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邓雅
石桥山路雪霏霏,十里寒梅照客衣。宗悫谩怀投笔去,陈抟还喜束书归。
万株松桂烟霞老,二顷田园雨露肥。想得故园今夜月,弟兄尊酒奉庭闱。
柬江泳思
卖药同康伯,吟诗学少陵。惊看写珠玉,群得备参苓。
岁月吾衰老,山林子俊英。何当种梧树,蚤听凤凰鸣。
早春踏雪游群玉山中
山中春早寒,涧道积冰雪。屐齿碎琼瑶,行吟思清绝。
仙人乘素鸾,飞下白银阙。授以长生方,金茎和玉屑。
寄西乡同宗尚志
乔木千章倚碧云,几回西望祗思君。旧家文献今犹昔,百世衣冠子又孙。
远道每怜难会面,高秋还拟一过门。寄诗谩写殷勤意,水木当知共本源。
秋日忆娄仲实
秋风吹庭树,黄叶纷纷落。时序有更迁,愁怀自萧索。
俯思年少时,携手共行乐。容鬓今不同,交情宛如昨。
题陈汉仁雪舫
幽人住城市,小屋似扁舟。素壁光含雪,银床冷浸秋。
乘风慕璚岛,钓月忆沧洲。同郡多名士,相过听棹讴。
彭泽
山通彭泽县,天设海门关。万水潴清浊,千艘渡险艰。
望洋今日叹,承诏几时还。欲访陶潜宅,闻风有愧颜。
题谢知县东山读书图
幽人示我东山图,耳边如闻猿鹤呼。云生寒岩翠缥缈,树夹流水青扶疏。
中有山房绝潇洒,苔藓侵阶藤覆瓦。角巾隐几是何人,谢氏贤良读书者。
鄱阳阻风
庐阜千岩雪,鄱阳万里风。惊看白头浪,愁杀白头翁。
题百华寺
兹山白云里,古寺觉城东。径湿莓苔雨,窗寒薜荔风。
传经由慧远,洗砚忆陶公。暂借禅床坐,心澄万虑空。
春望和黎时高韵
俯仰人间岁月流,偶同春望兴悠悠。桃花掩映东西岸,烟水微茫生下舟。
白酒香生茆店里,黄鹂声在树枝头。锦袍年少谁家子,走马看花乐未休。
黎氏积庆堂诗
积善有馀庆,不善有馀殃。至公在司造,报效亦已彰。
蔓草务去根,猗兰愿留芳。人心与天理,好恶乃其常。
驷车于门高,五桂窦氏昌。阴德信有徵,福泽其无央。
斯堂扁积庆,著善斯不忘。后人继芳躅,奕世垂休光。
送姚孟才往淮安省亲
宁亲远向淮安去,把卷临风索我题。岂有才华当世重,深知孝行古人齐。
江天日落双鸿远,沙草秋高万马嘶。圣代祗今多雨露,将车应值放还时。
题何同德独善斋
兼善固所欲,赋命有穷通。独善匪傲世,舍义将焉从。
侃侃同德父,学积于厥躬。守已无外慕,养气恒内充。
岩穴托冥栖,幽轩眄筠松。陶然有真乐,俯仰天地中。
岂徒善一身,庶几厉浇风。
芙蓉花边燕客歌
朝见芙蓉开,暮见芙蓉老。韶光似箭不少留,镜里朱颜岂长好。
主人留客多欢情,玉壶置酒花前倾。群公掉头不肯饮,何如莫向花边行。
尊中有酒能尽醉,花亦向人取欢意。酒阑斫剑歌莫哀,明年花发应重来。
送谢子厚随父之武昌
落日千山路,长风万里舟。亲朋怜远别,父子乐同游。
白浪过彭蠡,苍烟望鄂州。非耽览奇胜,定省足消忧。
登群玉峰
群玉有佳处,登临谐宿心。千岩互隐见,万木含阴森。
极目小天地,旷怀无古今。临风一长啸,孤鹤下遥岑。
寄曾孙稼刘彦文二公俱授徒清江
蚤闻曾氏传忠恕,复忆刘几置墨庄。乔木至今齐阀阅,众星犹自好文章。
两家托好丝萝旧,百里携书道路长。为写新吟寄飞雁,暮云翘首意苍茫。
客夜 其二
洞箫吹彻思悠悠,云散江天月满楼。倚遍阑干风露冷,数声孤雁落沧洲。
喜雨示诸生
乾坤开泰运,时和致年丰。仲夏甘雨足,黍苗既芃芃。
清晨出东郊,谈笑值田翁。辛勤乃有获,卤莽难希功。
感此还自叹,耕学理则同。从兹共勉励,无使愧良农。
五老庆春图为子坚题
玉斝传椒醑,新年喜气多。东风如有约,五老适相过。
列座衣冠旧,相看鬓发皤。主宾情烂漫,谈笑盼庭柯。
邓雅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316篇诗文
元正后雪霁过邻曲
寄吴孔文
寄郭都事就觅藤杖
云谷为玉笥道人赋
寄刘尚书子高
采石酒楼
题严氏水竹居
高允宪先生客习氏馆中清风修竹翛然有尘外意喜而赋此
挽陈长史丝溪二首 其一
秋夜忆陈尚泰
未央瓦砚为徐县丞伯澄赋
故人论诗
余居金川玉笥之间以渔樵耕牧为乐赋诗四首 其四
送□进士
题敖膳部归田卷
松壑为张仲伦赋
客归与舍弟仲言从弟季言宴集
题严氏钓隐
题秋林读书处
客馆辞归
喜雨寄诸友
赠医师汤谦亨
题古文刘观澜知默斋
中秋陪诸公燕集
读陶渊明诗二首 其一
夜宿黄氏山庄
题陶用大渊明归去来辞图
学山诗为徐县丞伯澄作
寄张助教美和
大风诗次韵
寄李伯韶兼呈梁徵君
对庭树
挽曾隐君大雅
应制赋钟山云气冱寒诗首句乃御制也
菊逸为张与谦赋
洪武壬戌夏六月诏徵天下贤良赴京擢用雅以非才例蒙郡举而适婴疾病 ...
和艾子村有感
客归遣兴
邹幼亨以召赴京告归养亲因寄二首 其二
昌邑山
玉笥十咏 其七 绵峰瀑布
挽丁御史子坚
雨后访江上亲此
和何质夫见寄
走马灯
江上有怀张叔恭
寄陈伯玉徵士自号云樵 其三
夜宿孤山次王永安韵
月夜有怀曾主簿伯曼
和刘俊钦将进酒
杨花用丁御史韵
题何幼恭所藏方方壶洪崖图
筠雪斋为丰城黄尚英作
丁已十月余偕鞠孟端曾伯曼龙恒泰姚子南子深从弟彦章游玉笥夜宿法 ...
寄陈伯玉徵士自号云樵 其二
萧氏东隐
送永丰曾仲省赴召
题西门巡检瞻云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