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三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三

明代 董其昌

忽忆驱车过楚潭,德山犹有德山庵。岧峣鹫岭衔天半,直截牛车见佛三。

般若无知传教外,菩提非树本宗南。前身金粟维摩是,丈室相看巳罢参。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和陆伯生三首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翛然避世鹿皮翁,花竹春深一亩宫。笔力转添迟晚日,赋情多在别离中。

名山大业看藏副,北海青尊肯放空。江左即今开旧社,可能乘兴与乘风。

寿赵公益光禄五十以闽县令封

明代 董其昌

不因簪绂恋京华,里有鸣珂赵世家。籍甚超宗毛是凤,依然江令笔生花。

郁林素业惟传石,闽峤官邮不饷茶。为问玄亭当日事,引觞曾否寿侯巴。

送朱比部永白还朝

明代 董其昌

天际明霞拥使车,桃椎岂得问樵渔。弓裘自踵文昌履,竹简将成太史书。

试拂龙泉依斗极,且含鸡舌奉宸舆。心知慷慨云霄别,也觉江淹赋不虚。

寿王闲仲六十

明代 董其昌

凤毛麟趾似晨星,大雅于君见典刑。隐后公车虚劝驾,吟边游刃发初硎。

壮心不尽屠龙技,道貌全符相鹤经。二美千秋垂世业,重看父子播馀馨。

大司寇秦六胡老公祖考绩承恩诗以为贺

明代 董其昌

苃棠南国最怀恩,何幸联班奉至尊。见说虞巡凭画象,宁论于室应高门。

阳春有曲人难和,云梦涵秋气可吞。圣主得贤频问履,新承天宠露华温。

敕赐百官午门凉榚宴恭纪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降霜应省百工劳,广陛长筵许共叨。天乐九成重用九,神霄高处即登高。

但将观朵酬青女,底事归遗涴锦袍。等是授衣开令节,恰逢仙掌饫恩膏。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三

明代 董其昌

巘崿莲为峰,涟漪柳成浪。此中可卜居,于以遂天放。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一

明代 董其昌

今古閒愁了不担,翛然方内有鸾骖。谷名子午真盈一,坐守庚申不但三。

处士占星常斗北,诗家浥酒或箕南。为君署取凉心馆,若个游人肯细参。

赠煎茶僧

明代 董其昌

怪石与枯槎,相将度岁华。凤团虽贮好,只吃赵州茶。

赠毛侍御

明代 董其昌

九夷职贡共航梯,何事遐陬暗鼓鼙。铁钺有人博阃外,金闺空自梦辽西。

天狼荐食谁当剪,老马遵途智巳迷。稍喜筹边公等在,东封笑指一丸泥。

送周观察斗垣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霜鸿声里动骊歌,惜别难将别赋摹。大海尚存知己在,阳春未许和人多。

帝师城下寻黄石,野客衡门掩绿萝。宪府勋名悬日月,重瞻宫衮岂蹉跎。

送詹郡侯浚源

明代 董其昌

香署专城四十强,吴都奏最汉循良。宁知海曲鲈羹美,遥接西川云序长。

五色晴云依魏阙,九皋清响动明光。临岐且莫歌骊驭,漫咏中和颂一章。

送萧九生方伯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能将落叶等投簪,身试臞肥战巳酣。四岳云开飞斗北,两峰秋爽憩湖南。

时逢尧舜为方伯,归事羲皇亦子男。见说衮衣思吉甫,可容踪迹久江潭。

秋日泛泖四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帆前送目四天无,长泖云涛接具区。不以盈虚随海月,直于伯仲□江湖。

澄鲜空水通禅观,浩荡烟波混钓徒。莫道行吟惟泽畔,采华幽兴未能孤。

题吴词部画

明代 董其昌

居然张璪偃松图,一一潜虬若可呼。为问寒林风谡谡,何如千树在玄都。

詶李伯襄太史赠端研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石室分何重,铜台价岂珍。久为龙尾误,今见鹆眸真。

子墨缘非薄,君苗气复振。天涯捐佩意,时共宝刀亲。

寿莫简庵

明代 董其昌

舞象论交忆聚萤,相看七十鬓犹青。史才可但家为政,寿种弥增帝与龄。

天老密传河上解,伏生初定壁中经。称觞揽取秋岩桂,不向江蓠慰独醒。

赠杜完三黄门

明代 董其昌

夕郎谏草气嶙峋,又捧天书拜庆频。千里思莼江左韵,百城负弩会稽人。

皇华谁复歌朱萼,桥树今当记大椿。如此昼归真异数,好将补衮答昌辰。

长安送客

明代 董其昌

忽听出关歌,风尘宛洛多。雪深辞白社,冰合走黄河。

此夜叹萍梗,何年洽薜萝。自今燕市隐,谁挟蒯缑过。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六

明代 董其昌

玄味曾同草木参,廿年相对老江潭。竹林把臂今馀几,莲社过桥琴有三。

赠我绮琴都不报,求君青李远能函。故人却喜彭篯在,金鼎琼文事可谙。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