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邓林
酒兴诗情谩自深,江湖无地寄湮沉。那知一夜山阴雪,惹起王猷访戴心。
和常斋见贶诗韵三首 其三
君家住在钓鱼台,水色山光满目来。西日乍沉凉月上,南风初起暮潮回。
体疲高枕从容卧,兴到新诗取次裁。我欲携琴同唱和,不知东阁几时开。
题画竹二首 其一
十年无梦到湘江,惊见图中玉一双。好似黄陵洲畔过,淡烟疏雨倚蓬窗。
赠上高张司训
新秋结良会,客毡犹未寒。驱车忽言迈,岐路浩漫漫。
夙昔论交谊,馨香比秋兰。襟期固胶漆,翻令离别难。
我有一尊酒,酌君君自宽。人非比翅鸟,焉得长相看。
燕鸿各有路,奋此高飞翰。睽违勿复道,努力且加餐。
慎友斋二首 其一
素交难与利交谋,特地开轩慎所求。覆雨翻云知几处,长江淡淡只东流。
画犬
宋鹊韩庐迹已遐,世无乌琢与桃花。野人相遇惊相问,偃盖山前是我家。
和唐元祯镇越堂诗韵
城中崛起卧龙堆,城外诸峰唤欲来。天造无馀千里国,云连勾践九成台。
月明绛节吹箫过,春尽朱幡冕露回。生聚日繁疆土辟,鸟田宁复有□莱。
挽李教授孟昭
北风鸣空枝,九秋聿云暮。鸿雁呼其群,蟋蟀入我户。
感时念良友,邂逅惊相遇。容颜欲衰朽,情怀喜如故。
彝言慰契阔,亹亹露情素。垆头酒屡赊,霜后菊犹吐。
欢乐曾未涯,飘零等朝露。旅魂招不来,归衬即长路。
长路浩漫漫,家山杳何处。执绋一长号,老泪倾如澍。
伊昔少壮年,读书有名誉。丘园起遗逸,云汉进高步。
出入金马门,校雠玉堂署。富贵本无心,功名何由累。
功成荷一毡,振铎东西去。归来拟身乞,再适烟萝趣。
彼苍不憖遗,膏肓潜二竖。人生天地间,百岁犹旅寓。
死也反其真,浮名非所慕。不见古今人,累累北邙墓。
谁能持此身,永同金石固。
黄方伯饶泰政遣人送至常山因赋此以谢之
钱塘潮到富春还,逆水移舟寸步难。不是仁风送帆力,七程何日到常山。
早过刘功父清溪
哭余知县源善
南安县令尹钱塘,西望冈州路渺茫。谁□□□归梓里,空馀遗爱在桐乡。
沽来市酒难□□,□得汀蘋可荐方。欲抚孤棺发长恸,不堪□□□殊方。
蕙
□泽佳人翠带长,萧萧独立晚风凉。灵均已矣知心少,深谷颠崖只自芳。
题梁仲高所藏俞汉远古树木竹
毰毸凤羽拂云寒,屈曲珊瑚出海蟠。不是词林挥翰手,凭谁传与世人看。
题荆兰竹石二首 其一
枳棘翘翘露叶低,琅玕宁与玉屏齐。荆兰竹石闲相倚,好把离骚置品题。
题四景山水 其三
天开庐岳奠金鳌,气势凌秋分外高。闲倚云巢瞻秀色,洞庭飞雁杳秋毫。
雪堂二首为慈溪孙璚赋 其一
雪花堆白满阶除,有客开窗夜读书。只欲清光辉简册,不知寒气袭襟裾。
闭门僵卧成何事,披氅闲行谩自如。年少寸阴须竞取,肯辞勤苦废三馀。
送郑文著别弟还家省父
昨宵梦绕漆园椿,晓起那堪对白云。作客不如归故里,趋庭便欲见严君。
百盘世路羊肠曲,九派江流燕尾分。惆怅二难相别处,碧天寒雁正呼群。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 其一
东昏侯,自言安,仙华玉寿浮云端。绣窗锦幔飘蜚仙,丹青美女侍七贤。
侍七贤,奏笙歌,笙歌逸响哀怨多。苑中花木费绮罗,我欲踰城城有围,愿作双黄鹤,栖瑶池。
栖瑶池,辟尘垢,至尊屠肉,潘妃酤酒。石头江上龙驹走,三月春风吊杨柳。
竹溪图
城中无竹令人俗,寸土如金不可栽。谁向潇湘烟雨里,挥毫移出万竿来。
题沈斌所藏画三首 其一 独立相思鸟
相思无奈意凄凄,不见同心不敢啼。红叶谁家连理木,归来独借一枝栖。
过伍元迪家醉后题墨菊
三径归来已就荒,赏心无奈负重阳。因过旧隐看图画,笑向东篱醉一场。
邓林
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297篇诗文
挽金侍郎父
海棠翠羽
长陵陪祀
送赵佥宪
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 其一
中秋夜保安对月二首 其二
题荆兰竹石二首 其二
秋江独钓二首 其一
校文来自广右重九日过家
赠选部郑员外考绩
瓮茧情
龙门山
题山水画送人归羊城二首 其一
望和靖墓
夜泊南昌二首 其二
东皋为上海潘祥赋
乐静堂为春长馆羽士陆处勤赋
夷齐采薇图
台州程太守贤京国旧游也考绩相遇于钱塘叙旧之馀赋此识别
双雉
韩山书屋
送周升及第荣归
时敏斋为都司王公子赋
题枯木竹石二首 其二
别漳州关通判
具庆堂为前人赋
和胜游诗
送友人还乡
馀姚访陈司封即席赋二律 其二
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 其二
题澹圃
送陈中书升湖广左参议
继志堂为梁仲高题
赋得列位登青琐送翰林钟编修奉敕归封其父母
林下高风
送通州王知州
鸡山别意
刘阮
病起留别保安诸文士 见西湖志
送李主事复南京吏部
送刘庆良还重庆
题张主事族谱
送柏台张从事考绩
送教谕朱经
送柴中书给假归省
僦屋里仁坊
送吴郡太守之官
登临安徐景文夕佳楼
题金尚书所藏画四首 其三 杏花画眉
凌江滩
题渊明归来图
林亲家送其子婿至富春临别不胜恋恋赋此慰之
题金尚书所藏画四首 其四 梨花鸲鹆
挽汤处士
寿峰为分水诸教谕题
寄黎何二诗翁
克己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