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戴亨
陇头水,流汤汤。疑是洪荒万古之血泪,流向边庭流不止,遂令征戍至今。
听此心恻伤。心恻伤,心欲折,单于高台望明月。明月台端思故乡,寒声傍耳偏呜咽。
拔刀割断胸中悲,蹲身磨洗刀头血。刀头凝寒飞雪霜,雌雄誓向沙场决。
共道封侯骨相奇,水浑照面生猜疑。慷慨向前去,吉凶非所知。
君不见汉家开边三万里,卫霍肤功照青史。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 其六
天高地迥感深秋,无定萍踪相对愁。梦逐樵蓑穿石磴,魂迷渔笠上兰舟。
穷途有哭如狂阮,随处堪埋类醉刘。敢以巴言赓睿藻,自伤身世等浮沤。
燕山古迹四首 其一
昭王筑金台,折节延奇士。乐毅感主知,功业从此始。
骐骥不见收,盐车困将死。古来英俊人,零落随荒枳。
千春感我心,重士昔如此。凭眺动遐思,落日下颓址。
赠陈石闾五首 其五
赫赫五都璧,朗朗照乘珠。光芒发蒙昧,惊怪委泥涂。
冲霄两龙剑,神物岂终疏。邂逅延平津,精灵相趋扶。
高天悬明月,中有玉蟾蝫。明月有盈亏,蟾蝫心不渝。
精辉照天地,万古同须臾。
训士吟 其十
灼灼盆中花,迎风故妖袅。眄睐睫未移,倏忽成枯槁。
根株未能深,焉得长美好。植彼栋梁资,岂不自弱小。
防之偶一疏,斧斤伺昏晓。吁嗟眼中人,故物谁能保。
胡不一此心,孜孜至于老。
题观察卢同年雅雨平山高会图
欲变繁华俗,将成弦诵区。平山开盛会,都转是名儒。
士萃东南秀,诗标主客图。流传千载后,真不愧欧苏。
戒除草四首 其二
天机运不息,往往汨庸儒。东风敷至教,绿我窗前刍。
蒙茸方几日,倏忽盈阶除。感兹惠雨力,殷勤与之俱。
荣枯以一息,我亦念其初。
别赵南村
相逢应未远,何事转凄其。才得与君遇,冰霜又别离。
蔚千荷庭
骇汗冲炎事早休,朅来杯酌对芳洲。凉生几簟非关雨,风起松篁忽讶秋。
唐相冰山消烈日,石家金谷衄危楼。天留尔我升沈外,疏放凭谁笑白头。
别沈阳
风淳地沃丰岐并,旅食频年骨暗惊。未获潜身安乐土,争求识面但虚名。
蠮螉塞下黄云路,鸡鹿山前白发生。几日归来席未暖,又携诗卷向神京。
哭坦居五弟 其三
如君真是克家郎,静念平生事可伤。雁塞穷愁羁骨肉,鸡窗健志敌冰霜。
市燕骐骥宜高价,瑞国鸾凰竟不翔。自是衰微兴尚早,斯人空作一门祥。
题画册八首 其八 草坡牧羊
濈濈来思亦写真,平坡如簟草如茵。眼中臧谷都儿戏,不见山前叱石人。
雨后偕同人过蔚千饮 其二
坐看空际雨霏微,云气苍茫绕竹扉。供客佳鱼随网得,开筵野鸟近人飞。
浣花溪晚少陵醉,折角巾欹郭泰归。聊为盛时留太古,往来宾主尽忘机。
将至杭州便道访刘野鹤山居
萍踪无定复南游,垂老天涯且未休。满目波涛穷厉揭,空山薜荔自春秋。
久
奉窆曾祖母祖父后留别地师朱汇徵
万里艰难投绝塞,百年存没隔辽天。平生洒尽思乡泪,垂老归来买墓田。
脚踏烟岚穷豹隐,峦回沙水卜牛眠。我曾我祖安窀穸,别后宁忘括地仙。
立秋前二日夜坐怀屈悔翁边识珍海涵百
露下消烦热,清言欲二更。桐阴延夜月,虫语作秋声。
触景情何远,怀人句忽成。兴心飞鸟上,离思觉旋生。
太极
太极虚其中,森然万象具。道裕形器先,乾坤受陶铸。
日月转神枢,往来成寒煦。坱然气机流,群动非自由。
旋生而旋灭,灵蠢同一筹。哲人识至奥,洁虑笃冥修。
手握天帝心,神与元始谋。元始妙无质,阴阳岂能雠。
薪尽而火传,斯理宜潜搜。
题画册十七首 其二
野老不入城,家在云深处。山径结危桥,看云日来去。
拥翠庭
石骨垒为墙,石皮盖为瓦。清风送微凉,高卧南窗下。
范兰亭索赠限梅岑送潘问奇原韵 其三
临流背郭结精庐,十顷良田及雨锄。晓簟侵云无俗梦,夜杯入馔有佳鱼。
香风石鼎烹梅蕊,明月蕉窗读道书。何事閒中不可乐,一邱一壑尽扶舆。
题画册十七首 其十六
流水绕重山,茅茨隔烟雾。借问捕鱼翁,莫是桃源路。
戴亨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559篇诗文
咏瓶花
简蔚千索饮
陇上行
立秋七日蔚千招同僧司业理斋陶侍讲西园荷庭宴集得卮字
过蔚千荷庭谩兴
听弹秋江夜泊
九日游吴园步韵
训士吟 其五
入山海关感赋
边城秋感九首 其二
题兴福寺 其二
读书偶得七首 其七
荷溪夜步用前韵
饮蔚千荷溪 其二
秋斋
维扬远眺
题吴园二十景 其十八 烟霞多处
贺同年张太守蔚千新居兼值诞辰
张侍御平魏阉墓碑歌
喜晤李复堂
和叶某留别原韵 其二
读任东涧
训士吟 其十一
野茶花
书怀 其二
立秋后一日玉田听雨
和程侍御 其三 持偈
示从游诸生
秋怀杂感 其六
戏赠友人纳妾
题蔚千荷庭 其二
蔚千春筵咏梅花
夜泊箫声
题佟钟山先生画松
三河县访赵邑宰康已迁大兴去一日矣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 其一
赠尹相国四公子卓庵
感遇十首 其七
送秉瑜大侄从军大金川
约游王园雨阻不践归而作此将希再聚也
感遇十首 其六
秋怀七首 其三
正石
题金孝廉棕亭
七夕后一日饮蔚千荷庭
乙亥二月望前二日观察卢同年雅雨招同牛真谷沈沃田江松泉游真州潘 ...
和程侍御 其四 芦舫寻诗
题王外史昆霞小像
和叶某留别原韵 其十一
司贞女二首 其二
秋日同金孝廉钟越游新城汪园五首 其四
喜犹子秉瑛乡试报捷
听沈江门鼓琴步棕亭韵
题李于野秋夜对月图
送毛秋岑去后次日作
题陈懿章照
戊辰七月六日举子命名廷璧
对月口占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