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道潜
凤咮山含暮霭,西陵月破黄昏。惯作江湖离别,未应当此销魂。
听天竺慧照师琴
太古淳音久已亏,多君妙指善医治。高山流水意虽在,白雪阳春和者谁。
不放惊飙侵涧户,只容明月侍帘帷。满堂宾客俱倾耳,共失芙蓉漏转时。
唐昌王悦道桃竹轩
馀杭门西山迤逦,屹屹千峰插天起。穷幽摘胜过三邑,随处云林皆可喜。
迩来杖策到君家,始觉溪山逢骨髓。争流万壑会目前,竞秀千岩对窗几。
丹枫洗雨秋霁馀,白鸟出没岚光里。主人韵胜无尘埃,翠竹红桃相映栽。
良辰樽俎凭谁共,友月朋云自往来。
慕容居士双楠轩
阳羡溪山名浙右,氤氲淑气无时有。遂令比屋慕弦歌,甲第殊科争捷手。
先生读书三十年,数奇不偶真可怜。闭门陋巷聊自隐,箪瓢屡空心晏然。
南轩前头两佳书,先生抚玩长不足。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开花光照屋。
故人解后相逢遇,指点婆娑索新句。君不见少陵杜叟有长吟,莫作凡材等闲赋。
访勤上人
断桥苍壁倚溪斜,赤叶枫林噪晚鸦。可怕岭云埋径路,会寻流水到君家。
陈季常静庵
庞公与少陵,不肯入州府。畏人嫌其真,但喜归茅宇。
先生岂其徒,与世亦龃龉。年来作庵榜以静,静非对动默即语。
闭门谢客亲荷锄,秀甲珍芽春满圃。黄鸡白酒厌妻孥,醉以诗书相媚妩。
况复家传侍郎后,缥囊玉匣收奇古。宝刀错落走金蛇,至药晶荧啸铅虎。
先生妙龄已绝人,放浪江湖弃簪组。居闲自不减前烈,遇物阴施功不数。
我疑造物已收录,富贵来寻君勿阻。不然骑鹤扣玄关,跨跞松乔攀佛祖。
庐山杂兴 其一
古帝论匡山,南国之德镇。迩来得跻攀,此语始吾信。
雄雄压九江,矗矗排万仞。青天落飞瀑,白日雷霆震。
石镜俄忽开,孤光舞而运。异花无冬春,瑶草亦芳润。
远公初渡江,道誉蔼东晋。刘雷赞高风,遁世各无闷。
陈迹虎溪头,于今谁与讯。
逍遥堂书事呈子瞻
寻常卧云林,往往厌阛阓。今朝郡斋里,岑寂返可爱。
曦和破帘栊,幽鸟语庭际。开门面脩圃,珍木罗翠盖。
萧疏旧菊丛,裛露有馀态。主人事天和,万虑屏身外。
劳生一断梗,何处考根柢。安能从物役,扰扰空卒岁。
脱巾每相从,颇得资傲睨。
庐山杂兴 其二
隔崖垂蔓蔚苍苍,隐见莓苔旧石床。定有飞仙集其下,月明时复度笙篁。
览秀亭
飞甍巨栋出高墉,览秀开亭实有功。湓水秋横帘幕外,庐山晴落郭杯中。
俯窥城郭千艘转,仰见星河四面同。江左元规存旧观,孟侯还此继高风。
杨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
天官夜燕琼楼春,一官大醉颓穹旻。飞光贯地若素练,百里鸡犬声纷纷。
吹风洗雨岁月古,化此顽石良悲辛。楚山之老颇知异,濯以涧底清漪沦。
霓裳彷佛认羽客,楮冠数寸横秋云。空斋昼闲戏一击,琅然哀韵还清真。
我闻天官天所陈,虽复暂屈终当申。烈风迅雷一朝作,却上苍苍朝紫宸。
与愚上人宿天竺 其三
霜压帘栊露泫条,银河影转斗垂杓。清言共失三更梦,错恨芙蓉漏易消。
东坡先生挽词 其一
造物周千载,真材得豫章。经纶等伊吕,辞学过班杨。
德厚倾蛮貊,名高震虏羌。数奇终不偶,难与问苍苍。
次韵东坡居士过岭
一时迁客尽难堪,二老高怀默自甘。造物定知还岭北,暮年宁许丧天南。
安排拄杖寻庐阜,斗薮征衣洗瘴岚。他日相逢长夜语,残灯飞烬落毵毵。
答柯山晓上人
风骚古人事,而我岂所长。儿曹嗜章句,馀习未易忘。
根源本无有,真若夏潦潢。道人气拔俗,吾党称俊良。
十年依丛林,实以道自将。禅馀喜赋咏,妙语逾圭璋。
世眼独未识,深丛閟孤芳。锋锥必颖脱,安肯久处囊。
子宜力自勉,声问终扬扬。吾言岂知子,老大殊荒唐。
东坡先生挽词 其五
一时英俊附门墉,兄弟从来号两龙。兄辩未饶端木赐,题评肯下郭林宗。
精神烱烱风前鹤,操节棱棱雪后松。无复胜游参杖屦,追云弄月更雍容。
观宗室赵明发使君所画访戴图并二小诗因次其韵 其一
水石追摩诘,风骚类小山。每来窥二妙,恋恋欲忘还。
送慧悟大师还阙下
道人本丘壑,浪为京华居。一往二十年,岁月惊须臾。
禅馀挟妙术,出入卿大夫。飞扬动天子,声问倾九衢。
纷彼户外屦,泛如水中凫。高怀倦酬应,逸赏思江湖。
春风卷衣祴,千里随舳舻。中泠涌楼观,圆峤连方壶。
杖策步鳌头,直上穷崎岖。超然万象外,所得良有馀。
兴尽乘白云,飘飘还帝都。
将之金陵寄侍琪服之秀才
黄昏落帆牛渚矶,苍石岸黑行人稀。渔灯夜深远近没,水鸟月明来去飞。
瓶盂渐与南斗阔,身世东去将焉为。钟山咫尺行可及,会当与子同遨嬉。
送定上人还会稽
西风警群木,萧瑟散秋声。病客有归思,孤云无恋情。
月当千里共,人恨四难并。苦学谁如子,它年在一鸣。
送子中待制 其三
平生长乐公,声华越三纪。文章两京齐,学术游夏比。
螭头足未安,符竹已屡徙。联翩开幕府,烂熳树桃李。
锋车入帝乡,天马行九轨。周旋有程度,驽驾安足拟。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陶宣德逸老堂 其二
得端叔淮上书
岁寒亭
喜不群不疑见访
留别雪堂呈子瞻
归宗道中
自彭门回止淮上因寄子瞻
刘咸临秀才挽词
次韵试可岳祠祭土宿斋
吴门有怀钱塘何彦时仙尉 其三
过张公硕廷直息轩
次韵姜伯辉朝奉宿九曲池
过新开湖寄李端叔大夫
清聚轩
次韵孙传师龙图游醴泉寺
刘咸临秀才挽词 其三
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 其四
寄福州太守孙莘老龙图
与愚上人宿天竺 其一
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 其二
赠天竺聪道人
维 其三
示法颖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泠然斋
续许元裕梦中作 其二
西湖雪霁寄彦瞻
陪子瞻登徐州黄楼
次韵升师见招 其二
春日杂兴 其十
戏书诚师秋景小屏
琅琊山茶仙亭呈曾子开侍郎
游径山怀司马才仲
淮上 其一
闻子由舟及南昌以寄之
同韩子苍游黄山观约高寿朋张公硕不至
赠潜照月师
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
送兰花与毛正仲运使 其二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三
卜居智果方外以诗见寄次韵奉酬 其二
次韵秦少游学士 其二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五
次韵试可同游法王岳寺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 其一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六
平山堂观雨
次韵苏端明
周茂叔郎中濂溪
宁川西寺水阁呈周格非承议
再游鹤林寺
夏日龙井书事 其二
孙志甫主簿挽词 其一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 其一
次韵秦少游学士 其一
春日杂兴 其六
戏招李无悔秀才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载酒堂
夏日山居 其九
次韵张敏叔工部题郭殿直远趣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