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赵仲穆秋山访隐图

赵仲穆秋山访隐图

元代 邓文原

城市山林路不分,画桥骑马是徵君。树边高阁连青嶂,陌上红尘漪白云。

碧涧涟漪鱼自泳,阳坡平软鹿为群。滑稽谁似东方朔,更向金门避世氛。

诗人邓文原的古诗

赠墨士吴雪堂

元代 邓文原

永宁赐笔世安有,易水良工今不传。了知胶漆用相得,亦悟膏火明自煎。

昔从蒙庄观副墨,老归芸阁穷《太玄》。与子欲拟毛颖传,待我暇矣磨墨砖。

题洪谷子楚山秋晚图

元代 邓文原

旧知洪谷古先俦,五尺横图见十洲。千嶂排空青玉立,一江流水白云浮。

雕檐共话当年雨,丹叶谁怜满径秋。最是无声诗思好,恍然身在赤城游。

三月廿九日上御流杯亭听讲明日子翚司业有诗因次韵

元代 邓文原

咫尺天颜仰照临,缉熙盛事见方今。上林花接南薰早,流水春函太液深。

寒士简编穷皓首,野人芹曝抱丹心。退朝欲草清平颂,散作成均木铎音。

题赵子昂为袁清容画春景仿小李

元代 邓文原

王孙久别同朝侣,为写晴云百叠峰。挂起碧窗凝望处,画中今喜故人逢。

江参百牛图

元代 邓文原

湿湿群行四百蹄,耕黎初罢乐相随。春风绿遍川原草,回首牧人知是谁。

哭李息斋大学士 其一

元代 邓文原

冰纨乱扫拂云竿,不尽清风入谱刊。紫气直过铜柱去,苍龙欲卷墨池乾。

忆陪客馆灯花落,喜借僧房贝叶看。得遂悬车娱暮景,泪零耆旧向彫残。

题耕云徵士东轩读易图次韵三首 其三

元代 邓文原

悠然结屋对南山,好鸟忘机自往还。昨夜天风吹月下,黄金散布一林班。

题王朋梅金明池图

元代 邓文原

溶溶春水戏群龙,画鼓兰桡竞奏功。得失等閒成愠喜,人生万事弈棋中。

李仲宾墨竹图

元代 邓文原

石根夭矫出寒梢,明月空山舞翠蛟。□作江湖墨风雨,曾随海浪过南交。

郭恕先升龙图二首 其二

元代 邓文原

建章宫阙漏沈沈,翠辇春游接上林。未识嫦娥天上乐,广寒丹树五云深。

题李思训寒江晚山图

元代 邓文原

李唐王孙重毫素,爱写寒江千万树。上有蓬莱五色云,下有仙家几庭户。

清霜点作秋满林,咫尺瑶窗起烟雾。西风吹动晚山苍,归舟掩映犹堪数。

迢迢锦水汎双凫,漠漠青天飞雪鹭。人间画手非不多,谁似李侯得真趣。

李侯宿世列仙俦,更有何人同出处。徽庙题来字字真,把玩殷勤乃奇遇。

斯图斯景世莫传,古汴荒凉风景暮。眼中人事已非前,画里山川尚如故。

老我披图一怆然,落日长歌漫为赋。

文湖州竹二首 其二

元代 邓文原

此老墨君三昧,云山发兴清奇。我在蓬莱书府,曾看晓霭横披。

阎立本秋岭归云图二首 其一

元代 邓文原

贞观从知画有仙,能将万里尺图间。白云掩映枫林好,遮却溪南无数山。

荆浩秋山问奇图

元代 邓文原

木落千林秋气新,虚亭寂寂不生尘。悠然危坐草玄者,不负山桥问字人。

郭恕先升龙图二首 其一

元代 邓文原

海上参差十二楼,阆风玄圃綵云浮。神仙尚厌人间世,故作乘龙汗漫游。

唐子华云松仙馆图

元代 邓文原

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色含鸿濛。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日长心境鹤俱閒,自扫白云松下宿。

溪头觅句行迟迟,童子囊琴归竹篱。猗兰调古少人听,等閒何处寻钟期。

题耕云徵士东轩读易图次韵三首 其二

元代 邓文原

棐几清疏无俗物,图书杂沓有仙言。晚来静倚南轩下,始识山林道味尊。

顾恺之瑶岛仙庐图

元代 邓文原

渺渺晴山路更幽,茸茸瑶草几春秋。岩栖自昔推巢父,学种于今说故侯。

云物岂因时序换,鹿麛不共世尘浮。溪头蓦有寻真客,期向天台汗漫游。

陪高彦敬游南山

元代 邓文原

不到南山又二年,离离秋草映寒泉。东林萧散开莲社,西晋风流棹酒船。

古寺云烟终日合,长松风雨半空悬。谢公未了登临兴,故向禅房借榻眠。

卢鸿庐岳观泉图

元代 邓文原

九江峙庐岳,盘回几许深。绝壁倚霄汉,溅瀑直千寻。

飕飗松风至,髣髴苍龙吟。叠石挺琼树,飞楼起危岑。

流沫洒虚阑,长歌响涧阴。云深草木润,风度烟景沈。

何来暂停辔,于焉散烦襟。余以罹尘鞅,未得谐夙心。

能知此中意,奚事方外寻。良图为尔袭,比胜双奇琛。

邓文原

邓文原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87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