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邓雅
虬髯披鹤氅,道气养丹田。身外元无事,山中别有天。
姓名仙籍注,文字世人传。我有菖蒲鼎,相期煮石泉。
鄱阳阻风
庐阜千岩雪,鄱阳万里风。惊看白头浪,愁杀白头翁。
和艾子村有感
生不逢时奈若何,六年丧乱饱经过。闻鸡自笑刘琨舞,扣角谁怜宁戚歌。
华屋兵馀芳草合,小园春尽落花多。躬耕岂是男儿事,勖尔明经赴后科。
星子县阻风
冬十二月朝天关,我船正泊星子湾。祈灵已谒晏侯庙,举目更望匡庐山。
风涛汹涌阻行色,岁事峥嵘悲旅颜。是身安得生羽翼,飞上九天浑未艰。
楚王府典宝邓尚忠访余叙宗族之好诗以赠之
江风萧萧江树枯,使君走马寻郊居。不嫌野老守贫贱,肯同草坐酒诗书。
灯前斗酒暂为乐,天上丹心思远图。我家功业著汉代,勖哉善保千金躯。
题严氏钓隐
尚父遇西伯,子陵辞汉光。胡为异出处,所贵安其常。
斯人乐渔钓,荣辱两俱忘。桐庐在何许,烟水自微茫。
我性爱樵牧,无心慕轩裳。为君发吟咏,有兴在沧浪。
客归遣兴
旅馆厌逢迎,还家少来往。山风时自生,淅沥有清响。
无言玩羲爻,阴阳识消长。动静各有机,澄心得所养。
题丁御史五老履端图
正月二日天气和,东风忽尔来相过。汀洲草堂集五老,春酒介寿欢如何。
吁嗟行藏信所遇,白头犹向山中住。不是当年遇绣衣,画图那得留清誉。
沧洲秋夜对月
长年为客寓沧洲,时序堪惊兴颇幽。明月正当书馆夜,西风先动桂林秋。
乘槎万里思河汉,倚剑三更望斗牛。老去尚馀豪气在,浩歌声落大江头。
玉笥十咏 其四 石人玩月
望夫化石千古名,玩月如人千古清。梅花峰上月皎皎,此物无情如有情。
寄周存诚
百花寺里曾相问,报道携琴正出游。惆怅不知何日会,蹉跎又是两星周。
黄芦白雁官洲月,古木寒藤玉笥秋。两地相思千叠意,不堪吟倚夕阳楼。
美新淦曹明府招
圣德如天极海涯,县公凫舄到荒遐。金陵地接二千里,紫淦春回十万家。
案牍庭中飞鸟雀,弦歌城外种桑麻。才名不独传京国,庾岭南来众口誇。
寄永丰教谕戴正心
戴君掌教恩江上,正是皇朝全盛时。文化今渐极南北,才名久著浙东西。
云霄万里瞻丹阙,庠序三年坐绛帷。但使英才登俊造,莫嗟微禄久淹迟。
姚公观澜被里人诬讼死于金陵作诗哀之
双桂楼前不忍过,思君惟有泪成河。朋游自此相知少,世事从前未悟多。
玉笥冷猿啼树里,金陵白骨返山阿。一时愤死千年恨,茅茹相连奈否何。
寄何伯善先生二首 其一
华盖峰高耸碧霄,先生栖息绝尘嚣。门前松菊存三径,事下文章冠六朝。
雅道久时传弟子,宦情今已托渔樵。相知最恨相从晚,怅望云山百里遥。
春望和黎时高韵
俯仰人间岁月流,偶同春望兴悠悠。桃花掩映东西岸,烟水微茫生下舟。
白酒香生茆店里,黄鹂声在树枝头。锦袍年少谁家子,走马看花乐未休。
戊辰岁夏五月嘉谷初华而北风不止民以为忧恐秀而不实子乃默祷于天 ...
仲夏多北风,拂我庭树枝。树枝不足惜,嘉谷乃非宜。
默祷若有应,今朝反南飔。凭高一眺望,品物生光辉。
天道妙斡旋,圣心乃弗违。至公在刑赏,足以安群黎。
题黄氏清啸轩
异境何幽偏,群山甚奇峭。中有閒居人,凭轩发清啸。
声闻忽半岭,响答复千飒。飒飒阴风来,啾啾老猿叫。
翛然尘外想,允矣静中妙。千载苏门生,惟君可同调。
题陈氏学堂山房
宦族宗秦国,山居扁学堂。古今留翰墨,草木有辉光。
倚剑丹霄近,看书白日长。何当借云榻,共话到羲皇。
客中春望有怀永平毛教谕弘济西安何大使维翰
青山长不改,白发日偏多。客思迷芳草,年华逐逝波。
旧交成契阔,往事亦蹉跎。西北关山远,相思奈若何。
洪武癸亥夏五渡江访诸友暮归既登舟而风雨骤至
清晨访故旧,及暮始言还。发棹风雨至,去留良独难。
小舟如一叶,出没波涛间。兀坐丧神魄,相顾惨不欢。
此身尽沾濡,那复惜衣冠。在险犹仓猝,历险心始寒。
从兹坐行止,宁复婴忧患。
邓雅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316篇诗文
题乐閒堂
哭出家从祖德林真人
安庆吊青阳先生余廷心
暇日蒙子玉见招得陪诸君子燕饮欢甚大醉中放浪形骸之外而不自知也 ...
寄陈伯玉徵士自号云樵 其三
次胡仲宣题山房韵
丙寅岁饥且旱祷而遂雨
老去
柬张伯川
岁暮山中夜坐
玉笥十咏 其六 孤山梅隐
故上海令黄子律哀诗
松壑为张仲伦赋
夜雨倏霁月色清朗起视天宇怅然有故人之想遂赋此奉呈娄君仲实为翌 ...
王节妇诗
题谢氏坚白斋
题高山流水图
奉简罗渊泉
送道士邹泰宇祠亲后还山
采石酒楼
和刘俊钦华表鹤
走马灯
题一素斋
夜宿黄氏山庄
春日寄丁御史子坚王知县彦晖
菊逸为张与谦赋
圣主得贤良诗
谢子晟惠藤杖
仲夏
述先训
邹君伯谦南昌士族也挟笔墨来游金川谒诸文士余观其气宇不凡而有志 ...
江上览物有感
题严氏水竹居
闻徐县丞伯澄馆中病起
柬江泳思
寄高博士允宪
谢友人惠首服
次刘俊钦见寄韵
西庵耕叟为姚观海赋
寄九仙观道士陈子雍
故人论诗
未央瓦砚为徐县丞伯澄赋
拟古九首 其九
采石
题道士陈玉京奉旨降香卷
寄何叔敬兄弟
挽曾侍郎得之
自叹一首示赞贯二子
赠满公太虚
雨后寄何幼恭
寄鳌溪程则敬
暮归途中作
次丁御史题群玉山房韵
友人张季伦喜予五言古体蒙见和赋此为谢
题鳌溪廖氏池亭用邓伯明韵
题王自閒守拙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