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七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七

明代 董其昌

洗耳应停朝市谈,忧时词客未为惭。遥闻羽檄飞辽左,何日穹庐扫漠南。

虎豹愁人关自九,马牛更仆语成三。希夷居士今如在,高枕高歌莫太憨。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同唐元徵宫允游善权洞四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神功开混沌,水府亘氤氲。峡隐将飞石,岩垂欲堕云。

龙腥阴壑迥,鸟道乱泉分。今日摩厓记,知同藏史群。

题画赠许绳斋郡伯时浚河成

明代 董其昌

楼倚城阴九点烟,虚窗忽响白苏泉。应将太史河渠记,并入南华秋水篇。

寿史玉池奉常四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张乐依然近洞庭,春还岛屿尽浮青。天王正月开卿月,常伯文星是岁星。

共纪甫申钟岳瑞,仍看黄绮狎山灵。明光起草寅清业,不向揆初慰独醒。

题颜鲁公裴将军诗真迹

明代 董其昌

舵楼竟夜雨催诗,果有龙蛇起墨池。会得将军挥剑意,分明草圣折钗时。

贺廷尉李素我得子

明代 董其昌

九皋和鹤降青冥,佳气氤氲玉树庭。才见斗杓回子月,旋看奎下有文星。

神光可但开仙李,天瑞居然映帝蓂。闻道射熊新筑馆,名家先毓海山灵。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声色无端不我期,缘心应处亦如之。若人欲走无生国,除却斯门总路岐。

送詹郡侯浚源

明代 董其昌

香署专城四十强,吴都奏最汉循良。宁知海曲鲈羹美,遥接西川云序长。

五色晴云依魏阙,九皋清响动明光。临岐且莫歌骊驭,漫咏中和颂一章。

赠王子玉

明代 董其昌

燕子楼空楚梦孤,舞人谁得似飞奴。朝来试彷眉峰影,何处青山不是巫。

望岱

明代 董其昌

吁骇看山眼,迢遥岱色分。应为天下雨,不断封中云。

汉简千秋秘,秦松万壑闻。何当驰匹练,高揖碧霞君。

送万元白工部廷杖归洪都

明代 董其昌

惊看血溅九重门,蹇蹇肝肠奉至尊。天地保持终不死,雷霆摧折岂无恩。

冬曹物色高嵩华,南浦秋光秀澧沅。故里凤孤垂四纪,居然竞爽典型存。

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司马何年赋遂初,幔亭深处结精庐。蔽亏日月开天小,出没烟岚入槛虚。

峡口忽闻猿叫断,沙痕时印虎踪疏。跨君池上冲霄翮,搆取清微大洞书。

画扇赠别憨师戍岭表

明代 董其昌

参得黄梅岭上禅,魔宫虎穴是诸天。赠君一片江南雪,洗尽炎荒瘴海烟。

寿蒋八公庶常祖母八十有八

明代 董其昌

清浅阅蓬莱,名家燕喜开。霜封三径后,云烂五花裁。

姆训传迁里,君恩陋筑台。大慈飞凤羽,叠肖总珠胎。

贻厥文孙起,为光祖德培。雕虫尔雅笔,绣虎石渠才。

不负慈饴意,将乘戏綵回。策先董子对,拜后鲁公陪。

汎柏千秋节,滋兰百亩恢。潘舆星驾耳,刘报日悠哉。

宝俭车犹鹿,忘忧背叶鲐。剑芒孤舄奕,婺綵切昭回。

冰雪真人骨,烟霞谌母杯。翻然祝觞语,何以报琼瑰。

送李伯襄太史封秦藩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崆峒倚剑意如何,故里题桥载笔过。百二山河磐石重,三千溟海积风多。

不将昼锦先分矢,欲赋无衣激枕戈。当宁筹笾方仄席,邺侯勋业肯蹉跎。

寿谢使君象三

明代 董其昌

凤毛标格迥难齐,百里犹称枳棘栖。露酿江花符制锦,霜悬水镜笔燃犀。

輶轩载笔书驯雉,闾井还淳似祝鸡。若向黑头论介寿,天章一道紫为泥。

题平湖弄珠楼呈萧象林使君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茂宰能将吏隐兼,楼开山岳散江潭。芝兰一一分湘浦,杨柳依依似汉南。

地有骊龙供照乘,人如黄鹤解停骖。欲知交甫遗珠事,历落星辰逗短檐。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

明代 董其昌

幽人茶灶烟,每与宿云乱。凭轩望所思,春湖渺无岸。

贻陈徵君仲醇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开山庄是祖,扫径仲为群。南郭延天籁,东林出佛云。

琴尊无俗韵,图史见遗文。今日苏门啸,何须隔岭闻。

寿莫方亭

明代 董其昌

清世家声万石门,典刑犹有白眉存。亦知骠骑名同贵,即在墙东道益尊。

老去香山犹小友,岿然西岳绕儿孙。钓矶不羡君王梦,二月天边雨露温。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八

明代 董其昌

东轩曝背语成函,一饭忘君未可甘。主帅穷兵真计左,胡儿牧马骨过南。

沙场白骨高寻丈,御府朱提岂再三。却把国觞连太乙,九歌深意许雅参。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