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勃:我要是多活几年,有你李白什么事儿?

王勃:我要是多活几年,有你李白什么事儿?

  

  神童当官 是实力还是拼爹?

  说起唐朝诗人,那可真是星光熠熠,盛唐就不用说了——李白,诗仙,绝对的C位担当;杜甫,团队人气选手,晚唐的小李杜,个性十足。

  李商隐

  而提到初唐,大家一定绕不开王勃。因为这个人确实是初唐诗文圈子里最靓的仔,不是我说,人家小小年纪就已经甩同龄人一百八十条街了。

  王勃,字子安,地道的山西人。他爹在朝当官,可谓是有权有势。俗话说,不怕别人比你有钱,也不怕别人比你努力,怕的是比你有钱的人还比你努力,何况这个人还非常有才。你六岁,王勃也六岁,你玩泥巴,王勃能写出一手漂亮文章。你十岁,王勃也十岁,你只想回家打游戏,王勃已经饱览四书五经,还可以有理有据地反驳大文豪对古书的注解。您现在明白我之前为什么说王勃从小就远远超越同龄人了吧?

  


  儿时王勃

  所以在王勃十六岁的时候,国考顺利上岸,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国家公务员,被任命为朝散郎,从七品上,放到现在,那也得是个副县级吧。听着确实风光,年轻有为啊!但是实际上呢,他这个公务员一开始当得可没那么愉快,不少人都在背后嚼舌根、看不起他,觉得他是靠他爹上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勃参加的国考跟一般人参加的还不一样,他相当于走了一个捷径。一般人要想做官,就会先考进士,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学,这样才会被委以重任。但考进士难啊!好在初唐那时候,科举考试除了比较侧重于诗词歌赋的进士科目,还有别的科目供大家选择,王勃就选了一门叫幽素的科目,轻轻松松就过关了。

  按理来说,考过幽素,其实没那么容易得到一个从七品上的工作,那王勃又是怎么回事?答案很简单,人家朝中有人啊。所以这些人看不起王勃也很正常,就觉得他不是进士,纯拼爹,没有真才实学。

  


  少年王勃

  成也文章 败也文章

  大家一定很好奇,面对这些人的质疑,王勃会怎么做呢?他有没有当众驳斥那些人呢?

  其实王勃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微微一笑,聪明如他,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很快,这个证明的机会就来了。

  王勃当时是在唐高宗的儿子李贤的沛王府里上班。有一天,他听说皇室重点工程乾元殿终于竣工了,兴致一来,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中心思想就是这个殿建得好啊建得妙啊人民群众都高兴啊。李贤就把这篇文章交给了他爹,也就是皇帝唐高宗,皇帝一看,一拍大腿,高呼:这篇文章写得好啊写得妙啊我也很高兴啊!尤其是了解到作者王勃年仅16岁,高宗当即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说王勃是少年奇才。这件事也就奠定了王勃初唐四杰之一的地位。从此,那些质疑王勃的人也就没什么话可以说了。

  


  故事说到这里,本来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惜的是,也许是谁觉得王勃的人生还不够精彩、不够戏剧吧。唐高宗前脚刚夸完,这王勃后脚就因为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葬送了看起来一片光明的前途。

  斗鸡,是没有手机电脑橡皮筋的初唐时期,京城里孩子们茶余饭后最爱的娱乐活动,尤其是那些家里有钱的,家里越有钱就越有鸡,就说王勃的老板李贤吧,堂堂一个王爷,家里能没有那么百八十只鸡吗?他没事儿就组队跟别人斗鸡,斗着斗着,就跟自己的兄弟李显斗上了。同为王爷,李显当然不甘示弱,两人约定要好好斗一场。而王勃呢,为了给自己的老板鼓舞士气,开心地写了一封战书给老板他哥,结果被老板他爹给看到了。

  


  斗鸡

  老板他爹是谁?皇帝啊!唐高宗一看到这封战书就怒不可遏,堂堂俩王爷,竟然斗鸡斗上瘾了,玩物丧志,成何体统!而你王勃,身为下属,不规劝上级也就算了,还写战书助长这种歪风邪气?看我不把你逐出长安城!于是我们的王勃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被罢了官,仕途也给葬送了。

  先落榜再入狱 祸不单行

  王勃站在长安城门前,只想唱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他不想回家,却又不知道去哪。想啊想,终于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好朋友在四川,他顿时决定:路就在四川!

  于是王勃当即前往四川成都,投奔好友。没想到这一去,他就去了三年。这三年间,王勃哭过笑过,恨过累过,最终,在好友的鼓励下逐渐走出了阴霾,他决心重返京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凭自己的实力重回官场。这一年,王勃21岁。看来孩子长大了,不拼爹了。

  


  王勃

  然而这一回,也许是疏于复习,谁都没想到,天才王勃竟然落榜了。这时候,投个好胎的优势又一次显露出来。王勃他爹二话不说,托关系给王勃在河南谋了个参军的职位。看来孩子虽然长大了,该拼爹的时候还得拼爹啊!

  王勃决定好好做他的参军,也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先保住这个官职再说吧,至少别让爹失望啊。按理来说,以王勃的智商和才干,当一个参军不是什么难事,谁知道,参军的位置还没坐热乎,自己竟然就要换工作单位了。您问换到哪?嗨,换到大牢里去了!而且身份不是监狱长官,而是杀人犯!你说这好好的文学天才,怎么就摇身一变就成了不良少年呢?

  


  参军王勃

  事情啊,还得从他帮了一个忙说起。有一天王勃下班回家,突然发现家里有个陌生人在等他,吓得王勃赶紧抄起了他随身的小尖刀。谁知道对方说:大哥,你别激动,我是你在京城的老师的亲戚啊!而且我从小就是看你文章长大的,我是你的粉丝!我真的没有恶意!王勃便问了对方来意,对方便说自己遇到了点麻烦,想在这避避风头,过几天就走。王勃心里想,好吧,看在你是我熟人亲戚……咳咳特别是我粉丝的份上,我就收留你几天。

  结果没过多久,王勃意外发现这人竟然是一个通缉犯!他又惊又怒,万一这事被官府发现,那自己就得落下窝藏嫌犯的罪名。可……可自己也被骗了啊!也是受害者!现在要怎么办才好?于是王勃再一次赶紧抄起了他随身的小尖刀,回到家里,二话不说真的把这个通缉犯给杀了。哎呀,反正在自己家里动的手,没人知道,杀了他,也算是为民除害。

  王勃想得挺美,可这个冲动的人似乎忘记了一句老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可是实打实的杀人啊,怎么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何况,当时负责这个案子的是我们熟悉不过的本土名侦探狄仁杰狄大人。如果连这个案子都查不清楚,那狄大人就不是狄大人了。

  


  狄仁杰

  所以一夜之间,王勃从参军变成了杀人犯,加上之前窝藏嫌犯的罪名,被判处了死刑。

  幸得千古佳作 可惜天才薄命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等等,王勃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滕王阁序呢?难道他从大牢里被放出来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没错,王勃确实被放出来了。但他不是因为被误判,更不是因为越狱,而是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男人,也就是曾经捧红过他、也放弃过他的唐高宗。在王勃即将被斩首的时候,唐高宗正好改元,就是更换年号,一般这种时候,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会大赦天下,这回正好就让王勃赶上了。于是本来被判处死刑的王勃成功死里逃生,只要服刑三年就能出狱。

  


  影视剧中的王勃

  三年过后,王勃恢复自由身,不仅如此,朝廷还同意让他官复原职,然而这回王勃却不干了。曾经的仕途过于坎坷,王勃心灰意冷,都可以说患上了官场应激障碍了。

  同时还有一件事给他的触动相当大,那就是当他得知自己的老爹因为自己杀人的事情被连累了,从一个中央大官变成了偏远地区村官,他非常懊悔,觉得都是自己的错。真是拼爹一时爽,坑爹毁一生啊!

  一年后的秋天,王勃从洛阳坐船南下看望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在这趟旅程中,一篇千古佳作诞生了。您猜得没错,就是滕王阁序。但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

  王勃在重阳节那天路过了江西洪州,也就是现在的南昌。你说为什么王勃选择不去喝瓦罐汤,不去逛绳金塔,偏偏要来到滕王阁呢?因为那一天正好是滕王阁重修工程完工的日子,洪州长官便借此机会,办了个庆典,邀请各界人士共襄盛举,庆祝工程顺利完工。王勃心里想,来都来了,就去看看。

  


  滕王阁

  虽然王勃被罢过官、坐过牢,但在文化人圈子里的人气依然不减当年,于是他自然也被奉为竣工庆典的座上宾。既然是庆典,那当然就得有娱乐节目。古代文人间的娱乐节目不外乎就是作作诗、写写文章,所以当时长官就提议:朋友们,请以滕王阁为主题,写一篇几百字的作文吧,题材不限。谁先来呢?长官说完,大家集体沉默了,就好像在等谁出场一样。

  那是等谁呢?难道是王勃?错!其实长官弄的这个竣工庆典啊除了彰显政绩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C位出道。孟学士早就准备好了一篇关于滕王阁的文章,就等着在这一刻大出风头。而其他人也都知道这件事,那当然不能得罪长官嘛,所以他们也就等着孟学士闪亮登场。可他们都忘了今天还有一个新客人,那就是王勃。王勃竟然先孟学士一步站了出来,大喊道:放着我来!

  来干啥呢?当然是吟诗作赋写文章了!但围观群众却发现王勃光是研墨都研了很久很久,但我可以告诉你,王勃那研的不是墨,是思路。他向来都有打腹稿的习惯。王勃腹稿打好,墨也研完了,把想好的文章写出来,那就是一口气的事。于是大家的表情变得越来越震惊,最后只剩下深深的崇拜,这里头甚至包括本来还想为自家女婿出口气的洪州长官,他还奖励了王勃很多银子。不得不说,王勃的稿费真贵。但值得,值得啊!

  


  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原文

  向上滑动阅览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怎么值得呢?我估计很多人在高中时都读到过这篇文章,如果您忘了,也可以去网上搜一下。这么说吧,这篇不到一千字的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名句和典故我们今天还在用,比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渔舟唱晚、水天一色、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等等。

  很快,这篇千古佳作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终于传到了皇帝唐高宗那里。可惜佳作传得再快,也没有快过死神的脚步。

  天妒英才这四个字,似乎就是王勃一生的注解。很多年以后,当如日中天的李白读到王勃的诗作,不由得感叹:幸亏此人英年早逝啊……如果他再多活几十年,这诗坛的第一把交椅,恐怕也轮不到我来坐啊!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赠李十四四首

唐代 王勃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易阳早发

唐代 王勃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林泉独饮

唐代 王勃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唐代 王勃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唐代 王勃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
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萦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
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
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
傅岩来筑处,磻谿入钓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落花落

唐代 王勃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