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羊城梁俊民三首 其二

和羊城梁俊民三首 其二

宋代 邓林

诗怀久为俗尘侵,有耳那闻大雅音。折简相招入吟社,多君于我独情深。

诗人邓林的古诗

赠书礼部主客郎中陆公墓表后 官以子赠

宋代 邓林

君不见昔日庐陵欧阳崇国公,没时孤子方婴童。

荒坟宿草六十载,荣光忽照重泉中。又不见道隆处士生长元之季,爵禄簪缨徒有志。

宁知身后际承平,名位一泉因子贵。泷冈阡上多松筠,白龙潭里波粼粼。

穹碑文字泣神鬼,紫诰龙凤蟠丝纶。世间父母谁无子,荣耀如斯能有几。

行路无情也动心,魂魄有知宁不喜。虽得死者荣,还为生者悲。

万钟五鼎不迨养,季路空怀负米时。百年岁月奔如马,我亦人间孤露者。

同病相怜情最真,赋就新诗泪如泻。

岁寒双古木为益中洪中书赋

宋代 邓林

二树郁苍苍,根干蟠蛟蛇。桧老已成铁,梅芳犹有葩。

借问种树人,人踪邈以遐。后人爱先泽,封培日云加。

拱把至合抱,岁月经来赊。故国有乔木,百尺凌烟霞。

孔庭人手植,累代得芳华。即物观世物,求言称故家。

挽乡友汤有宗先辈二首 其二

宋代 邓林

年来送别渡头津,行卷题诗墨尚新。契阔几何成永诀,交游未老失斯文。

水寒矶畔鸥盟散,月冷天南雁影分。我有殊方知己泪,随风挥洒象冈云。

泰然窝

宋代 邓林

一窝如斗大,容膝尽宽舒。俗客无来辙,天君有广居。

凝尘留几格,蔓草满庭除。多少闲中趣,吟风弄月馀。

赋得列位登青琐送翰林钟编修奉敕归封其父母

宋代 邓林

制诰文章五色新,纶音褒许重词臣。编摩事业追前史,封拜恩荣及二亲。

玉署清寒无六月,冰函莹洁净纤尘。登瀛只在登青琐,真是群仙队里人。

冰月轩为金御史赋

宋代 邓林

金豸峨冠铁作簪,冰壶秋月此生心。能寒世上奸邪胆,洞见怀中凉夜金。

岂以炎凉为聚散,更无圆缺与升沉。诗成写向幽轩壁,留取清光耀古今。

月影梅

宋代 邓林

西湖昨夜转东风,报道南枝消息通。踏遍六桥寻不得,谁人移上月明中。

早过刘功父清溪

宋代 邓林

月里山河大,风前草木凉。
征尘生杖屦,捍雾湿衣裳。
古领扳栖鹘,荒蹊蹴聚蝗。
白云看未远,已转九回肠。

春草图

宋代 邓林

生意欣欣满目前,乾坤大德信无偏。池塘昨夜经春雨,对此令人忆惠连。

送刘庆良还重庆

宋代 邓林

八月秋风吹客槎,遥从锦水到京华。闲游上界神仙府,回访瀛州宰相家。

金缕歌残人已醉,重阳节近菊初花。明朝又向都门别,相望相思天一涯。

题四景画 其二

宋代 邓林

困人天气日初长,临水亭台分外凉。纵倚风窗终日睡,也无一梦到名场。

寿盱江黄子纯

宋代 邓林

擘麟为脯兕为觥,此日麻姑寿蔡经。人入西华金母籍,天开南极老人星。

蟠桃不许人间种,仙乐还从世外听。安得此身能插羽,也陪尊俎祝遐龄。

玉壶秋壁轩

宋代 邓林

幽轩面面俯青寒,云影天光浸壁澜。蘋藻有香生几席,莓苔无地上栏杆。

骚人怯冷山肩耸,酒侣逢秋海量宽。我是蓬瀛洲上客,题诗合在此中看。

赠周长史南归

宋代 邓林

自从湖海见新诗,到处骚坛说项斯。玉轸朱弦弹白雪,银钩铁画写乌丝。

宦情落落冯唐老,心事悠悠鲍叔知。此去江南风月好,吟残毋惜慰相思。

画犬

宋代 邓林

宋鹊韩庐迹已遐,世无乌琢与桃花。野人相遇惊相问,偃盖山前是我家。

挽光禄李寺丞伯震

宋代 邓林

仁者不获寿,天道那可推。兴言哭君死,令我心肝摧。

忆昨联鹓鹭,鸣佩凤池隈。俄然入鬼录,荣名等浮埃。

返影不久照,颓波逝难回。诀别泪有馀,拟招魂无才。

执绋引归衬,家山路悠哉。堂封暝云合,猿鹤秋吟哀。

首丘礼所重,魂兮归去来。

爱萱堂为仁和陈敬赋

宋代 邓林

□□因筑树萱堂,万叶千花长砌傍。吁日凤凰□□淡,梳风鹦鹉翠翎长。

板舆慈母春行乐,綵衣□儿日献觞。为问南陔如可续,□□□和□□□。

别漳州关通判

宋代 邓林

禁钟声里五更残,鸣佩曾联玉笋班。老我作官鱼上竹,多君判郡尽移山。

黄金已尽难为客,旧学相推祇厚颜。会别匆匆情未已,承恩□长□南还。

奉萱堂为梁伯用题

宋代 邓林

高堂慈母雪盈头,膝下佳儿子职修。寸草自怜难报德,丛萱偏尔解忘忧。

延年丹熟红云起,介寿杯深绿蚁浮。遥想花边行乐处,板舆丝竹日优游。

永思堂

宋代 邓林

孝子失所怙,五内生层忧。望望如弗及,皇皇如有求。

魂气问何之,渺渺冥漠游。体魄问安在,长夜眠斯丘。

百身既莫赎,九我恩难酬。风木无停声,逝水汩汩流。

天地那有尽,此意同悠悠。

邓林

邓林

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2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