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李贺:我特么被命运拉黑了

李贺:我特么被命运拉黑了

  


  


  要是为诗人李贺的一生,加一句注解的话,“一个骑在驴背上的忧郁少年”最合适不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得从李贺小时候说起。小时候的李贺因为诗写得好,成为十里八乡公认的天才。

  但有句心灵鸡汤不是这么说的吗?所谓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所以,虽然大家眼里的小天才是天生有作诗的慧根,但其实人家刻苦着呢!

  本着“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条人生哲学的指导,7岁的小李贺每天早晨都要外出采风。饿了就吃从家里带来的干饼,渴了就喝口山泉,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则是一辆自动力跑车——驴。

  驾驶着这款张果老同款坐骑,李贺几乎每天都能输出大量优质原创内容。原来,在他自驾游的过程中,一有绝妙的灵感或创意涌现,就立刻写在纸上,交给书童,投入背篓中。傍晚回家,便铺纸磨墨,整理一天的诗作。

  大家都知道,写作这种事,很伤元气的!李贺长期沉溺于写作的世界中无法自拔,把自己弄得形容枯槁。这种孩子如果放到现在,要给多少家长省心啊!也不会有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被逼疯这种事了。

  相比起来,李贺学习太自觉了!不过李贺的父母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李贺这么有上进心,简直有病!

  


  但也不能怨人孩子,毕竟这是唐朝,有李白、王维、杜甫等等无数的文坛巨擘珠玉在前,后生不努点力真得很容易被淹没。

  但李贺用功过度,导致他常常废寝忘食,因而营养不良。据文献考证,李贺外貌纤瘦、通眉、长指爪,可以说是诗鬼本鬼了。父虽命其名曰长吉,却迹近薄命之相。

  靠着天才加努力,李贺的知名度越来越大。17岁那年,李贺不再满足于十里八乡这点方寸之地,于是骑着他心爱的小毛驴去了洛阳,准备干谒韩愈,并提交了一篇自己相当满意的行卷之作《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韩愈这个伯乐早就听说了李贺这匹千里马的能耐,当李贺把这篇诗作呈给他的时候,韩愈瞬间就被这首想象力丰富、瑰丽壮阔又气场全开的诗击中了小心心,于是偕同知名散文家皇甫湜大肆吹捧李贺。

  


  李贺因祖上跟唐王朝沾点关系,也到处给自己贴上“唐诸王孙” 或“宗孙”的标签,一来二去几经炒作,李贺一下子就红了。

  红了之后,本该继续趁热打铁闯事业,不想父亲突然逝世,李贺只好回家为父亲守丧,这一守就是三年。

  三年后,李贺参加家乡河南的府试,一举以高分入围长安京试。周围的同学一看,照李贺这个实力进行下去,接下来进士及第就没其他人的事儿了!于是苦心积虑搜集李贺的黑料,抠抠搜搜找半天,啊!这个能用!

  于是跑到有关部门举报李贺,说李贺的老爸叫“晋肃”,和“进士”同音,李贺跑来考进士,那是严重的不孝!

  这么奇葩的理由!荒唐的主考大人竟然认可了,然后直接吊销了李贺的准考证。

  一首《凉凉》送上,李贺心里此时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腾,韩愈也是。所以,为替李贺鸣不平,韩愈大笔一挥,写了一篇犀利的《讳辩》为李贺仗义执言: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的名字叫“仁”,是不是儿子连“人”都不能做了?

  韩博士的这篇文章论证充分、观点鲜明、掷地有声,众考官们十动然拒。

  因为这件事,李贺这辈子的入仕之路都被堵死了。气愤抑郁之下,李贺在写给好友陈商的信中发出了抗议命运不公的嘶吼: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此后,不甘命运的李贺,又在京城挣扎了三年,但求仕之路却屡试屡败。

  


  仕途虽不如意,李贺的诗歌创作却迎来了高潮,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大多出于这个时期,如《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后来在好友的帮助下,李贺终于得了个低得不能再低的从九品官职“奉礼郎”,后来干得不开心,又在军队当了一段时间的参谋。

  但如此低微的官衔根本无法有所作为,也匹配不了他那颗雄才伟略的心,于是李贺干脆回到家中与老母亲相依为命。但此时,本不富裕的家庭也日渐式微, 李贺日益抑郁,本就孱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不久便撒手西去。

  那一年,李贺二十七岁。

  关于李贺之死,有一段很传奇的说法。说是李贺病重之时,忽然看到庭院上方有一名身着红衣之人,骑着赤龙,手拿着写满上古篆文的竹简对他说:“天帝造了一座白玉楼,要你去写文章。你和我走吧,那里是处极乐世界。”

  李贺想到母亲,哭泣不止,想要拒绝,但一切已晚。有目击者看到烟云升起,还听见了车轮和音乐的声音。片刻后,李贺气绝归天。

  


  这种说法虽然充满了玄幻色彩,但在很多喜欢李贺的人心里,都愿意相信那是真的。

  或许是因为,在李贺年轻的一生中,已充满了太多的求而不得,壮志未酬。人们希望生前得不到认可的李贺,死后能够承蒙天帝垂怜,在仙界过上顺心遂意的生活。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正月

唐代 李贺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
寒宫幽泥生短丝。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
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铜驼悲

唐代 李贺

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染丝上春机

唐代 李贺

玉罂汲水桐花井,茜丝沈水如云影。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如抛掷鸣高楼。
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许公子郑姬歌(郑园中请贺作)

唐代 李贺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铜驼酒熟烘明胶,
古堤大柳烟中翠。桂开客花名郑袖,入洛闻香鼎门口。
先将芍药献妆台,后解黄金大如斗。莫愁帘中许合欢,
清弦五十为君弹。弹声咽春弄君骨,骨兴牵人马上鞍。
两马八蹄踏兰苑,情如合竹谁能见。夜光玉枕栖凤凰,
袷罗当门刺纯线。长翻蜀纸卷明君,转角含商破碧云。
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相如冢上生秋柏,
三秦谁是言情客。蛾鬟醉眼拜诸宗,为谒皇孙请曹植。

南园十三首 其十

唐代 李贺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0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