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沁园春 垆头送潘镜如归新昌

沁园春 垆头送潘镜如归新昌

宋代 安道

弹铗无门,漂泊江南,那不思归。记秋宵把袂,襟期落落;

寒窗染墨,想入非非。北斗金高,三都文贱,冻死谁人为解衣。

君归矣,有南陔白发,绕膝相依。

还期。刷羽骞飞。慢惆怅知音世所稀。任天无老眼,权时蹭蹬;

人刚绿鬓,不久栖迟。我买江鱼,君沽鲁酒,行矣安仁醉莫辞。

销魂处,是桥霜店月,雁阵迷离。

诗人安道的古诗

送陈宗应医士荐

宋代 安道

读书遵孔孟,应荐就轩岐。济世皆行道,资儒易入医。

月昏征雁杳,天阔去帆迟。到日书频寄,双亲慰所思。

浪淘沙慢 次柳屯田韵

宋代 安道

恨只恨、伊人一去,全无消息。腰围尽减,镜中重看,暗掩珠滴。

嗟琵琶、枉说青衫客。病恹恹、影悄神昏,试检点、当初书信,只会增人悲戚。

凄极。绣帏褰风,夜阑镫烬,好梦顿似歌阕。回首愁难了,耐锦衾寒重,瘦肢无力。

意偏多感,想浪萍流水,韶华谁惜。说到鸳盟,多情自恼,匆匆未成先隔。

听篱花、泣雨疏窗外,望溟濛月冷,凄然似说。忍心中,闷拚了前尘休忆。

荆轲刺秦王

宋代 安道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游天柱宫因留宿观醮

宋代 安道

路转峰回意豁然,逢迎马首更飞泉。
地严九锁红尘外,天近三关黄道边。
奏简夜腾孤鹤表,步虚声彻老龙渊。
会须香火通仙籍,一洗人间未了缘。

贺谢文二子文武登科

宋代 安道

福畴何曾好誉儿,凤毛争奈一时奇。
青钱学士如龙友,白马将军似虎痴。
齐展一双文武手,共扶千载圣时时。
从来谢砌无闲草,步步芳兰亚紫芝。

浪淘沙慢 上元前夕

宋代 安道

自今宵、升镫谜市,放夜时节。红萼枝头乍夜。香烟篆袅漫结。

记室满、春生金兽热。共摇曳、烛影红爇。念旧主、离魂顷何许,心情去年别。

愁绝。愤膺诉与谁说。听漏永无眠低徊处,隐隐和籁咽。

嗟异地凄清,孤负明月。镜华似雪。惟暗消、千古悲欢圆缺。

惊断朱弦琼钗折。梨云香梦痕未灭。闷来拥寒衾,思又切。

祗频唤、绿草春回,仗万叠蛮笺,挽住韶华歇。

复游盘山绝顶

宋代 安道

绝顶巉岩里,松烟向晓开。片云生众壑,虚籁落空台。

寺古人行少,林深鸟乱回。千峰多秀色,远眺足徘徊。

咏牡丹用唐人韵 其二

宋代 安道

浪蕊浮花谢俗尘,洛阳移种独饶春。雨中淡泊同幽客,天与繁华斗丽人。

开向骊宫惊羯鼓,落从金谷印香尘。东君珍重非韩令,十二雕阑许托身。

十六字令三首

宋代 安道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鞍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奉命永明殿先圣堂代拜

宋代 安道

永明频代拜,秋晨复此来。烛里金门启,松间宝殿开。

香烟罗几席,云雾隐楼台。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

减字木兰花 春恨

宋代 安道

箫声笛韵。多少离情谁借问。雨密云流。残谁关心懒下楼。

深沉小院。猛拍栏杆人不见。欲寄音书。无奈西风雁影疏。

大墩晓起三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叆叇天光云气低,一钩银色月流西。朦胧街树无人语,四野乱鸣日本鸡。

巫山一段云 望平峰

宋代 安道

晓色飘红叶,平沙枕碧流。平声云影弄新秋。触处是离愁。脸泪横波漫,眉攒片月收。佳人欲笑卒难休。半整玉搔头。

歌舞冈

宋代 安道

歌舞冈前辇路微,昌华故苑想依稀。刘郎去作降王长,斜日红绵作絮飞。

南村图为陶九成作

宋代 安道

南村老人清且癯,闭户十年工著书。
诸生解问扬雄字,使者空求颜阖庐。
推窗山在夕阳野,扫径柳垂春水渠。
卜邻若得从吾愿,日日抱琴无日虚。

贺新郎 戴介眉四十有一,自制此词,步韵以和

宋代 安道

衣白山人也。看飞腾、年过四十,岂徒然者。富贵神仙皆有分,共道天公真哑。

权啸咏、东篱花下。五色鸾笺新织锦,尽挥毫、泼墨淋漓洒。

感不绝,临风写。

英人铩羽栖山野。似当时、侪云朋月,征西司马。浩叹田鼢满目是,使得将军痛骂。

任睥睨、青樽白社。看取渔竿收拾起,把芙蓉、宝锷从今打。

心正壮,手方假。

通山

宋代 安道

我爱通羊好,居民山作城。
眼前无俗事,枕畔有滩声。

岳阳楼晚眺即事叠韵四首

宋代 安道

危楼缥缈倚阑斜,无数残阳噪乱鸦。
过客扬帆冲雪浪,渔人举网出银花。
子声落纸间听奕,舌本留香为别茶。
巫峡潇湘恣极览,谁言远望当归家。

卜算子·消息

宋代 安道

空谷少人来,径断茅庐仄。惟有海棠冒雨开,脉脉情相得。

曾说雁传书,雁到无消息。独坐寒窗不肯明,灯穗红还黑。

嘉定二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太极端御,少阳肃祗。珉简斯镂,衮服孔宜。式奏备乐,乃陈盛仪。

下拜登受,永言保之。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