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李贺: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贝宫夫人

  唐:李贺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李贺是中唐韩孟诗派成员之一,他的部分诗明显受到孟郊的影响。然而,李贺诗虚荒诞幻、腾天潜渊的艺术创造力却远远超越了韩愈圈子的其他诗人。李贺20岁那年,本已通过河南府试,即赴长安应进士试,却无考试机会铩羽而归。

  天意从来高难问,这原因在今天看来真是莫名其妙:与李贺争名者毁之,曰进士之“进”字与贺父名“晋肃”之“晋”音同,举进士乃犯父讳,因此认为李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韩愈是李贺参加省试时的考官,他曾经为李贺作了著名的辩护之文《讳辩》,文中韩愈发问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韩愈亦颇称赞其诗: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这虽是印象式的描述,却是有关李贺诗的最好评价,它道出了李贺诗作中那令人痴迷的质地:一个由巫术、幽灵、神女、梦魇构成的阴凄世界。钱钟书《谈艺录》云:“自楚辞《山鬼》、《招魂》以下,至乾嘉胜流题罗两峰《鬼趣图》之作,或极诡诞,或托嘲讽,而若求长吉之意境阴凄,悚人毛骨者,无闻焉尔。”自然,长吉颇好古代楚地诗歌,他对神灵世界的书写与《楚辞》传统密切相关。

  那些神祇的形象,虽然脱化于古老的传统,但在颇富创造力的诗人笔下,却带着新生的美丽,仿佛刚刚诞生于昨日。这完全不同于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类神祇,也与李贺同时代一些诗人惯将神灵世俗化的写作潮流相背离——他笔下的神灵,散发着凄冷冰凝的气息,与人间烟火凡夫俗子保持着绝对高冷的疏离。如其《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这首诗在一种潮湿空寒、艳丽荒寂的氛围中展开,包含了令人迷乱的巫云蜀雨,离鸾别凤,以及千年不死的怨灵。西晋时,精通方术者张华编撰的神话志怪集《博物志》里,记载了这个古老的悲剧与传说: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

  二妃挥泪之后,始有此种斑竹,它们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其精魂相传不绝,长伴二妃之灵,盖映在湘江之畔。那蛮族的女巫吟弄着满空寒气,仿佛要将舜之精魂召唤归来。

  那九嶷山,《山海经·海内经》里载:南方苍梧之邱,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山今在零陵营道县南,其山九峰皆相似,故曰“九疑”,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在这葬舜之地,惟有蛮女讴吟,声遍山谷;九峰静绿,红花点缀。这凄迷的红色花朵,仿佛为湘妃泪血所染,则此暌隔之幽恨可以想见。

  绿竹摇曳,或低昂,或鸣翔,有如离鸾别风在烟梧中。舜葬苍梧,妃死湘水,神灵道殊,虽相去不远,仅可因巫云蜀雨遥相通达而已,终不能会合。

  在这凄凉的秋季,妃思舜而不得见,那股幽怨的气息,自下而上吹拂于青枫之间。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夜如何其?永夜都有沧波之间蛟龙吟啸的声音,长久地回荡在耳际。

  ……这诗令人联想到,在中国浩大的江河、湖泊与溪流中,繁衍了诸多水下神女,她们或许拥有如人类一般炙热情感,但在李贺的笔下却散发着冰冷美丽的梦幻色彩,她们数千年都隐没在幽冥世界中,只偶尔在一池寒碧的水镜,变频离合的冷光,超自然的雾气中显现。

  这首《贝宫夫人》亦如此。贝宫夫人,未知何神。或曰龙女,或曰海神,盖俱从“贝宫海女”四字推测。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有贝宫夫人庙,云在太乙山下,是怀元王夫人庙,即其基。未知即此神否?

  总之,这个在古典诗词中十分罕见的神女,竟日无事可做,只是用手指拨弄金环,那金环发出清脆冷寂的铮铮之声。她的头饰是雀钗,像一只泠然欲飞的鸟。她所住的宫殿,连闲言碎语都无,门有银牓,镜子般映照出亘古静态的青山。

  她的连娟长眉,似已凝绿数千年之久了。神女本身就是永生长寿的,她在镜中省视自己,亦无动于衷。昔日孤鸾睹镜中之影,哀鸣而死;今神女以清净为心,无有情欲,镜中鸾影常存,可神女却从未有任何改变。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风吹千年,人间世界,依旧十指连心,可神女将永生于寂然的镜中世界。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这让人联想到白色清冷的死亡世界。神女身着玉衣,秋天的肌肤感觉到了冰冷,像玻璃,也像梦中之冰。

  她所在的天空呈现出冰冷的天光,如深渊般一片寒碧。唉,转瞬之间,已是“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神的冷风一吹,九节菖蒲已死于石上。

  然而,我不知道眷恋这些哀感顽艳的神女诗,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尽管它给与了我炎炎夏日的冰凉之心。此刻,阅读即哀悼,我在一片古籍的尘土中起身,合上书,结束这篇文字,恭步行走在神女们冰凉的白光和尸体间,那烟霭中的翠袖纷纷褪下,镜中鸾影也渐渐消失。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相和歌辞。铜雀妓

唐代 李贺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
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

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唐代 李贺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
锦袪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金铺缀日杂红光,
铜龙啮环似争力。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兰烛香,
军装武妓声琅珰。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天长一矢贯双虎,
云弝绝骋聒旱雷。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贵人,
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上之回

唐代 李贺

上之回,大旗喜。
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坠地。
地无惊烟海千里。

秦宫诗

唐代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腰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腰活。
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代 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