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吃了那么多粽子,你知道屈原老师到底有多牛吗?

吃了那么多粽子,你知道屈原老师到底有多牛吗?

  


  我们都知道,屈原老师是个好人。

  因为他,我们才有粽子吃,还放假。他拼劲最后力气,给我们做了这么大一件好事,真的好感人。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屈原老师不但是个大好人,更是个大牛人。

  准确地说,是开天辟地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超级大牛人。

  在金庸小说里,有这样一句吹牛的话:我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大高手、大侠士、大宗师。

  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句话,用在屈原老师身上,一点都不过分。

  他完全可以把这句话,当作他自己的签名。

  


  这么说吧,小时候我们写作文都要举例子对吧,特别是举一些名人的例子。

  比如国外的名人,一般就举什么爱迪生啊、牛顿啊、达芬奇啊,类似牛顿煮怀表、达芬奇画鸡蛋之类,提笔就来,屡试屡爽,最后往往还要加一句:

  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吧!

  国内的名人呢?就是李白杜甫王冕之类,比如李白铁杵磨成针啊、杜甫七岁写凤凰啊、王冕画荷花啊等等,然后也加上: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吧!

  于是问题就来了:李白、杜甫这些牛人,他们当年写作文、写诗的时候,举不举例子?

  当然举!举谁呢?

  屈原。

  标准句式就是:当年,屈原老师做了啥啥啥,他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让我们向他学习吧!

  那一年,李白要写一篇东西,叫做《江上吟》。

  和我们写作文的套路一样,他先写了一番风和日丽、波平浪静、祖国山河多么美好等等,然后开始举例子了:

  “屈平词赋悬日月……”

  瞧,就像我们小时候请出爱迪生、牛顿一样顺溜,然后大吼一声:我要向他学习!

  又有一次,李白要写一首《古风》,要举例子,他又翻屈原老师的牌子:

  “屈平窜湘源……”

  写《笑歌行》的时候,屈平老师再次被请出来了: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屈原老师的例子,李白一共用了多少次呢?

  根据一位叫谢模楷的专家的统计,有足足一十三次!实际上,李白的所有诗歌和作文里,各种提到屈原的有二十多次。

  真是恐怖啊,我们小时候那么缺例子,也没把“画鸡蛋”“煮怀表”的例子用二十次。李白你到底是有多迷屈老师啊?

  李白不是一个人在迷屈原,其他大诗人也一样。比如孟郊至少用了屈原七次,白居易用了屈原九次,大家兴高采烈,动不动就翻屈原的牌子。

  总之,在唐朝,屈原老师真的很忙!

  


  引用人家屈老师的故事,那还在其次。

  更直接的是,直接copy人家屈老师的句子,还沾沾自喜。

  就好像今天,有的文艺青年们写文章,动不动学上一句“门外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抄屈原老师的不叫抄袭,后代诗人们羞涩地解释说,这叫做……爱。

  比如卢照邻老师,那可是堂堂「初唐四杰」之一,大诗人,写了一句诗:

  “寸步千里兮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还有刘禹锡老师,号称「诗豪」的一位大牛人,也写了一句诗,叫做:

  “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

  咦,这些诗句怎么这么熟悉呢?

  仔细一想,原来人家屈原写过: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如果唐朝有语文老师,一定会很严肃地说:“刘禹锡,卢照邻!你们两个过来,讲一讲这是怎么回事!”

  刘禹锡一定会委屈地举手:“报告老师!不只是我啊,李白……他也抄人家屈原的!”

  是的你没听错,刘禹锡没有乱打小报告,李白经常这么干。

  李白写:“飘风吹云霓”,人家屈原说:“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李白写:“啾啾夜猿起”,屈原说:“猿啾啾兮又夜鸣”。

  李白写:“横流涕而长嗟,折芳洲之瑶华”。屈原说:“横流涕兮潺湲”,“采芳洲兮杜若”,“折疏麻兮瑶华”……

  语文老师气得抓住李白的肩膀直摇晃:

  “好啊你,我一直当你是尖子生,没想到你……”

  李白涨红了脸,憋出几个字:“老师,其实杜甫他也……”

  没错,李白的小报告也是准确的!

  杜甫写:“江中风浪雨冥冥”,屈原说:“雷填填兮雨冥冥”。

  杜甫写:“秋风袅袅吹江汉”,人家屈原说:“袅袅兮秋风”。

  杜甫说:“高风下木叶”,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

  语文老师震惊了,下令:查!全班作业通通收上来,给我查到底。

  一查之下,他懵逼了:深度学习借鉴过屈原的唐代同学里,还有张九龄、王维、韩愈、杜牧、李贺、李商隐、温庭筠……

  老师已近崩溃:你们就说说谁没有抄过人家屈原吧!

  陈子昂毅然站了起来:报告老师!我没有!我学习的是建安风骨!

  老师一作业本拍到他头上:你好意思!

  你的那个代表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家屈原说,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你的那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家屈原说:“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老师满教室追打陈子昂:你说你没抄!你没抄!

  


  没有屈原,就没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没有屈原,就没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没有屈原,就没有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没有屈原,就没有李白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屈原写什么,他们就写什么。屈原写丹橘,他们就写丹橘;屈原写山鬼,他们就写山鬼。还有什么湘君、女萝、香草、美人、美禽、瑞兽、嘉树……屈原开了头,后人一轰隆都来写。

  


  然而还不止如此!后代的大诗人们不但copy屈原的诗,还全方位各种模仿屈原的style。

  屈原搞了一个“独醒style”,因为“世人皆醉我独醒”。

  于是,杜甫、钱起、杜牧、白居易、柳宗元、贯休……一哄都来玩“独醒”。

  屈原还搞了一个“洗脚style”,因为“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于是李白、岑参、韦庄、皎然、骆宾王、司空图、皮日休都跟着写洗脚诗。

  最搞的是,屈原开什么公众号,他们就开什么公众号。

  屈原开了一个公众号,叫做《九歌》,刘禹锡十分仰慕:哎呀我也要搞一个!他认真地学着屈原,郑重开了一个号,叫做《竹枝词九篇》,立志要像屈前辈一样红。

  话说,看到唐朝的人这么膜屈原,宋朝人笑了:呵呵,你看我们就不这样盲目崇拜……

  话刚说完,苏轼喊了一嗓子:我也要续一个《竹枝词九篇》,向屈原致敬!

  辛弃疾说,我要用屈原的诗下酒!

  陆游说,你能和我比么?我平生离骚读千遍!

  李龙高说,你有我痴迷么!我三更绕树读离骚!家里人还以为我抽风!

  宋代的一伙大文士们还纷纷说,来吧,我们发起一个话题,就叫做#痛饮读离骚#吧!

  瞬间,报名的人挤破了大门,有戴复古、张元干、王迈、晃公溯、楼钥……一时间关于“痛饮读离骚”的诗词被刷了屏。

  有一个叫蔡松年的人,呼哧呼哧跑来报名,说:我也来!我要写一首《念奴娇·离骚痛饮》……

  话还没说完,被众人一顿群殴,踢了出去:“滚!你这个金国人!”

  


  这就是屈原,我们吃着粽子纪念的人物。

  他是中国有了“诗”这样东西以来,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大神,终极大boss。

  在他之后,我们的文坛出了无数的猛人、牛人、狂人、神人,一个比一个天才,一个比一个不服人。

  但不管是谁,有多么狂,当他来到屈老师面前的时候,都要装低调,凝神屏息,向他致敬。

  最后,引用两个特别傲娇、特别不容易服人的人对他的评价吧:

  一个是现代的,叫鲁迅。他说,《诗经》三百篇,加在一起,也许都没有屈原对后世的文章影响大。

  一个是古代的,叫苏轼。他说:屈原写《离骚》,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呢?大概只会微微一笑,淡淡地说一句话: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不当大哥好多年。

猜你喜欢先秦古诗词

九歌之六 少司命

先秦 屈原

秋兰兮麋芜,①
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②
芳菲菲兮袭绿。③
夫人自有兮美子,④
荪何以兮愁苦?⑤

秋兰兮青青,⑥
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⑦
忽独与余兮目成。⑧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
儵而来兮忽而逝。⑨
夕宿兮帝郊,
君谁须兮云之际?⑩

与女沐兮咸池,⑾
晞女发兮阳之阿。⑿
望美人兮未来,⒀
临风怳兮浩歌。⒁

孔盖兮翠旍,⒂
登九天兮抚彗星。⒃
竦长剑兮拥幼艾,⒄
荪独宜兮为民正。⒅

悲回风

先秦 屈原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
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澂雾兮,隐渂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九歌·湘夫人

先秦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怀沙

先秦 屈原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闵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曾唫恒悲兮,永慨叹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怀质抱青,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思美人

先秦 屈原

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而而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而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曛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解扁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冯而不竢。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九歌·山鬼

先秦 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 2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