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 18篇诗文
布帆无恙,望垂虹亭外,去留随意。万里长风吹不断,一舸好浮天际。
鸡口余生,蝇头微禄,琐琐何曾计。笑它鸿雁来宾,只傍湖水。
回首一束生刍,遐心才动,空谷驹先系。海上仙山来往熟,只待霞蒸云起。
小住为佳,欲行且止。初服犹能隧,深情密约,先生从此休矣。
八声甘州 亚子寄示摸鱼儿题秣陵悲秋,久未属和。残念风雪,枯坐 ...
惨西风、旋绕石头城,幽燐绿星星。算国殇多少,大招未赋,那不悲鸣。
热血流归桃渡,红浪冷凝冰。愁绝蛾眉影,隔岸峰青。
之子而今已矣,想成仁取义,双目能瞑。把生前恩怨,一例总消平。
只难堪、感怀今昔,对河山、痛泪洒新亭。兴亡恨,待传奇手,絮与人听。
教儿曹、雕虫篆刻,随身竿木能奏。乘随健翮扶摇上,休啄栊中残豆。
荣辱骤。看暮四朝三,与夺狙公手。河清人寿。且息羽穷林,沉声幽谷,好待寒销九。
归来早,稚子迎门相候。一肩聊弛担负。不虞栋折巢随覆,寒落燕颔莺脰。
惊掩袖。叹玉葬香埋,不及狐丘首。人言信否。说黄雀衔恩,白环报循,媲美关西胄。
谢故人、可怜豚犬,新声双管齐奏。云间雁足随秋至,中有相思红豆。
时变骤。记花月梨村,举酒双携手。一杯相寿。奈劳燕分飞,鴳鹏异路,彼此回肠九。
鸥盟订,早在好春时候。岁寒那肯轻负。几经猿鹤虫沙劫,自顾幸存胫脰。
盈泪袖。叹毁室鸱枭,鞠育空回首。愁怀遣否。想养鹤能翔,种梅未老,奚虑逋山胄。
凤凰台上忆吹箫 迟儿和张涧秋悼亡元韵,为点勘一过。心犹未惬, ...
鸾镜尘昏,鸳衾冰冷,伤心又过年头。忆粉羞桃靥,步怯莲钩。
只剩春宵梦里,伴孤灯、来共绸缪。来也不。莺啼梦破,又长新愁。
休休。鹣鲽拆,看绝世红妆,葬送青邱。把姻缘簿上,一笔全勾。
同是天涯沦落,犹令我、泪湿江州。又况是、仙游不归,裙褶空留。
台城路 蔡哲夫以徐江庵画梅赠徐子为,子为筑清芬馆以张之,书来 ...
乡贤遗墨飘零尽,凄然正伤怀抱。上国观光,冷摊觅旧,多谢故人心照。
徐熙画稿。认驴背寻诗,者般孤峭。况有题词,频伽手迹字完好。
携归先后分赠,分湖髡柳外,谁是同调。东海门存,南州榻在,此子翩翩年少。
罗浮驿到,便筑舍庐旁,清芬永葆。几笔梅花,传家无价宝。
拾衣冠,一抔香土犹虚。楚些招遍天涯,归信总模糊。
旧约刀镮齐唱,奈佩环仙去,魂梦都无。念桂逢秋陨,不祥名字,懊悔轻呼。
麾戈挽日,韬弓洗雨,此愿终孤。蛮触山河,只落得、青林黑塞,多少冤诬。
春来杜宇,尚为谁、啼血声枯。把酒问,问人间何地,堪埋我处,荷锸先驱。
霣矣秋蓉,是拒霜花,霜竟摧之。忆分湖负土,招魂未得,石城奠酒,挥泪徒滋。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雨雨风风系我思。思今日,正小春月朔,彼美生时。
生来不合时宜。到天上差堪一展眉。想昭临下土,长依月姊,吹嘘万类,得傍风姨。
玉宇光明,碧空浩荡,俯视尘寰尽可嗤。生前事,复何思何怨,何喜何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