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邓雅
未央废后成荒草,片瓦拾来如拾宝。沟池磨洗劫灰馀,作砚宁输铜雀好。
方平润泽如铁坚,窗间试墨生云烟。大明功业可记述,西汉文章宜校编。
吾知徐君实好古,却忆酂侯心独苦。呜呼汉家宫阙四百年,此瓦作砚人犹怜。
观潮有感
潮去潮来朝复暮,花开花落雨兼风。由来万化皆消长,惟有青山今古同。
余居金川玉笥之间以渔樵耕牧为乐赋诗四首 其三
郁郁墙下桑,芃芃陇上苗。开春理农务,生计愿丰饶。
时雨夜来过,满田嘉穟抽。欣然顾儿女,一饱复何求。
题敖膳部归隐卷
承诏曾趋玉几前,萧萧白发许归田。谁知鼎鼐调羹手,却校云林种树篇。
琴鹤共消閒日月,楼台长挹旧山川。朝廷有道尊年德,优赐行看下九天。
暮归途中作
残阳在林梢,孤鸟度微影。行人念归程,十里隔松岭。
萧萧风色寒,漠漠烟光暝。稍喜近人家,溪桥接村径。
采石酒楼
采石江头问酒家,酒楼儿女貌如花。金杯满劝歌声缓,银烛高烧舞影斜。
寄西乡同宗尚志
乔木千章倚碧云,几回西望祗思君。旧家文献今犹昔,百世衣冠子又孙。
远道每怜难会面,高秋还拟一过门。寄诗谩写殷勤意,水木当知共本源。
梦故妻
岁晏江乡梦故妻,梦回愁绝听鸣鸡。菱花不照双鸾舞,松月谁怜一鹤栖。
黄叶故山埋骨地,白头孤枕悼亡诗。伤心最是门前水,呜咽长流无尽时。
题百华寺
兹山白云里,古寺觉城东。径湿莓苔雨,窗寒薜荔风。
传经由慧远,洗砚忆陶公。暂借禅床坐,心澄万虑空。
题邹文彦永思堂
兵戈有宁日,父母无归时。黯黯塞云远,萧萧风木悲。
江流千古恨,堂树永思碑。亦有先亲念,诗成不忍题。
秋夜忆陈尚泰
白发山中叟,清秋卷里诗。五言推古淡,数月惜分离。
雁过西风急,乌啼北斗垂。怀君当此夜,愁绝倚窗帷。
玉笥十咏 其九 南祠梦阁
化龙楼阁成墟丘,世人无梦登瀛洲。倦来偶枕松下石,天风六月凉如秋。
题古文刘观澜知默斋
天道固不言,化机恒自然。知心悟至理,以默守吾玄。
回也岂诚愚,赐给徒为便。始知圣贤学,妙在心相传。
刘君事藏修,筑室文水边。焚香静对易,慕道尤精专。
为赋知默诗,三复其勉旃。
题龙伯原桃源小隐
草屋孤村迥,桃花一水深。不同潘岳趣,还有武陵心。
渔父应相问,仙家或可寻。年年爱春色,把酒对芳林。
题严氏钓隐
尚父遇西伯,子陵辞汉光。胡为异出处,所贵安其常。
斯人乐渔钓,荣辱两俱忘。桐庐在何许,烟水自微茫。
我性爱樵牧,无心慕轩裳。为君发吟咏,有兴在沧浪。
王节妇诗
王氏之子年及笄,嫁作进士梁君妻。梧桐月冷凤凰宿,芙蓉露白鸳鸯飞。
当时举案期偕老,岂意风尘不相保。投井宁甘死少年,辱身那肯从群盗。
高风凛凛冰雪寒,激烈壮士摧心肝。君不见窦家两女坠崖谷,至今闻者为辛酸。
送永丰曾仲省赴召
萤窗苦学擅才名,鹗表横飞被宠徵。白发千丝怜我老,青云万里壮君行。
文章盛代宗西汉,日月中天属大明。入觐宜陈治安策,赐官应校石渠经。
喜雨示诸生
乾坤开泰运,时和致年丰。仲夏甘雨足,黍苗既芃芃。
清晨出东郊,谈笑值田翁。辛勤乃有获,卤莽难希功。
感此还自叹,耕学理则同。从兹共勉励,无使愧良农。
次刘俊钦见寄韵
微风度双鸟,落日鸣孤蝉。悄悄动离思,悠悠伤暮年。
因思同心友,载诵停云仰。俯仰天地内,夷犹江水边。
渔舟閒白日,旅舍隔苍烟。踰月不相见,来诗娱目前。
江上有怀曾主簿
归鸿不可留,去鹤犹难招。朔风起离思,短发寒飘萧。
远树带斜日,沧江生暮潮。双飞愧鸥鸟,独立心摇摇。
题严氏水竹居
清江江上足田庐,独爱严家水竹居。林合翠光浮几席,池分清润到阶除。
参差夜月栖鸾凤,荡漾春风戏鲤鱼。何日临流一题咏,琅玕节下为君书。
邓雅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316篇诗文
清夜对月
迎薰棋墅为张仲伦赋
此老
闻徐县丞伯澄馆中病起
寄吴嘉靖
哭兄伯让生
客中寄文彬
小楼閒眺
寄刘进士伯琛 其一
送陈仲蕙输赋
玉笥十咏 其七 绵峰瀑布
谢友人惠首服
别陈积中
挽曾主簿伯曼
贺邓尚之除丰城虞衡
丁已十月余偕鞠孟端曾伯曼龙恒泰姚子南子深从弟彦章游玉笥夜宿法 ...
寄陈伯玉徵士自号云樵 其三
客馆辞归
冬夜怀曾君季孙何君有大
未央瓦砚为徐县丞伯澄赋
中秋陪诸公燕集
和周德川春夜听雨
题吴大使文昌观海图
寄廖县丞止信
故人论诗
寄曾隐君大雅
和北平检校谢叔宾
昌邑山
送何正夫西游
丙寅岁饥且旱祷而遂雨
黎氏积庆堂诗
和曾叔子山居韵
题刘氏圭峰楼
题静寄轩
寄九仙观道士陈子雍
次胡仲宣题山房韵
柬江泳思
题道士陈玉京奉旨降香卷
题高山流水图
题陈敏求有裕堂
挽曾隐君大雅
松壑为张仲伦赋
毛教谕见过自云荐贤多矣然为国而非为私也余深美之赋此为赠
寄陈伯玉徵士自号云樵 其二
走马灯
楮衾用贯酸斋芦花被韵
追悼先友曾吾忠
洪武癸亥夏五渡江访诸友暮归既登舟而风雨骤至
寄高博士允宪
戊辰岁夏五月嘉谷初华而北风不止民以为忧恐秀而不实子乃默祷于天 ...
对庭树
柬同宗邓仲伟
恒德堂为邹母廖氏赋
读陶渊明诗二首 其二
自叹一首示赞贯二子
送姚公奖往吉安府学从丁先生读书
上判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