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道潜
风骚古人事,而我岂所长。儿曹嗜章句,馀习未易忘。
根源本无有,真若夏潦潢。道人气拔俗,吾党称俊良。
十年依丛林,实以道自将。禅馀喜赋咏,妙语逾圭璋。
世眼独未识,深丛閟孤芳。锋锥必颖脱,安肯久处囊。
子宜力自勉,声问终扬扬。吾言岂知子,老大殊荒唐。
虚乐亭
谁构新亭近翠微,似教陶令洽天机。池光引月来檐庑,竹影疏风到客衣。
爱酒有时携玉斝,无弦聊自拂金徽。人间乐事还能几,肯向良辰与物违。
思正挈家游张氏园有诗俾余次韵
邦人莫讶气如虹,生长皇家富贵丛。陶写年华樽俎外,吟哦风物笑谈中。
伶伦奏曲千般巧,锦綵缠头一样红。琴瑟献酬还可乐,牵衣儿女复相同。
建隆秋夜 其一
梵呗声沈香雾销,月明金殿影岧峣。夜深唯有龛灯在,风露满庭人寂寥。
送慈义称师游嵩少
道人家住锦溪头,衣裓常含爽气浮。偶踏尘埃经北阙,却寻云水过西州。
冰销阴壑兰芽动,柳岸长条春意柔。少室峰前无异路,莫将陈迹苦追求。
夏日山居 其七
古径斜依杉竹,薰风永日无人。噪鹊鸣鸠去后,一声幽磬南邻。
次韵刘韦孟主簿湖上 其一
刘郎词笔过兰成,咏遍湖山草木情。禄隐太平真乐事,莫思神武挂冠缨。
酬周元翁推官见目
南来济济多俊良,声问逸发推周郎。词场较艺一战捷,笔阵独扫千人强。
烱然眉目行且贵,骥足万里看腾骧。吟诗作赋不媚俗,期与往者同芬芳。
断璋残璧忽我目,把玩溢目惊辉光。自嗟行李久萧瑟,安得置之云锦囊。
又闻跨马欲过我,此意想君非渺茫。山中草木最宜夏,雨馀一一含幽香。
雏莺乳燕学飞舞,叶底哑咤调圆吭。阑干笋蕨虽已老,璀错梅杏犹可尝。
阴崖碧洞不受暑,谷风习习吹衣凉。提携为子扫盘石,谈笑共坐莓苔苍。
宣毫越楮须盛载,吟取佳句还巾箱。
夏日龙井书事 其一
翠枥高萝结昼阴,骄阳无地迫吾身。骄崖细听红泉落,林果初尝碧奈新。
挥麈已欣从惠远,谈经终恨少遗民。何时暂著登山屐,来岸乌纱漉酒巾。
晖晖堂
堂上何为绝点埃,堂前翠帚扫空阶。遥怜薄日晖晖静,影入高人燕坐怀。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三
白头幕府尚崎岖,南亩归休盍早图。滍上山川要佳句,安排风月待相如。
江行寄俞仲宽察院
潮回沙浦寒,月落山未晓。驾言江上行,行远心亦悄。
茅屋两三家,鸡声闻缥缈。轻风飐垂杨,芳枝何袅袅。
上有双鸣禽,下有蕙兰草。蒸蒸物已繁,灼灼花更好。
时见赪尾鳞,跳波泳纹藻。即事起幽情,情含结怀抱。
故交如参辰,咫尺旷烟岛。红日已三竿,回辕白沙道。
但闻萧苇间,挐音飞杳杳。
与定师话别六言 其四
凤咮山含暮霭,西陵月破黄昏。惯作江湖离别,未应当此销魂。
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 其二
江干千骑送朱轮,父老无缘借寇恂。吴国旌旗开白日,越溪桃李与青春。
雄名素与珠星烂,妙质长随玉树新。当宁比闻思旧德,万方行见入洪钧。
景文宠示
脱略今山简,能吟旧子春。偶因寻胜出,不为采芳人。
红紫千葩尽,甘酸万颗新。江云浮翠壁,霭霭散鱼鳞。
远斋
君不见昆崙之河与天通,源深发远人莫穷。回溪转壑随折冲,末势演溢流于东。
东溟无旁下无底,浩荡足以家鱼龙。嗟哉吾徒虽好学,讵肯著意推所从。
渊停富滀有若是,孰谓世上无豪雄。法师名斋意且远,张皇幽眇见尔聪。
西来竺书五千轴,期子岁月加磨砻。
离骚楚词亦谩读,言语黼黻何必工。禅馀习气如未尽,时倚涧石吟松风。
證师圣可桐虚斋
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故其声之隐也无阂,其动也无留。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寄俞秀老清老二居士 其一
风溪云巘雪消初,鸟变春声满屋除。安得故人同蜡屐,石梁斜日看游鱼。
将之金陵寄侍琪服之秀才
黄昏落帆牛渚矶,苍石岸黑行人稀。渔灯夜深远近没,水鸟月明来去飞。
瓶盂渐与南斗阔,身世东去将焉为。钟山咫尺行可及,会当与子同遨嬉。
病中四绝句呈刘景文左藏 其一
一室寥寥北岭隈,午窗孤枕梦初回。无端自是风惊竹,错认旁人问疾来。
寄张明甫朝奉
昔公令吾乡,绿发气方壮。鸣弦坐高堂,百里肃清旷。
良辰骋遨嬉,茧足履青嶂。当时陪杖屦,笑语相颉颃。
论文希邺都,乐事敦可尚。铜章既云解,余亦航海上。
悠悠亘六载,天角空相望。朅来石头城,邂逅慰离怆。
携手雨花台,俛仰得超放。瓶盂徙京口,冉冉抱微恙。
扁舟乱江来,起我神益王。浮云共平生,飘忽无定向。
去年客梁园,尘土纷冗长。狙猿失林木,憔悴无优况。
独有青桂枝,冰雪不凋丧。惠然肯过从,香积仍接饷。
秋风迫南还,危帆高且张。落日通津门,转盼增惋怅。
寝寐见高标,幽魂惊夜帐。相忘同海鱼,千里各云浪。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苏世美夫人挽辞
孙传师密学挽辞 其二
东坡先生挽词 其九
淮上 其三
与愚上人宿天竺 其一
宿回峰院寄黄择中察院
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 其四
刘咸临秀才挽词 其二
次韵张敏叔工部题郭殿直远趣轩
送文惠师还金华
晓发桃源渡寄端叔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 其一
夏日山居 其三
和元翁
与定师话别六言 其二
送俞伯谟宣德赴辟成都
寄王晋卿都尉
次韵秦少游学士 其一
秋日西园 其三
览黄子理诗卷
与田承君宗丞话旧
田居四时 其一
陶宣德逸老堂 其二
次韵刘延中廷直见赠
次韵元翁见寄
维杨秋日西郊 其二
送处度赴试
喜不群不疑见访
次韵文饶同自龙井出资国度泛舟以归北山
蒙泉堂
子苍见和二篇再用前韵酬之
维杨秋日西郊 其一
送钱持正
与定师话别六言 其一
秋日西园 其五
梅花寄汝阴苏太守
怀仙阁
春日杂兴 其十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顿有亭
吴门狱中怀北山旧隐 其六
维杨秋日西郊 其四
寄史院王正仲曾子开二学士
送兰花与毛正仲运使 其二
东坡先生挽词 其二
寄莘老
过新开湖寄李端叔大夫
龙井辩才老师新亭
次韵高寿朋殿直喜雪 其二
子瞻赴守湖州 其二
平山堂观雨
游径山怀司马才仲
曾子固舍人挽辞 其二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六
听盛道人琴 其一
次韵代岭上老人答
次韵试可同谒子晋祠 其一
刘咸临秀才挽词 其三
归宗道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