般一片寒碧。唉,转瞬之间,已是“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神的冷风一吹,九节菖蒲已死于石上。
然而,我不知道眷恋这些哀感顽艳的神女诗,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尽管它给与了我炎炎夏日的冰凉之心。此刻,阅读即哀悼,我在一片古籍的尘土中起身,合上书,结束这篇文字,恭步行走在神女们冰凉的白光和尸体间,那烟霭中的翠袖纷纷褪下,镜中鸾影也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