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孟郊写母爱的一首诗,小时候读不懂,长大后却读哭了!

孟郊写母爱的一首诗,小时候读不懂,长大后却读哭了!

  孟郊,唐代诗人,与韩愈齐名,为韩孟诗派的开创者。孟郊的诗主要以写世态炎凉为主,揭露了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对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也寄予了同情。所以孟郊也有着“诗囚”之称,并与贾岛有“郊寒岛瘦”之称,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著名的苦吟诗人。

  


  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孟郊的经典之作《游子吟》。这首诗是孟郊的一首歌颂母爱的作品,虽然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但清新流畅的语言,却充满了爱的纯情,读起来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这首诗也是我们自幼便熟知的一首诗,只不过那时没有阅历,很难体会其中的诗情。下面我们便来一起看看孟郊的这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居无定所,直到五十岁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职位,《游子吟》这首诗,便是孟郊官居溧阳县尉时的作品。而对于颠沛流离了一生的孟郊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这首诗所描写的便是其中慈母缝衣的场景,虽然普通,但表现的母爱却真切深挚,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诗的起始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人写到物,突出了“线”和“衣”两件非常普通的东西,但却写出了“慈母”和“游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游子”本意是指远游的客子,在唐诗中也有离乡远游的举子之意,他们进京赶考,备受艰辛。而游子的悲苦和哀愁,不仅是孟郊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也是慈母时刻所能想到的。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只是简单的描写了慈母缝衣时的动作,却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对于母亲来说,这一针一线的细密,就是怕儿子迟迟不能归来。伟大的母爱往往体现在最细微的地方,没有过多的言语,这简单的两句诗,就唤起了天下儿女们对母亲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是对前面四句的升华,孟郊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自己赤子般炽烈的情怀。对于如同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草般的我又怎能报答于万一呢。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诗经里所说的“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其感情是那样的淳厚真挚。

  


  综观孟郊的这首诗,它亲切而自然地歌颂了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它称得上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不朽之作。千百年来,无数人读到它,都会引发对母亲的深切思念,情不自禁会留下眼泪。不知道长大后的你,再次读到这首诗,是怎样的一个体会呢?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杂曲歌辞。灞上轻薄行

唐代 孟郊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
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
此中生白发,疾走亦未歇。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木摩经

唐代 孟郊

古树少枝叶,真僧亦相依。山木自曲直,道人无是非。
手持木摩偈,心向居士归。空景忽开霁,雪花犹在衣。
洗然水溪昼,寒物生光辉。

苦寒吟

唐代 孟郊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暮秋感思

唐代 孟郊

西风吹垂杨,条条脆如藕。上有噪日蝉,催人成皓首。
亦恐旅步难,何独朱颜丑。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优哉遵渚鸿,自得养身旨。不啄太仓粟,不饮方塘水。
振羽戛浮云,罝罗任徒尔。

病起言怀

唐代 孟郊

强行寻溪水,洗却残病姿。花景晼晚尽,麦风清泠吹。
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高闲思楚逸,澹泊厌齐儿。
终伴碧山侣,结言青桂枝。

蓝溪元居士草堂

唐代 孟郊

市井不容义,义归山谷中。夫君宅松桂,招我栖蒙笼。
人朴君虑肃,境闲视听空。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
木倦采樵子,土劳稼穑翁。读书业虽异,敦本志亦同。
蓝岸青漠漠,蓝峰碧崇崇。日昏各命酒,寒蛩鸣蕙丛。
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350篇诗文

诗人孟郊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