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的这两句诗,毛主席深为赞赏

李贺的这两句诗,毛主席深为赞赏

  

image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想象奇伟,意境辽阔的诗句,源自李贺的一首鲜为人知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这句诗因其奇伟辽阔、宏丽壮观的气势而千古流传,人尽皆知,史学家司马迁也叹言其“奇绝无双”!毛主席更是深为赞赏,于是世间多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在《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诗中,李贺写出了一种凄楚伤别之苦,以及世情悲愤的心情,渲染了一种亡国之殇!诗人更在诗中交织了自己的身世之悲以及家国之痛的凝重情感!

  

image


  长生不老自古以来是每个人的愿望,帝王将相更甚。李贺首先以汉武帝炼金求仙的例子哀叹人生韶华易逝,青春不再,即使风光如帝王,百年后也不过是黄土一堆,表明没有什么事物是能够永恒存在的,一切都将随着时光而消逝!

  紧接着,李贺在哀怨时光的气氛下,写出了金陵仙人的亡国之痛和离乡之悲!诗人将主观的感情和客观的事物,完整的融合在一起,故意将这种心情渲染得无比沉重,为本诗营造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image


  最后,则是金陵仙人离京途中的景象。李贺在这里以景写情,寓情于景!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金陵仙人的神态仪表,时而侧面落笔金陵仙人的内心活动,描绘其四周的景物,更是增添一层忧伤的色调。李贺将这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得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更是渲染了离别之苦和亡国之殇!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南园

唐代 李贺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
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还自会稽歌

唐代 李贺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过华清宫

唐代 李贺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生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相和歌辞。箜篌引

唐代 李贺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屈平沉湘不足慕,
徐衍入海诚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盘有鱼,
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陇亩油油黍与葫,
瓦甒浊醪蚁浮浮。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发奔流竟何如?贤兄小姑哭呜呜。

嘲雪

唐代 李贺

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一

唐代 李贺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骐驎。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