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览物有感寄丁御史子坚

秋日览物有感寄丁御史子坚

元代 邓雅

鸳鸾有定偶,鸿燕无同时。览物遽兴感,怀人复生悲。

情深托绸缪,道远成暌义。疑义谁与析,良晤终难期。

峨峨葛峰高,瀰瀰清江肥。何当共钓游,永与尘事违。

诗人邓雅的古诗

谢友人惠首服

元代 邓雅

角巾存古制,何必华阳求。一幅劳相赠,千金未足酬。

花间堪漉酒,松下免科头。迥觉添萧散,逢迎远俗流。

次胡仲宣题山房韵

元代 邓雅

涧上渔樵陇上云,此身甘与鹿麋群。白云冉冉峰头见,流水泠泠竹下闻。

崖石倚天犹铁色,莓苔经雨自花纹。劳君远寄山中咏,绝胜天葩吐异芬。

廖山立自号海桴赋此为赠

元代 邓雅

雁叫西风海国秋,乘桴万里兴悠悠。宣尼已去同谁往,徐市应能共子游。

几向梦中寻阆苑,更于何处辨瀛洲。天边明月清如许,不载红尘一点愁。

又答曾彦敬

元代 邓雅

林下柴门傍水安,满林风露桂花寒。层崖耸翠千寻险,明月当空一镜团。

云气恍疑蓬岛近,水光犹似鉴湖宽。无穷物色谁能赋,同辈文章五色鸾。

江上览物有感

元代 邓雅

愁怀似江水,汩汩无时休。俯仰今古意,凄凉天地秋。

鸿飞避矰缴,鱼跃惊纶钩。所幸遂天性,逍遥在沧洲。

学山诗为徐县丞伯澄作

元代 邓雅

天行本无停,一息可万里。人学法乎天,乾乾讵能已。

譬如欲为山,初焉覆一篑。岂暇计岁功,未成安可止。

一朝成高山,万古蓄元气。云雾含氤氲,松柏蔼苍翠。

庙堂需栋梁,风雨资大庇。未成一篑者,视此宁不愧。

伟哉学山翁,善学足继志。罔俾眉山人,专美假山记。

和艾子村有感

元代 邓雅

生不逢时奈若何,六年丧乱饱经过。闻鸡自笑刘琨舞,扣角谁怜宁戚歌。

华屋兵馀芳草合,小园春尽落花多。躬耕岂是男儿事,勖尔明经赴后科。

夜坐有怀丁御史子坚

元代 邓雅

山斋夜岑寂,落木含凄风。青灯照孤影,幽思浩无穷。

人生无定居,飘转如飞蓬。美人在何许,使我心忡忡。

援琴复置之,默坐想音容。

月夜有怀曾主簿伯曼

元代 邓雅

华月照虚馆,悲蛩鸣草根。閒情还脉脉,离思更纷纷。

感慨不成寐,羁孤谁与论。惟应弃官客,佳思寄琴樽。

清夜对月

元代 邓雅

万古一轮月,清光照九州。长生白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斛之穷愁。

人生百年世稀有,去岁红颜今白首。凭谁唤起谪仙人,乘月高歌对樽酒。

对樽酒,发长叹,月中桂树不可攀。功名富贵我何有,诗卷长留天地间。

和刘俊钦华表鹤

元代 邓雅

辽东城上风凄凄,华表柱头秋月辉。千年白鹤作人语,至今闻者为伤悲。

伤悲复伤悲,今古悠悠无尽时。何当服食生羽翼,还从海上寻安期。

邹幼亨以召赴京告归养亲因寄二首 其二

元代 邓雅

水驿曾追送,天门又赐归。布衣沾雨露,綵服拜庭闱。

生计思田里,风光说帝畿。解装无长物,满卷灿珠玑。

过彭蠡

元代 邓雅

东湖水,西湖水。日夜流,汇彭蠡。扬澜左里何渺茫,万顷镜面含天光。

庐山高耸湖水上,屏风九叠倒影湖中央。湖光山色两奇绝,翠霭丹霞互明灭。

夜深明月落波水,疑是骊龙吐珠光。烨烨湖水复湖水,滔滔流向东何当。

载我上京国,却寻五老巢云松。

暮秋感事

元代 邓雅

寒风起萧瑟,落叶鸣空阶。荣枯固常理,时事何其乖。

俯仰慨今古,无由舒我怀。皇天亦愁思,白日常阴霾。

鹅溪钓叟为陈充宾赋

元代 邓雅

前林带溪水,湛湛寒潭深。垂纶不设饵,鲂鱮自浮沉。

明月照孤艇,清风飘素襟。物我俱两忘,悠然尘外心。

题廖善立揽胜楼

元代 邓雅

层构巍峨傍水涯,几陪名胜蹑仙梯。九秋风月钩帘处,百里江山注目时。

黄鹤每当瑶席舞,白云时绕画梁飞。知君老去风流在,长日簪花醉玉卮。

题何幼恭所藏方方壶洪崖图

元代 邓雅

洪崖蓄元气,苍然太古色。乾坤一砥柱,巨灵岂能擘。

众山非不高,蒙翳多荆棘。兹崖独荒凉,乃有古仙迹。

伟哉方壶仙,善画人莫识。挥毫夺神功,白昼天昏黑。

寄吴孔文

元代 邓雅

寒风吹野树,白雁起汀沙。渺渺长江去,曛曛落日斜。

半生同作客,两地各思家。岁晏吴溪上,梅开几树花。

寄永丰教谕戴正心

元代 邓雅

戴君掌教恩江上,正是皇朝全盛时。文化今渐极南北,才名久著浙东西。

云霄万里瞻丹阙,庠序三年坐绛帷。但使英才登俊造,莫嗟微禄久淹迟。

云谷为玉笥道人赋

元代 邓雅

幽意在云谷,高风怀考亭。东西虽异地,复此托嘉名。

杳霭翠峰合,氤氲佳气生。窗虚白日晚,衣润暑天清。

坐石对仙客,焚香观道经。松花宜酒味,泉响当琴声。

窈窕绝尘鞅,逍遥违世情。何当托栖遁,服食致遐龄。

邓雅

邓雅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31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