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勃妙语双关的诗作,短短四十个字,却让人意犹未尽

王勃妙语双关的诗作,短短四十个字,却让人意犹未尽

   告别的时候最能感受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有人紧握双手,久久不愿松开;有人泪眼模糊,却千叮咛万嘱咐;有人慷慨挥手,却在无人处痛哭流涕。

  


  唐诗中有很多描写告别的场面,王维比较含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则很怅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王勃曾经很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下面这首诗同样是描写告别,情境却大不相同。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注释

  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遑遑(huáng):惊恐不安貌;匆忙貌。问津:问路。津:渡口。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悲痛欲绝。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漂泊:随水漂流或停泊。比喻行止无定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五言律诗多借助景物的描绘或烘托气氛,或抒发感情,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优美洗练的语言,创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思。"兴象婉然,气骨苍然",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征。诗人采用了"古诗"的传统手法,适当地使用叠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仲春郊外

唐代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唐代 王勃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秋江送别二首

唐代 王勃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相和歌辞。江南弄

唐代 王勃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眇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冬郊行望

唐代 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唐代 王勃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