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境界开阔的作品,格调清新,与闺情词大相径庭

温庭筠境界开阔的作品,格调清新,与闺情词大相径庭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花间派词人,他的作品善于营造一种色彩斑斓、浓艳绮靡的意境,并精妙绝伦地表达出主人公的情意和感受。他的作品经常以思妇为中心,虚实相生,词采华丽而且浓艳香软。

  王国维曾评价其作品缺少真情,有时舍本逐末,太过雕琢。但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婉约词人有时也会真情流淌,下面介绍的是温庭筠境界开阔的作品,格调清新,与闺情词大相径庭。

  

image


  更漏子·背江楼

  唐代:温庭筠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image


  温庭筠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恃才放旷,又不受羁束,时常还纵酒放浪,于是便得罪了很多王公贵族,屡试不第也就可想而知。失望之余,词人更加放浪形骸,以至于潦倒一生。这首词就是作者在羁旅生涯中感怀身世,悲愤欲绝、抒发情感之作。

  

image


  拂晓时分,词人独自登上江楼,晨雾迷茫、月光朦胧,号角呜咽、飞雁悲鸣。迷雾渐渐地散去,堤岸上的春柳扭动着腰肢,水中的小岛却仍然依稀难辨。远征的雁群从头顶飞过,诗人目送它们分为两行,愈飞愈远,终于在晨空中消失得不见踪影。

  

image


  上阕中意象丰富,词人罗列了江楼、海月,角声、堤柳,岛烟、征雁,一片迷茫的氛围,也是令人深感孤单的环境,词人不加一句评论,也没有一声悲叹,但羁旅之愁、落魄之忧早已尽在不言中。

  作者徘徊于月光之下、晨雾之中,在号角声和雁叫声里,咀嚼和消化着思乡之愁。江楼海月,触目皆是异味风物;角声幽咽,也似乎在诉说着浪游生涯的艰辛。烟岛朦胧,征雁两行,层次井然,景中寓情。征雁远飞,不仅触发离情别绪,而且逗起了作者翩然还乡的欲望。

  

image


  作者愁思不断,下阕转写游子欲归,进一步升华感情。词人在楼上一边远望、一边想象,“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远处是钱塘江的西陵渡口,点缀着片片白帆,细细观察,却正在归途中缓缓行驶。春光将老,花草也即将度过芳菲季节,自己却还在漫无目的到处漂泊,外乡淹留的苦涩滋味,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验。

  

image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蜡烛快烧完了,北斗星也渐渐低垂,附近的村落里,响起了一声鸡鸣。词人终于从恍惚和幻境中清醒过来,鸡叫三遍,也催促着他赶紧继续前行,仿佛也听到了故乡村落里那些熟悉的声音。作者在最后以景结情,更显韵味深长。

  

image


  整首词写主人公的怀远深情,通过所见所闻和所感,使得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全词行文层次分明,意境深沉,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客子思乡之情全都融入画中,却无一句道破愁情。

  温庭筠一生流落而终,飘零之苦常见于诗,而这首词毫无脂粉气息,不仅手法高妙,而且字里行间充满真情。温庭筠这首不多见的词作,如果王国维也能读到,应该暗暗竖起大拇指。关于温庭筠,朋友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更漏子·相见稀

唐代 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归国遥·香玉

唐代 温庭筠

香玉,翠凤宝钗垂簏簌,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绿。
画堂交帘残烛,梦馀更漏促。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过分水岭

唐代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昆明池水战词

唐代 温庭筠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晴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

唐代 温庭筠

晓觉笼烟重,春深染雪轻。静应留得蝶,繁欲不胜莺。
影乱晨飙急,香多夜雨晴。似将千万恨,西北为卿卿。

回中作

唐代 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