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聪师见寄 其二

次韵聪师见寄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夙学谁知子,源流务所滋。风骚追五柳,禅寂拟长髭。

桂魄元昭晰,浮云自蔽亏。险夷终一节,吾以古为师。

诗人释道潜的古诗

次韵张敏叔工部题郭殿直远趣轩

宋代 释道潜

高栋曾轩何用为,此轩虽小景无遗。惜当麦垄堆青日,不见波涛卷雪时。

眼底衣冠多邂逅,胸中贵贱少参差。问君卜筑隋堤上,几见春光上柳丝。

过新开湖寄李端叔大夫

宋代 释道潜

新开湖边秋梦晓,鸡犬无声人悄悄。试揭疏篷觇日华,水面残星犹缭绕。

尝闻明珠藏巨浸,光焰一出辉群草。篙师为我暂停橹,罔象终期入幽讨。

波间宛转兴方豪,依然别恨生怀抱。故人离群东海头,徇禄摧眉事枯槁。

菰梢蘋末翠犹在,蕙兰憔悴青枫老。浪游不知岁月徙,旧约无端失天杪。

目羡南鸿两两飞,安得身同羽翰小。游胥堂在吾必行,一榻数椽应预扫。

子瞻赴守湖州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山烟弄灭没,山木含葱苍。刺舟傍遥岸,理策升虚堂。

周遭瞩曾巘,矫矫如翱翔。下瞰平田流,澹然浮日光。

东坡先生挽词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造物周千载,真材得豫章。经纶等伊吕,辞学过班杨。

德厚倾蛮貊,名高震虏羌。数奇终不偶,难与问苍苍。

无为堂

宋代 释道潜

无为岂不动,无念非刳心。至人均道妙,与物相浮沉。

青铜一寸明,万象了自分。何须苦机械,扰扰乱冲襟。

晴窗馥烟篆,衣裓蒙馀薰。超然旷士怀,所得踰古今。

与神智师话别

宋代 释道潜

昔我年始壮,托身灵鹫峰。主人大导师,鼓舞扬真风。

四方依绛帐,杂遝象与龙。嗟余于此时,已识大士踪。

纷纷论议场,头角出群雄。如何三十载,慧刃藏其锋。

端居肄业地,了不为世通。迩独念西湖,聿来将谁从。

情随山水远,兴与鱼鸟同。平生方外姿,自在如冥鸿。

明朝复回首,飘洒一孤篷。

再赋温泉

宋代 释道潜

赭落峰前与世分,溶溶汤井翳深云。月生滋穴流寒影,风入华清皱碧纹。

暗引石池波宛转,暖蒸苔壁气氤氲。解衣盘礴南窗下,骨肉都融到日曛。

云巢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九江秀色可揽结,谪仙爱彼巢云松。寂寞风流三百载,此轩奇观蹑前踪。

次韵闻复庐山见怀

宋代 释道潜

匡庐三载恣徜徉,肯惮衣裘弊雪霜。学彻死生追粲忍,力穷骚雅陋齐梁。

心源素与秋潭静,定水宁同夏潦潢。邂逅逢余旧题墨,藓封苔駮不成行。

孙传师密学挽辞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淮海衣冠盛,门阑占一时。朝廷矜棣萼,人物得熊罴。

暂倚轩裳贵,还随舟壑移。新阡埋玉树,黄雾惨馀悲。

庐山杂兴 其十四

宋代 释道潜

五更山雨馀,海月漏云表。流辉入庭户,烱烱白如缟。

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众禽亦和鸣,为我释孤抱。

杉松本奇姿,洗涤看愈好。惆怅桃李花,东风卷如扫。

寄王晋卿都尉

宋代 释道潜

主第耽耽冠北城,位居侯伯固尊荣。肯将踏月趋朝脚,来伴穿云渡水行。

池上红蕖应渐老,山中紫笋尚抽萌。嵩阳迤逦川原胜,闻说它时卜钓耕。

东坡先生挽词 其八

宋代 释道潜

当年吴会友名缁,尽是人天大导师。拔俗高标元自悟,妙明真觉本何疑。

篮舆行处依然在,莲社风流固已衰。它日西湖吊陈迹,断桥堤柳不胜悲。

孙志甫主簿挽词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笃学谁如子,穷经志亦勤。干将曾未试,宝气已沈沦。

天远终难问,眉酸谩自颦。伫瞻兰玉秀,褒及墓中身。

东坡先生挽词 其十三

宋代 释道潜

西湖卷葑拓漪涟,十里横吞碧玉天。自谓前身真白傅,至今陈迹尚依然。

次韵文饶同自龙井出资国度泛舟以归北山

宋代 释道潜

踞虎奔犀列万形,奇观真已过南屏。萦云细路杳无尽,落石飞泉湖有声。

十里平湖初卷葑,一天秋色共扬舲。停桡共过孤山寺,寂寂林僧半掩扃。

次韵王潜翁题王孝孙所藏摩诘听松图

宋代 释道潜

辋川奇处固难评,眼里瞳人要自明。落落信为霜后操,萧萧那虑世间声。

忘言我已输三士,妙曲渠宁羡九成。此去黄尘沙漠底,时时开匣睹余清。

游咏真洞赠陶道人

宋代 释道潜

渊明骨已朽,陈迹尚可求。我复识其孙,长鬣青两眸。

相去仅千载,犹能继风流。寄迹黄冠中,神姿邈清脩。

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

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吾庐閟三峡,清净亦此侔。

何时驾鹿车,访我西林丘。

庐山杂兴 其五

宋代 释道潜

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

朅来炉峰下,结宇聊栖迟。长林拱茂木,九夏遗炎曦。

溪雨昼忽破,藤花照清漪。黄鹂语深竹,可听不可窥。

次韵朱伯收主簿观雪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朝来密雪蔽天涯,坐目丘园发素华。初著败梧惊拥肿,久沾庭竹见攲斜。

水精不动垂千箸,云母无声落万家。安得曾穹返收拾,莫教狼藉浑泥沙。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