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宋代 范仲淹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诗人范仲淹的古诗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宋代 范仲淹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辰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薦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

过陈州上晏相公

宋代 范仲淹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宋代 范仲淹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祇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胡兵隔一川。

访陕郊魏疏处士

宋代 范仲淹

贤哉先处士,天书召不起。
云夫嗣孤风,复为隐君子。
有石砺其齿,有泉洗其耳。
下瞰红尘路,荣利无穷已。
孜孜朝市人,同在风波里。
大为高士笑,誓不拾青紫。
我亦宠辱流,所幸无愠喜。
进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
矧今领方面,岂称长城倚。
来访卧云人,而请益诸己。
得无长者言,佩之玉非美。

谢柳太博惠鹤

宋代 范仲淹

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讵敢轻。
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处归程。
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
独爱九臯嘹唳好,声声天地为之清。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宋代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四·夜

宋代 范仲淹

春色人皆醉,秋光独不眠。
君看明月下,何似落花前。

送何涉秀才

宋代 范仲淹

蜀道归来万里身,上堂嘉庆动诸邻。
贤良诏下先生起,休向成都问卜人。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九

宋代 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身闲性亦灵。降真香一炷,欲老悟黄庭。

晋祠泉

宋代 范仲淹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
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
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
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
皆如恶祠下,生民无旱年。

应製赏花钓鱼

宋代 范仲淹

万汇嘉亨日,皇心豫宴辰。
华林新濯雨,灵沼正涵春。
帝幄纷仙花,天钩掷锦鳞。
洋洋颁睿唱,赓颂浃簪绅。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宋代 范仲淹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

宋代 范仲淹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
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
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易图。
汉上山公发新咏,许昌何必诧申湖。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宋代 范仲淹

西湖载客恣游從,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宋代 范仲淹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宋代 范仲淹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四

宋代 范仲淹

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不道鲈鱼美,还堪养病身。

又和赏梅

宋代 范仲淹

故人为使富天才,相与抽毫赋早梅。
气豓未劳横玉笛,风光先合寄金垒。
陇头欲寄交情远,林下初逢病眼开。
必若和羹有遗味,花王应亦命公台。

斋中偶书

宋代 范仲淹

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
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
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

宋代 范仲淹

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
荣事日趋丞相府,道情时过老君家。
双鸿得侣知风便,一鹤思鸣对露华。
早晚相将云汉外,重为龙友免天涯。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27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