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罗隐,一个活成江湖传说的唐朝诗人

罗隐,一个活成江湖传说的唐朝诗人


  如果刘禹锡是暖男,罗隐就是一枚刺男。

  


  罗隐?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下面这些句子你肯定烂熟,并且一直在用。

  很丧时,你拿“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安慰过自己,概括一下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写家风征文时你用过:

  国计忆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和朋友喝酒撸串标配句子是: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愁

  曹雪芹给宝钗的签词用了“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不错,这些很上口很像流行段子的诗都是晚唐诗人罗隐写的。

  如果还想不起来的话,语文老师要一脸黑线了,快背诵: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当年老湿告诉我们,这是赞扬蜜蜂之勤劳和奉献精神。长大了,我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是:不论坐班还是跑腿,都有我的身影,每天我都在白加黑,这么辛苦,图啥呢!还不是为了让老板活得更好。

  像有的歌手“歌红人不红”一样,罗隐大概也是,像只蜜蜂,隐在花朵,不,隐在诗句背后。

  罗隐开始叫罗横,“海龙王处也横行”的“横”。当年也是网红,诗歌江湖上有“四海闻有罗江东”之说。参加十多次高考,虽然没有上榜,但经常上头条。他不举,不是作文写得不好,是写得太好。阅卷老师的小心脏受不了,如芒刺背,感觉罗隐在骂他(有些人就是有被迫害强迫症)。

  老师评语“貌古而陋”“乡音乖刺”。

  也不知道长得有多惨,考官那里被丑拒,大唐公司CEO考虑他的名气这么大,决定给他一个面试机会。结果一看长相,就灭灯了。全世界对长得丑的满满恶意自古就有,连孔子也犯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

  


  颜值拉底才华。难道所有问题,只是因为丑?

  罗隐不甘心,考了又考,考了十次,全考焦,史称“十上不第”,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

  招生名额实在有限,大唐公司又不扩招,难度有“五十少进士”之说。韩愈十年间六考六败;孟浩然因为“不才明主弃”把进体制的路给活活堵死了;贾岛写了首《病蝉》,被朝廷评定为“无才无德之人”,并冠以“考场十恶”的骂名。其实还有比落榜更惨的,连参考的资格都没有,比如李白李贺同学。张君瑞说:“小生这一去白捡一个状元”,扯蛋,那都是酸文人瞎编的。

  


  唐朝的高考,考生的名气和口碑是可以加分的,许多人便将更多的功夫,用在考场外,作秀包装,行卷拜码头,求得大V推荐。但人家行卷精挑细选诚惶诚恐,比如朱庆馀同学写给张水部的行卷诗自比新媳妇。罗隐偏拿一股浓浓大蒜味的小品文。还以为自己星座不行,不对,是名字不行,把牛气哄哄的“横”改成“岂惟浊世隐狂奴”的“隐”。结果还是不行,就写了一本书:《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因为考试拼的不仅仅是知识》,哦,拿错稿子了,是《谗书》。

  


  这是一本小品文集,类似鲁迅的杂文集,文字泥石流,火力之猛——朋友哀叹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温庭筠长得也特寒碜,也是大嘴巴,科场上也是连战连败。温庭筠虽然丑,却有女人缘,后面跟着小迷妹鱼玄机。罗隐也有过迷妹,还是宰相千金。罗隐拜谒淮南节度使高骈,遭到冷遇,写诗讽刺,还艾特给当时的宰相郑畋。一句“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把宰相闺女圈粉了,日思夜想要见偶像。父亲大人安排了宴席。妹纸躲在帘后偷看,哎呀,偶像偶像,呕吐的对象,从此粉转路,再也不读罗隐的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买家秀和卖家秀。

  当前最主要的矛盾是:鸡蛋好吃和生鸡蛋的母鸡太丑。

  孟浩然落第后,归隐田园赏菊花;黄巢落第后,杀人放火爆菊花;温庭筠落第后,去烟花柳巷放飞自我。

  罗隐呢,更加特立独行,抑制不住体内的段子之魂,白眼翻得比阮籍还生猛,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更不顺眼,一言不合就发射嘴炮高能。骂刘项,斥大禹,从皇帝、权贵到古人以及小人,甚至连荒野祠堂里供奉的木偶神像,都难逃他的毒舌。

  罗隐遇到十二年前的旧相好,歌妓云英,钟陵县城一枝花。妹纸心大,哪壶不开提哪壶,抚掌曰:罗秀才犹未脱白矣。罗隐反手一掌回去:我没脱白,你也没脱单呀。嗯,原诗是:“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男默女泪。

  


  尬聊,聊死,场面一度很尴尬,滚,我不想和你说话。正常的哄妹子应该是这样的:加油,你一定会成为最好的歌妓!——多谢!你一定会成为最好的死跑龙套!加油!

  有次在船上放歌,船夫叫小罗别闹了,有领导在呢。小罗一听唱得更响了:什么狗屁领导,我罗某用脚趾头夹笔写的东西都比他们强上百倍。

  这句话,罗隐被一大波朋友拉黑。

  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学祖宗的套路赶紧跑路,可惜这次没有女人可以背锅了。哈哈,罗隐又挖苦了: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为杨美女申冤完了,又给西施翻案: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够了,别再甩锅给女人了,说女人是祸水的,男人才是祸根呢。

  看到哗啦啦的黄河水,别人写“黄河之水天上来”,他写“才出昆仑便不清”,意思你懂的。

  逢下雪天,文艺青年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边寒爷们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罗隐呢,是这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老是吹GDP多高多高,GDP再高又能如何?照样买不起房,生不起娃。

  逢七夕,别人写“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他写“时人不用穿针线,没得心情送巧来”——异地恋见面啪啪都来不及,哪有闲工夫教你针线活。

  《你的嘴巴,正在慢慢毁掉你》,说的不是胖子,是罗隐,管不住自己的嘴,给旁人添堵,给自己添乱。

  


  罗隐55岁投奔钱镠。钱镠,就是写过文艺金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吴越王。罗隐投诗问路时用祢衡自比:“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祢衡是个刺儿头,得不到曹操重用,裸身敲鼓侮辱领导。曹操很想灭了他,怕背负杀名士的恶名,便打发他去刘表处。刘表受不了祢衡的个性,打发给黄祖。在黄祖那里,祢衡继续正常发挥。黄祖是粗人,没有曹操和刘表的花花肠子,直接把他干掉了。

  钱镠为了显示能忍别人所不能忍的心胸,把罗隐留下了。钱镠也是丑男,丑到父母不能忍,一生下来准备直接扔水井,幸好被祖母拦下了,那口水井便叫“婆留井”,“镠”音同“留”。

  在钱镠这里,罗隐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心情大为舒畅,一口气活到七十多岁。临终写给钱镠的诗,满怀感激知遇之恩。

  唐代才子多狂人,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杜甫“自笑老夫老更狂”,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罗隐在狂生谱系中独创了一个品牌,一个独特的存在。

  有才华的狂,是在理智支配下的高级精神状态。

  是的,我卢瑟,我嘴毒,因为我活得明白,我孤独求败,我警当世而诫将来也,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古往今生,能有几人将一句平淡的“因为我就是我”说得气贯长虹。

  他能够掂量出自己的斤两,雅善自嘲,也无积怨之心,没有和黄巢一样报复社会。在朱温篡唐时,审时度势,为朝廷所想,境界不同于一众求名的轻薄文人。

  粗砺的现实把罗隐打磨成有一颗勇敢的心的犀利哥、吐槽高手。他的体质和鲁迅一样,有匕首投枪的金属属性,难怪被鲁迅推崇:“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嘿嘿,中年焦虑的,罗隐这里有良药可疗疾:“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浮世到头须适性,男儿何必尽成功?”

  生前不遇,死后也没多少显名,但自有欣赏的人,袁枚说他:三生金榜无名字,一卷唐诗殿本朝。

  他是唐末最后一位才子。

  他最后的归宿在民间。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像罗隐那样,成为众多民间传说的主角。我娘口中就有好多罗秀才的故事。在村妪野老心中,这位貌寝、数奇、乞丐身、皇帝嘴的“整蛊大师罗衣秀才”简直就是一个神仙,爱憎分明,惩恶扬善,出口成谶、触手成春,点什么变什么。这是上天对罗隐最高的奖赏。

  罗隐,一个活成传奇的诗人。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姑苏台

唐代 罗隐

让高泰伯开基日,贤见延陵复命时。
未会子孙因底事,解崇台榭为西施。

皇陂

唐代 罗隐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
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寄洪正师

唐代 罗隐

寄蹇浑成迹,经年滞杜南。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会应谋避地,依约近禅庵。

冬暮城西晚眺

唐代 罗隐

谬忝莲华幕,虚沾柏署官。欹危长抱疾,衰老不禁寒。
时事已日过,世途行转难。千崖兼万壑,只向望中看。

游江夏口

唐代 罗隐

醉别江东酒一杯,往年曾此驻尘埃。鱼听建业歌声过,
水驻瞿塘雪影来。黄祖不能容贱客,费祎终是负仙才。
平生胆气平生恨,今日江边首懒回。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唐代 罗隐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门外旌旗屯虎豹,
壁闲章句动风雷。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官秩已叨吴品职,
姓名兼显鲁春秋。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39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