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子瞻饭别

次韵子瞻饭别

宋代 释道潜

铃閤追随半月强,葵心菊脑厌甘凉。身行异土老多病,路忆故山难易荒。

西去想难陪蜀芋,南来应得共吴姜。白云出处元无定,只恐从风入帝乡。

诗人释道潜的古诗

次韵少游学士送龚深之往金陵见王荆公 其四

宋代 释道潜

白下长干春雾披,家家桃李粲朝晖。悬知一见毗耶老,心地如灰不更飞。

东园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曲渚回塘孰与期,杖藜终日自忘归。隔林彷佛闻机杼,应有人家在翠微。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 其五

宋代 释道潜

崖根乌蜜已先尝,从此知君鬓不霜。应笑吾曹事枯槁,山中危坐独休粮。

春日杂兴 其九

宋代 释道潜

戢戢篱根紫笋长,满城桃李罢芬芳。东风虽是无情物,送谢迎繁亦更忙。

寄俞秀老清老二居士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风溪云巘雪消初,鸟变春声满屋除。安得故人同蜡屐,石梁斜日看游鱼。

吴门狱中怀北山旧隐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诛茅投老卜栖迟,云雨相翻岂易知。夜鹤晓猿休怅望,回车复路可无时。

子瞻赴守湖州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松门暗朝雨,寂历无行人。隆曦忽穿漏,卉木蔚以新。

阶泉漱石齿,照眼光君君。史君美无度,卓荦遗嚣尘。

风标傲竹柏,谈笑凌穹旻。何愧沈冥子,卧霞吞结邻。

春日即事呈定海尉葛叔忱

宋代 释道潜

曾台宿霞披,滴沥朝露湿。有客独登临,含情空伫立。

问君伫立何所为,报言远人尝有期。菊花黄日出山去,芳草绿时犹未归。

万壑千岩望何极,愿托孤鸿寄消息。少年游衍易蹉跎,翻恐归来不相识。

满目春晖花烂熳,花底幽禽自相唤。纷纷万类皆有从,独我参差邈云汉。

劝君不用长相思,容颜消竭神空疲。无情况有西楼月,夜夜清光照不亏。

夏夜偶兴

宋代 释道潜

微阳堕曾巘,归翼投空林。龛灯閟古殿,梵呗无馀音。

眷兹石壁下,徐风散冲襟。缺月如断环,依微挂松阴。

清晖婉相属,永夜谐吾心。空生大觉中,一沤示浮沉。

此身沤中客,冥观无古今。昔我婴世故,纷纷那重陈。

且求华胥梦,胡蝶相追寻。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赋归堂

宋代 释道潜

王郎英妙年,功名固堪勉。浩然赋归欤,持操真可羡。

送子中待制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翘翘孤凤凰,安巢本阿阁。偶来依泽国,归兴遂淹泊。

江山迫岁华,草木正摇落。霜空肃万里,纤翳无处著。

翻然整羽仪,一举在寥廓。

曾子固舍人挽辞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命世高标见实难,狂澜既倒赖公还。学穷游夏渊源际,文列班杨伯仲间。

落落声尘随逝水,滔滔论著在名山。凄凉四海门人泪,想对秋风为一潸。

次韵聪师见寄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夙学谁知子,源流务所滋。风骚追五柳,禅寂拟长髭。

桂魄元昭晰,浮云自蔽亏。险夷终一节,吾以古为师。

淮上观水

宋代 释道潜

桐柏昆崙日夜倾,投溪注壑本无情。乍为含垢千寻浊,不作矜人一掬清。

临江月上人

宋代 释道潜

能仁说教满竺乾,流入中国馀五千。于中妙经为最胜,顗师所解尤通玄。

化行吴会连海壖,纷纷得法如云烟。见闻读诵又其次,随类譬率无间焉。

呜呼上人志且坚,善邀佛子同法筵。妙香炷炉馥旃檀,十科劝进追昔贤。

旁行贝叶轴似椽,卷舒朝暮往复旋。利根微种聊穷研,鱼兔一获忘蹄筌。

自馀区区顾未然,澜翻口舌如涌泉。外物交错心匪缘,功成一朝脱爱缠。

晔如红蕖濯清渊,俯仰千圣遽可肩。茫茫苦海旁无边,不有舟筏谁能先。

乌蟾疾驰如走丸,咨尔佛子无睡眠。

观恭师诗书以二绝勉之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吾乡英秀颇能文,子复区区慕碧云。请用三多为祖式,他时自与古人群。

夜渡采石

宋代 释道潜

沧江夜半月沉辉,客子行舟失渺瀰。不用然犀刚照耀,波间百怪恶人窥。

春词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濛濛小雨暗池塘,远树依微不辨行。可是晚来风更恶,杏花香乱扑回廊。

梅花寄汝阴苏太守

宋代 释道潜

湖山摇落岁方悲,又见梅花破玉蕤。一树轻明侵晓岸,数枝清瘦耿疏篱。

良辰易失空回首,习气难忘尚有诗。所向皆公旧题墨,肯辜鱼鸟却来期。

次韵传师见过

宋代 释道潜

孙郎萧洒逼人衣,咫尺尘埃隔蕙帷。陋巷有时过佛刹,谈经还共惜秋晖。

百年空果冥中谢,一寸灵珠象外归。久矣此情人不谕,援毫聊复为君挥。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