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华倏云暮,空山响寒泉。与君山别来,莫遂同话言。
霜菊既云谢,松桂亦已繁。四时更代易,气运良无愆。
齐君一何谬,凄然泣牛山。遂令偷生者,乃欲鍊九还。
我久远尘俗,肯使虚名缠。及时须行乐,何必穷百年。
知非勿惮改,见善宜速迁。一盛还一衰,物理固其然。
长夏罕人事,移榻坐柳阴。清风时复来,为我涤烦襟。
因之步幽径,呼童携素琴。雅怀当如何,在古亦若今。
留侯善藏用,高风吾所钦。床头酒已熟,与子且共斟。
古来豪杰士,几人遇知音。爱此林泉居,吾已投吾簪。
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
秋霜既已肃,草木倏云腓。兹辰启华席,送子将南归。
举觞相劝酬,欲别情依依。为郡绍前躅,古人谅弗违。
大道日已隐,世态良足悲。遗爱如甘棠,千载有光辉。
而我乐闲逸,衡门自栖迟。兹别隔岳,相思意难遗。
岁晷无停运,循环安得穷。乾坤育万物,藐余亦在中。
缅唯赋与理,初无啬与丰。践形何寥寥,黾勉继前风。
子今佐百里,善政克始终。颜面无矜色,慊然守谦冲。
为邑既如此,治道岂不隆。行看著声誉,可以齐高嵩。
夙昔慕前脩,行藏合自然。天地为逆旅,此身无百年。
法度在方册,中道不宜偏。奈何益蹇滞,辛苦事田园。
虽值年岁丰,四壁空在廛。适抱蒙庄戚,凄凉成独眠。
自非大圣资,中情宁不迁。兴寄孤琴里,涕落寒灯前。
茅屋晨未启,寂寂无炊烟。陋巷屡空者,徒为尼父贤。
知己不易遇,既遇情欢欣。同游复同调,超然物外人。
周子既深造,祖谢亦相因。顾我蹇劣姿,敢期数子臻。
所惜道丧久,赖有锱铢闻。仲尼有明训,佩服宁惮勤。
愿与二三子,永结平生邻。庶几匡庐裔,彷佛洙泗滨。
李贤(1409年1月1日-1467年1月19日),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成化二年十二月(1467年1月),李贤去世,年五十九。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