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这个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仿佛告诉我们,各自有各自的路,好像是沿着漫漫时光,沿着深沉的威严和恐惧,崎岖至此的道路。前面是看得见的道路,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究竟什么是路呢?路就是道,道就是规则、法则,道路的故事充满了人生经验,没有路的时候会彷徨,道路多的时候会迷失方向。所以走好选择的路,别只选好走的路。
在朗读者第六期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叫矣晓沅,他六岁就得了一个病,因为这个病,使他十一岁那年就站不起来了。他当时有两条路选择,一条是坐在轮椅上让其家人照顾一生,什么都不用愁;另一条是与病魔作斗争。他选了第二条,他坐在轮椅上继续学习。他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但是他没有自卑,他更加努力学习,成功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当年清华在云南只招两名学生,他就是其中之一。他没有选择好走的路,而是走好了自己选择的路。
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说,近代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他曾是一名医生,他本可以有着一份好的工作,救死扶伤,坐在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无忧无虑,可他却“弃医从文”。他选择了文学,拿着手中的笔讽刺和批判了多少人与事,他将笔当作自己的武器,并且将这个武器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有董明伦,罗大佑等人,他们都没有选择好走的路,但是他们将自己选择的路走好了。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走哪一条道路,它都是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但是我们若能坚定前行,相信路的尽头会有梦想挥手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