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壶天八景 其四 石上鸣琴

壶天八景 其四 石上鸣琴

宋代 邓林

绿阴何处好鸣弦,玉几天成不假镌。山水满怀终一曲,泠泠泻下□石边。

诗人邓林的古诗

题枯木竹石二首 其一

宋代 邓林

漆园樗散不为材,嶰谷参差玉未裁。匠石伶伦何处去,披图令我思悠哉。

题四景山水 其二

宋代 邓林

水光山色映楼台,浓绿园林绝点埃。我有浮瓜沉李约,隔江人泛酒船来。

儒士董宗器相闻曾未识面以诗来贶依韵答之

宋代 邓林

经济才名满士林,不知何事久湮沉。鹤传书去青冥阔,龙抱珠眠怀海深。

对月有怀扳桂子,看春无那惜花心。神交久矣人难见,谩把吴歌和越吟。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其二

宋代 邓林

百尺荒台枕碧流,徵书曾此起羊裘。羊裘不是鹓班侣,只合归来伴白鸥。

中秋夜保安对月二首 其一

宋代 邓林

久客逢佳节,幽怀满素襟。一年今夜月,千里故乡心。

酒谩和愁饮,诗聊遣兴吟。谁家思寄远,风外起清砧。

题画竹二首 其一

宋代 邓林

十年无梦到湘江,惊见图中玉一双。好似黄陵洲畔过,淡烟疏雨倚蓬窗。

游上天竺寺分韵得壑字

宋代 邓林

胜日拉良朋,肩舆出西郭。盘盘松绕径,■㶁水赴壑。

行到水穷处,好山违佛国。岳莲倚天开,小朵青欲落。

下竺与中竺,咫尺相联络。上竺犹在望,白云飞漠漠。

更前二三里,五峰起参错。绀宇敞其中,紫翠映丹雘。

礼佛诚方露,探奇兴随作。跻扳至半山,有亭颇幽豁。

小憩未移时,暮烟起丛薄。或言林有虎,闻者尽惊愕。

踉跄遽回步,雅怀转萧索。老僧城中回,延登最高阁。

言言相慰藉,情况殊不恶。开炉煨大瓶,自取佳茗瀹。

清供出斋厨,亦稍行杯酌。谈论过夜分,斜月射帘箔。

栖禅七尺床,雅称伸闲脚。身安梦亦便,逍遥偏寥廓。

似见白衣人,晨钟忽惊觉。自笑利名缰,羁人甚于缚。

起来万虑生,衣裳颠倒着。留诗谢老僧,更订重来约。

送柴中书归省并续媾

宋代 邓林

我有一张琴,七弦起宫商。欲弹赏音寡,韬之古锦囊。

今日送君别,出置古道傍。一弹坠流景,再弹殒飞霜。

清澈鹤鸣皋,悽怆凤求凰。为君歌此曲,君心喜欲狂。

闻君有老母,垂白在高堂。自从游宦来,十年不遑将。

持以赠君归,永言宴寿康。

时敏斋为都司王公子赋

宋代 邓林

昭代升平六十秋,辕门武卫总儒流。元戎下士礼尤逊,公子能文学未休。

白日肯教闲里过,青春不为少年留。凭君早展经纶志,衣紫腰金趁黑头。

送柏台张从事考绩

宋代 邓林

五夜乌啼月转廊,青衫寒透柏台霜。三年清苦香名著,两字公廉茂绩张。

北海鹍鹏秋击浪,丹山凤鸟晓鸣阳。河阳若问贤从事,人在金门报宠章。

送许中书给假归觐

宋代 邓林

凤池晓露湛恩波,潞渚秋风发棹歌。游子只知归去好,故人无奈别离何。

葵心向日应常赤,蓬鬓欺霜未尽皤。遥想君亲俱在念,家山虽乐肯蹉跎。

耕隐

宋代 邓林

绿野春三月,黄童雨一蓑。有田真可隐,无事懒相过。

社日鸡豚富,丰年黍稌多。醉来天地阔,一曲太平歌。

馀姚访陈司封即席赋二律 其一

宋代 邓林

问水寻山取次行,姚江西畔访寅兄。同袍意气今犹昔,补衮文章老更成。

雾雨暂容玄豹隐,风云终起大鹏程。虚名累我将何用,赢得萧萧白发生。

寓闲亭

宋代 邓林

先生寄傲向林坰,自得湖山物外情。闲把考槃歌一阕,松风瑟瑟有馀清。

哭先兄三首 其三

宋代 邓林

江上与兄别,岁阑期我归。众雏随母去,孤雁念群飞。

屈指三秋隔,回头万事非。故山松下泪,何日一沾衣。

壶天八景 其五 华渚神踪

宋代 邓林

试问青冥跨鹤仙,经游华渚是何年。风云长护三生石,留得遗踪尚俨然。

题陈怡云竹轩 和全室尚人韵

宋代 邓林

种竹十馀个,开轩三两楹。满庭留野色,无地着嚣声。

世际文明会,人高月旦评。凤雏看已长,佳实几时成。

赐观灯诗五首 永乐二十年正月十五日进 其四

宋代 邓林

白叟挈黄童,观灯紫禁中。恩从三殿出,乐与万方同。

天近瞻华衮,年登谢化工。太平歌一曲,沉醉倚东风。

岁寒双古木为益中洪中书赋

宋代 邓林

二树郁苍苍,根干蟠蛟蛇。桧老已成铁,梅芳犹有葩。

借问种树人,人踪邈以遐。后人爱先泽,封培日云加。

拱把至合抱,岁月经来赊。故国有乔木,百尺凌烟霞。

孔庭人手植,累代得芳华。即物观世物,求言称故家。

题渊明归来图

宋代 邓林

十载驱驰半九寰,热官犹道冷官闲。自惭不似休官者,白眼林泉看世间。

邓林

邓林

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2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