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勃的送别不只有伤感还有期盼

王勃的送别不只有伤感还有期盼

  

  王勃是初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而且他也是“初唐四杰”里公认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尽管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岁,可是同样的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我们从他的那些诗作中,可以感受到王勃不仅有才华,同时也具有才情。然而他除了诗写得好之外,他的文章更是一绝,特别是他的这首《滕王阁序》,更是被称为千古奇文,整篇文章一气呵成,里面一些经典的句子,那也是深入人心。

  


  唐朝其实很多的诗人有才华,可是又缺少才情,但是王勃不一样,他样样都很出色。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往往表现手法高超,这也正是他诗作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特别是他写过了很多凄美的送别诗,其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成为了送别诗里的名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他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篇描写的很是生动,更是充满了一种真挚的情感,读来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这也正是此诗最独特的一个地方,而这样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够体现出诗人的一片深情。

  古人在写这一类送别诗时,往往都描写的很是悲痛,也无比的感伤,这也正是与那个时代的有关,毕竟当时无论是在科举,还是交通,完全都无法与现在相比,很多人可能分别之后,或许一辈子再难相见。但是王勃的这首诗不一样,他尽管是在描写送别,但并没有那种哭哭啼啼,反而是在安慰自己的朋友,从而也令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

  


  首联王勃先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以及朋友所要去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这首诗显得更为生动,”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在这三秦大地上,正是有雄伟的城墙守护着这座城市,而这么一个地方,也是能够看到烟波浩渺的四川大地。

  颔联又是笔锋一转,不仅描写了朋友的处境,同时也描写了自己内心的那种悲痛之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我们现在马上就要分别了,彼此内心都很是伤感,毕竟我们都是在这人世中的宦海中浮沉。这两句描写的更是极为伤感,也无比的悲痛。

  


  颈联也是此诗最经典的两句,同时也是千古名言,历来被后世的诗人所津津乐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在这里诗人则是开始安慰起了朋友,在这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心的朋友,即使是远在天涯,那也是犹如近邻一样。这两句诗充满了一种博大的胸怀,同时也最能够体现出诗人的才情。

  


  尾联诗人则又是进一步地安慰了朋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好了,不要等到岔路口再分手,毕竟我们是男子汉,不要像女子那样哭哭啼啼,到时还把自己的衣裳给弄湿了。最后这两句描写的应当说是看似很随意,但同样充满了一种悲痛的情绪。

  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正是他众多诗作中,最为深情,也最为感人的一首,通篇并没有高超的表现手法,也没有使用一个典故,完全是以一种极为直白的口吻来描写,但是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寒夜思友三首·其二

唐代 王勃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游梵宇三觉寺

唐代 王勃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赠李十四四首

唐代 王勃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赠李十四四首 其一

唐代 王勃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夜兴

唐代 王勃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寺中观卧像

唐代 王勃

净宇流金□,直诚翳宝床。自应归寂灭,非是倦津梁。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