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下噀田,近在南山隈。竭此耕作劳,晏安非所怀。
今焉岁云熟,西穫愿已谐。飞飞田间雀,喔喔林外鸡。
远村夕阳下,高树凉飙回。我怀古贤哲,贫贱亦可哀。
人生忧患多,笑口不易开。余兹老田亩,心事任摧颓。
唐虞去已远,吾道一何乖。匪慕鸿鹄举,聊学鹪鹩栖。
西城幸有穫,喜色在眉端。勤耕此其报,何敢偷自安。
所以齐晏子,乃对先王观。旧藏既云罄,新储欣复还。
饘粥谅可给,补缀聊禦寒。我诵豳风诗,稼穑良独难。
力田既自足,于人何所干。新酒酿初熟,一樽共开颜。
乐此尘外居,世荣非所关。莘野千载心,喟然发长叹。
每岁值重九,会此林泉交。但坚松柏操,宁论蒲柳凋。
何必惑仙术,携家去登高。长吟时染翰,短翮难冲霄。
爱此晚节花,不知身世劳。有琴久无弦,何论琴尾焦。
众客互酬劝,既醉乐陶陶。且尽今日欢,谁复知明朝。
山下结茅屋,幽居慕羲轩。回禄尔何酷,一宵忽见燔。
藏无商丘富,炎焰孰敢前。鼓勇无所措,用智徒尔圆。
五行失其性,造化谁能还。苍苍不可问,何必求之天。
人事恐未尽,脩省慎馀年。或疑造物者,无乃恶投闲。
金石不可变,此志惟贞坚。动心复忍性,吾但力吾田。
开樽对山月,既醉还复眠。天运既如此,行将徙南园。
古来耕耨劳,秉耒身已践。四体良亦劬,岁歉饥不免。
沮溺今安在,怀贤兴何缅。我咏豳风篇,预立斯为善。
允矣人事勤,勿云天道远。所以避世心,长往竟不返。
有酒斟酌之,此兴良不浅。
古人英华发,良由和顺积。果能蹑前踪,未必今匪昔。
安得九霄上,矫然奋六翮。宗社孰扶持,忍使中原隔。
试观春秋人,尚报东门役。而我处畎亩,坐阅岁华易。
蓄志嗟莫申,此意向谁析。孔明去云久,空怜庙前柏。
悠悠返行舟,异乡非我居。兴尽复来归,梦觉心于于。
我非汗漫游,何必穷海隅。归心逐去鸟,风波阻脩途。
不比鸱夷子,扁舟向五湖。旧宅有松菊,秋色未萧疏。
西城薄有穫,无劳事赢馀。开樽会邻曲,幽乐当何如。
子期既不遇,伯牙弦已绝。山中少人事,柴门昼长闭。
漠漠寒云低,纷纷忽飘雪。喜与林下士,襟怀共清洁。
诗酒有馀兴,盘飧无盛设。因歌棠棣诗,我心足怡悦。
既笃友于好,各思继前烈。吾爱东篱花,清香存晚节。
得意欲忘言,奚较工与拙。予心虽坦然,泾渭宁无别。
青年志已乖,甘心在沈冥。田园心真乐,云路无宦情。
兹焉将安之,前途渺蓁荆。不仕恐无义,聊复念苍生。
苍生未苏息,何时暏文明。乃今成大谬,此恨安得平。
纷纷驰车走,上下方交征。君子当见几,云胡不归耕。
北窗延清风,吟怀无别萦。人生贵适意,何必身后名。
秦灰既云冷,无由见全书。所以古人行,今人多不如。
予兹辞畎亩,驾言适通衢。暂使襟宇扩,敢言农事疏。
一览前古迹,使我胸中纾。高贤将有遇,得以开绪馀。
念昔西河老,幡然谢索居。楚累良足悲,委身葬江鱼。
古来豪杰士,安可绳墨拘。君看卧龙人,未必终草庐。
仲夏宿雨收,当晨送轻飔。杖履陟丘陇,凉气袭我衣。
清兴悠然生,因之历翠微。茫茫宇宙间,不能忘忧葵。
尚念鲁中叟,凤德何其衰。空有奋扬志,未得天戈挥。
鱼龙失云水,非由见事迟。达人能悟此,抚志良足悲。
李贤(1409年1月1日-1467年1月19日),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成化二年十二月(1467年1月),李贤去世,年五十九。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